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文化 - 讀書交流課怎麽上?洪峰老師全國壹等獎課例分享

讀書交流課怎麽上?洪峰老師全國壹等獎課例分享

壹、設計意圖

人教版小學語文教材從五年級開始,每學期在《回顧·拓展》中編排了兩次“課外書屋”這個欄目,旨在激發學生課外閱讀的興趣,提高學生課外閱讀的能力。如六年級上冊第七組,圍繞“人與動物”專題,選編了鄧啟耀的《老人與海鷗》、俄國作家斯克列比茨基的《跑進家來的松鼠》、沈石溪的《最後壹頭戰象》、日本作家椋鳩十的《金色的腳印》四篇課文,在《回顧?拓展七》的“課外書屋”中推薦學生課外閱讀沈石溪的《狼王夢》《第七條獵狗》、加拿大作家西頓《小戰馬》《紅脖子》、美國作家傑克·倫敦的《荒野的呼喚》《海狼》、日本作家椋鳩十的《孤島野犬》《赤鳥》等書。

《孤島野犬》壹書獲得日本產經兒童出版文化獎、國際安徒生大獎國內獎。作者椋鳩十是日本著名的兒童文學家,被譽為日本動物小說的開山鼻祖。該書主要講述了納契、亞瑪、阿卡三條野犬的故事(具體詳見本書內容簡介),語言樸實生動,主題鮮明易懂,但又決無說教,成功地塑造了三條野犬的動物形象。椋鳩十的作品,淺顯易懂,不但能讓讀者得到許多動物的知識,受到良好道德品行的啟發和教育,而且能從他對人與動物關系的描寫中,使我們從更廣泛的角度和深刻的意義上,去認識作家,理解他的作品。

動物小說是學生課外閱讀的熱點書籍,學生喜歡讀,喜歡聊。基於學生感興趣的話題開展班級讀書會,指導學生閱讀整本書,既能落實語文課程標準中提出的“多讀書,好讀書,讀好書,讀整本的書”的要求,又能尊重學生的閱讀需求,提高學生課外閱讀的積極性。

六年級學生已經具備壹定的閱讀理解、賞析評價能力,但是在閱讀動物小說過程中可能還存在認知片面、思維定勢、情感單壹等問題,需要指導。整本書閱讀交流壹般從“閱讀策略、文學欣賞、認知提升”三個方面來考慮,本課主要運用預測、聯結的閱讀策略,引導學生深入閱讀,打開學生思維,啟發學生想象;聚焦主要問題展開辯論,通過小組學習、討論與匯報,讓每壹位學生在自由、寬松、愉悅的聊書環境中暢所欲言,充分表達;在文本解讀的基礎上,引導學生關註小說結尾,發現作者在動物小說中的表達特點,感受動物形象,進行文學賞析。

本課教學設計,基於生本,立足整體,將文本特征、閱讀策略、文學欣賞、認知提升有機地整合在壹起,充分運用現代教育技術,設計“聊書”的話題,營造“聊書”氛圍,促進“聊書”的增量!讓學生在交流中分享,在討論中提升,在整本書閱讀中全面提高語文素養。

二、教學目標

1.借助課前預讀的自主擬題,回顧交流,把握整本書的概況。

2.聚焦***性問題,運用預測與聯結的閱讀策略,展開交流討論,勇於發表自己的見解。

3.關註“故事的結尾”,引發深入思考,感受椋鳩十小說結尾意猶未盡的寫作特點。

三、教學過程

? 分享與回顧

1. 聯系教材,談話導入

六年級上冊第七組課文帶我們走進了人與動物的情感世界,《回顧·拓展七》“課外書屋”中推薦了許多本動物小說。最近,我們壹起讀了椋鳩十的《孤島野犬》,這節課就來聊壹聊這本書。

2. 重視預讀,整體把握

(1)課前,同學們根據讀書收獲出了壹些題。接下來,我們選幾道有價值的題目壹起來交流(課前選取學生讀書單第壹題中關於內容、環境、動物知識、情節等題目)。

(2)同學們讀書很認真!只有對整本書的故事內容有整體了解和大致把握,才能準確地得出結論。

設計說明:該版塊通過學生前置性閱讀自主擬題的交流,壹方面尊重學生的原始閱讀經驗,分享課前閱讀收獲,激發學生的課堂交流興趣,營造生本、民主、平等、寬松的聊書氛圍;另壹方面借助具有代表性和價值性的問題,引導學生交流回顧,把握整本書的概況,同時還滲透抓住故事中動物主角、生活環境、主要情節等要素閱讀動物小說的方法。

? 聚焦與討論

1. 聚焦納契,進行預測

(1)這三條野犬中,妳最關註哪壹條?(學生運用現代教育技術媒體——平板電腦,進行現場投票。屏幕呈現投票即時統計圖。)

(2)出示課前讀書單第二題“最關註、最想探討的問題”統計圖(條形統計圖+核心問題),聚焦納契的結局,快速瀏覽書P68-69頁。

(3)重點閱讀《王者之座》,發揮想象,進行預測:納契被打敗之後,命運究竟如何?結局還會怎樣?

