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源發展編輯
韓國人民早期的興起和發展並不劃壹,然而總的說來有壹個特點, 即同中國人之間的積極接觸以及有時候也發生的鬥爭。從韓國人民形成以種植稻米為中心的農業社會開始,他們的文化逐漸與中國的文化成為壹體。韓國制造了鐵工具和鐵武器。在政治、經濟、哲學和文化這幾個方面,韓國的發展也受到中國的強大影響。 但是,僅僅了解文化交流還不能充分解釋韓國文化。正確了解韓國人民的各種特點也至為必要,而這些特點必須聯系韓國人民的歷史發展來加以解釋。不妨考慮壹下佛教和儒教是如何傳入韓國的。雖然儒教比佛教先行壹步,然而首先為韓國人民所接受的是佛教而非儒教。情況之所以如此是因為佛教比儒教更有助於建立壹個由貴族統治和中央集權的傾向於擴張的國家。
有人認為新羅時代(公元前57-公元935)年青人所崇尚的世俗五戒出自佛教,但是也有人說這五戒的圓光是佛教法師,但是他也精通孔子學說。因此,對五戒作兩種解釋都可以。
然而,情況的另壹面也應予考慮。當時,由於社會需要壹套有利於建立王權和父權制家庭制度的道德規範,所以,即使佛教和儒教尚未傳入韓國,組織號稱"花郎"的青年隊伍和保護諸如家畜之類的財產這兩件無論如何也會備受重視。
佛教的禪宗也是同樣情況。禪宗早在新羅兼並另外兩個王國百濟(公元前 8-公元660)和高麗(公元前37-公元668)以前很久就已經傳入韓國,但是直到統壹 新羅時代(668-935)末期,即強大的地方地主勢力起而反對中央集權統治制度的時候 才開始盛行。換言之,佛教禪宗之所以被接受和受到重視是因為它符合當地地主的需要的宗教。
新儒學在高麗時代(918-1392)末期開始引起註意,最終發展成為在朝鮮王朝時代 (1392-1910)占主要地位的哲學思想。 據信它的是在同中國元代的文化交流期間傳入韓國的。但是,如果聯系中產階級的上升來看,那就能更深刻地解釋新儒學何以會被接受。中產階級是指壹批具有地方鄉紳地位的中小地主,他們並非通過世襲權利而且通過國家科舉進入官場的。這些人為人正直,對通過非法手段占有大規模產業的親元朝的統治家族持批判態度。這個新興中產階級歡迎新儒學的道德原則,把它作為壹種精神支柱。
2文學文化編輯
韓國在文學藝術等方面都有自己的特色。韓國的美術主要包括繪畫、書法、版畫、工藝、裝飾等,既繼承了民族傳統,又吸收了外國美術的特長。其中假面具又稱“假面舞”,為韓國文化象征,在韓國傳統戲劇中占有極為重要的地位。
韓國的文化受中國影響十分明顯,早在唐朝時期,朝鮮半島的新羅國就專門派人到中國學習中國的文化以及治國的策略,甚至有些東西直接照搬照抄地拿回去,中國的文化對新羅國影響十分久遠,新羅也因為吸收了中國的文化而強大起來因此統壹了朝鮮半島。
韓國是壹個十分重視教育的國家。全國各類大專院校數以千計。國立首爾大學是韓國排名第壹的綜合類院校。延世大學和高麗大學也比較有名,此外,還有成均館大學、西江大學、中央大學、慶熙大學、漢陽大學、檀國大學、建國大學、忠國大學、世宗大學、梨花女子大學、慶北大學、忠北大學、浦項工業大學、釜山大學、全南大學、釜山外國語大學、仁荷大學、仁濟大學、培材大學在他們韓國有些名譽。
3建築文化編輯
這些人在後來成為壹個新王朝的領導階層,他們並非如人們通常認為的那樣是強盛的中國的崇拜者。相反,他們努力發掘民族的歷史傳統,把這個傳統的起始壹直追溯到檀群時代,並且支持世宗(1418-50在位)推行韓國新文字韓字。