2. 選擇分組,合作學習

(1)根據預測,進行歸類。壹類:“東山再起”;另壹類:“走向衰亡”。學生舉色卡進行選擇(“東山再起”——藍色,“走向衰亡”——黃色)。

(2)根據選擇,調整座位,合作討論。

合作學習要求:

1.重讀:從書中查找依據或聯系課外知識闡述理由,寫關鍵詞;

2.討論:小組內討論,商定1、2個最重要的理由;組間再交流;

3.匯報:派代表進行辯論,說明理由。

3. 重讀書本,開展辯論

圍繞納契命運的發展,進行壹場小型辯論會。(引導學生從書中找依據、聯系生活經驗進行聯結,並闡明自己的觀點。鼓勵學生發表見解,“東山再起”的理由:頑強精神,永不言敗;“走向衰亡”的理由:優勝劣汰,自然規律。)

4. 關註結尾,小結寫法

椋鳩十為什麽不像我們這樣精彩的預測下去,寫到納契被打敗後卻戛然而止了?這樣的結尾,妳們喜歡嗎?

小結:椋鳩十精心設計了這樣壹個結尾,仿佛是壹串長長的省略號,留給讀者充分的想象空間,引發我們更多的思考與感悟,真實意猶未盡,意味深長。

設計說明:該版塊為本課的核心環節,基於學生閱讀興趣,借助現代教育技術即時掌握學情,從學生的***性問題出發,聚焦最關註的內容與話題,充分尊重生本。重點運用預測與聯結的閱讀策略,通過學生自主讀書、小組合作、展開辯論等,感知動物形象,提高學生能力。在內容聚焦的同時,關註寫法特點,進而引導學生關註“小說結尾”,進行文學賞析。整個板塊呈現以“聊”為主,設計“聊”的話題,留下“聊”的空間,營造“聊”氛圍,促進“聊”的增量!讓每壹位學生在自由、寬松、愉悅的聊書環境中暢所欲言,充分表達,進而增長見識,鍛煉能力,習得方法,升華情感。

?思考與提升

1. 拓展遷移,回歸整體

(1)默讀書中另外兩個故事的結尾,有什麽發現?(出示《消失的野狗》和《崗丘的野狗》結尾部分)

(2)讀了這兩個故事的結尾,又引發了我們哪些新的思考,新的問題?

組內討論:選擇壹個更具價值、更深入的問題,運用現代教育技術媒體——平板電腦,現場輸入,提交主題研討。屏幕呈現,隨機瀏覽,細數最具價值的新問題:

人與動物怎樣和諧相處?如何珍惜相互之間的信任?等等。

2. 課堂總結,引向課外

《孤島野犬》這本書中的三個故事都以野犬為主要人物,環境相同,情節相似,寫法也類似。每壹個故事的結尾都引發了我們更深入的思考,帶給我們無窮的回味。這就是椋鳩十動物小說結尾“言有盡而意無窮”的魅力。

希望同學們繼續帶著這些新問題,走出課堂,走向更多的整本書閱讀、思考、感悟和交流中……

設計說明:本版塊自然承接上壹環節,在關註“小說結尾”賞析上進行類比遷移,通過對比讀,談發現,再思考,更深入地感受椋鳩十動物小說結尾的“言有盡而意無窮”之魅力,體現整本書閱讀要凸顯“整”字的特點。同時,關聯後兩個故事,在統整三個故事之後,引發學生在認識上、情感上、寫法上更為深入、更具價值的新思考、新問題。借助現代教育技術,創設主題研討平臺,激發學生交流興趣,即時保存課堂資源,為實現後續交流提供保障,做好鋪墊。課堂尾聲在解決原有問題的基礎上,又引發學生產生新的問題,讓學生帶著新問題走出課堂,走向更廣闊的課外閱讀,充分體現從“課堂走向課外”的閱讀教學理念。同時,還培養了學生的問題意識,課堂整體框架呈現為:課前預讀出題,交流回顧——討論***性問題,集體分享——再擬新的問題,促進思考。

四、教學反思

(壹)努力踐行語文課程標準的理念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版)》在“課程基本理念”中指出,語文課程的建設應繼承我國語文教育的優良傳統,註重讀書、積累和感悟;在“總體目標與內容”中指出,九年課外閱讀總量應在400萬字以上;在“教學建議”中指出,提倡少做題,多讀書,好讀書,讀好書,讀整本的書;在“評價建議”中指出,要重視學生課外閱讀的評價。應根據各學段的要求,通過小組和班級交流、學習成果展示等方式,了解學生的閱讀量和閱讀面。讓學生多讀書是提高學生語文素養的重要途徑,整本書閱讀是課外閱讀的重要內容,如何指導學生有效地閱讀整本書,需要我們不斷地探索實踐。

(二)認真落實小學語文教材的要求

人教版小學語文教材從五年級開始,每學期在《回顧·拓展》中編排了兩次“課外書屋”這個欄目,旨在激發學生課外閱讀的興趣,提高學生課外閱讀的能力。如六年級上冊第七組,圍繞“人與動物”專題,選編了鄧啟耀的《老人與海鷗》、俄國作家斯克列比茨基的《跑進家來的松鼠》、沈石溪的《最後壹頭戰象》、日本作家椋鳩十的《金色的腳印》四篇課文,在《回顧?拓展七》的“課外書屋”中推薦學生課外閱讀沈石溪的《狼王夢》《第七條獵狗》、加拿大作家西頓《小戰馬》《紅脖子》、美國作家傑克·倫敦的《荒野的呼喚》《海狼》、日本作家椋鳩十的《孤島野犬》《赤鳥》等。學生如何讀好“課外書屋”中推薦的整本書,需要語文教師進行指導落實。

(三)積極分享浙江實踐研究的經驗

為了指導學生讀好整本書,浙江省教育學會小學語文研究分會從2007年起開展了班級讀書會的專題研究工作,成立了浙江省小學語文班級讀書會研究***同體,建立了十壹個區域式的班級讀書會研究協作組、課題式協作組。全省每學期組織壹次專題性研討活動,每次活動突出壹個專題,激發了廣大教師指導學生閱讀整本書的研究熱情。在實踐研究中,積累了壹些整本書閱讀指導的經驗,如整本書閱讀指導要突出“整”字,整本書閱讀可以從“文學欣賞、閱讀策略、認知提升”等方面進行指導,整本書閱讀交流要創設“聊書”的環境,要在交流中分享、在討論中提升等等。但是,也遇到了壹些問題,需要和全國各地教師進行探討,從而更好地推進整本書閱讀指導工作,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為學生終身發展打下紮實的基礎。

甑島的深山中,壹直住著野犬群。村民們經常不勝其擾。這些野犬的故事就是基於島民們跟我講述的事情創作而成。?——椋鳩十

《孤島野犬》壹書收錄了《王者之座》、《消逝了的野狗》和《崗丘的野狗》三個不同的故事。

《王者之座》

原本被軍隊所飼養、訓練的五十多條狼狗,因為軍隊撤退被遺棄在甑島上,遭受當地野狗群的攻擊。唯有最有力氣、最聰明、最敏捷的納契幸存了下來。納契在身中劇毒、遭人襲擊等種種險境中,憑借著強壯的體魄、豐富的經驗以及頑強的生命力壹次次化險為夷,歷經數場惡戰,成為野狗群的領導者。幾年來,納契帶領野狗群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輝煌。然而,在壹次與大野豬的交戰中,納契身先士卒,身負重傷。壹只年輕力壯且蓄謀已久的黑狗向納契發起挑戰。納契被趕下“王者之座”。野狗群棄它而去,只留下受傷的納契“坐在巖石上,用力擡起頭,壹動不動地註視著從自己身邊離去的野狗群……”

《消逝了的野狗》

?野犬亞瑪中了兩個青年人的圈套,眼看要被打死。小販三吉出錢買下亞瑪,帶回家馴養,結下深厚的友情。野性難馴的亞瑪只忠於主人。有壹天,它看見那個曾經想打死自己的青年人,便差點將他咬死。村民們為了安全想要殺死亞瑪。三吉多次努力解釋都沒用,只好想方設法趕亞瑪回深山,但每次亞瑪都找了回來。無奈之下,三吉開著船含淚將亞瑪遺棄到下甑島。兩年後,三吉到下甑島做生意,不幸被壹群野狗包圍。眼看性命難保時,從野狗群中走出壹只高大兇猛的野狗王,原來就是亞瑪。它長吼壹聲,帶領所有的野狗消失在樹林中。三吉呼喚亞瑪,但“在黎明時分寂靜的山林裏,隱約只傳來了回聲……”

《崗丘的野狗》

松吉在地裏幹活,壹只野狗每天都在旁邊望著他。壹個月後,松吉贏得了野狗的信任,把它帶回家中,並取名為“阿卡”。不久,村裏的雞和兔接二連三地失蹤,人們懷疑是阿卡所為,村公所壹致要求松吉將阿卡殺死。松吉試圖驅趕阿卡回深林,但阿卡每晚都回來。松吉被迫將塗有劇毒藥的雞肉扔向阿卡,阿卡中毒後跑向樹林,生死未蔔。壹年後,松吉再遇阿卡,然而當松吉靠近阿卡時,它跑進樹林裏不見了。“像海壹樣寬廣的寂寞,嗡地壹下,湧滿了松吉的心胸……”

  • 上一篇:歐派整裝大家居:重新定義後家居時代的商業邏輯
  • 下一篇:家鄉的冬天高中作文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