到了17和18世紀,關心韓國的技術和經濟進步的新風氣在朝鮮王國學者中間甚為流行。在這個時期,移栽秧苗、每年種植兩茬莊稼和修建蓄水庫的做法大大促進了農業發展。壹個以漢城和開城為中心的全國商業網絡組織起來了。港口商賈在義州促進了對外貿易。獨立的手工業繁榮發展了。在這樣的社會環境中,作為儒教的壹派的實學形成了。實學的宗旨是通過培養對本民族歷史傳統的認識來改革社會。實學在西方文化以及中國清朝的歷史研究方法學的影響下受益之大是空前的。
4國文化編輯
國旗
韓國國旗(參考中國歷史上道教的八卦圖)
1882年,朝鮮使臣樸泳孝和金玉筠將出使日本,臨行前向中國清朝請求將中國的龍旗作為國旗使用,清政府回復稱藩屬國不能用五爪龍旗只能用四爪龍旗。由於當時朝鮮當局對日漸沒落的清廷已經有些不買賬了,所以不接受清廷的要求。其時奉李鴻章之命出使朝鮮的中國使節馬建忠(中國近代大語言學家,當時和其兄復旦大學創始人馬相伯壹起出使朝鮮)建議朝鮮政府采用中國傳統的太極八卦旗作為國旗使用,這個建議得到了朝鮮政府的采納 ,所以,最早的李氏朝鮮韓國旗是壹面不折不扣的白底黑色圖案的太極八卦旗。後來,壹名英國駐朝鮮的使節用西國方美學的角度為這面太極八卦旗做了修改,去掉了八卦中的四卦,把剩下的四卦斜向對稱沙拉伸,使整個國旗圖案呈長方形 ,把陰陽魚圖案改為紅藍兩色,這樣才有了我們看到的韓國太極旗。
1949年3月25日,韓國文教部審議委員會在確定它為大韓民國國旗時作了明確解釋:太極旗的橫豎比例為3:2,白地代表土地,中間為太極兩儀,四角有黑色四卦。太極的圓代表人民,圓內上下彎魚形兩儀,上紅下藍,分別代表陽和陰,象征宇宙。四卦中,左上角的乾即三條陽爻代表天、春、東、仁;右下角的坤即六條陰爻代表地、夏、西、義;右上角的坎即四條陰爻夾壹條陽爻代表水、秋、南、禮;左下角的離即兩條陽爻夾兩條陰爻代表火、冬、北、智。整體圖案意味著壹切都在壹個無限的範圍內” 。
國徽
韓國國徽
公布於1970年7月3日。國徽中央為壹朵盛開著的木槿花。木槿花的底色白色象征著和平與純潔,黃色象征著繁榮與昌盛。花朵的中央被壹幅紅藍陰陽圖代替,它不僅是韓國乃至全朝鮮族文化的壹個傳統象征,而且在此代表著國家行政與大自然規律的和諧。壹條白色飾帶環繞著木槿花,飾帶上縫著國名大韓民國四字。此特點與朝鮮的國徽設計相同。
國歌
韓國的國歌是“愛國歌”。韓國最早創立的民間報刊“獨立新聞”曾於1896年時刊登了多版本的愛國歌歌詞,但當時”愛國歌”的旋律還未確定。後在公元1897—1910年韓帝國時期,愛國歌的旋律被定為軍隊曲,稱大韓帝國愛國歌。1902年再經修改後大韓帝國愛國歌,被使用於國家的重要慶典上。大韓民國創立前愛國歌壹直是依照蘇格蘭民謠“Auld Lang Syne” (即《友誼地久天長》原曲)的旋律而演唱的。但作曲家安益泰(1905—1965年)深感不適合拿其它國家的名謠旋律來作自己國家的國歌曲,於是在1935年重新創作了國歌曲,立刻被當時的臨時政府所采用。但直到1945年大韓民國成立前,國歌仍是以“Auld Lang Syne”版本為主。
5節日文化編輯
韓國民眾最重視中秋節。
1月1日 元旦
元旦─新年,1月1日、2日為國家規定的公休日。國歷正月初壹/民俗日─也稱陽歷新年,以祭祖的家庭典禮、特制的食物、傳統遊戲來慶祝。全家人團聚,親朋好友間互相拜年歡度佳節。
3月1日 獨立運動紀念日
紀念1919年3月1日反抗日本殖民統治的獨立運動。
4月5日 植樹節
這壹天,政府官員、教師、學生以及全國各地成千上萬的韓國人按照政府的重新造林計劃植樹。
4月8日 釋迦牟尼誕生節
佛教徒和其他國民都慶賀這個節日,紀念釋迦牟尼誕生。
5月5日 兒童節
這壹天為兒童舉行各種慶祝活動,讓他們與父母壹起盡情遊玩。
6月6日 顯忠日()
每年6月6日是韓國的”顯忠日”,顧名思義,即為國家獻上赤膽忠誠的日子.時至今天,6月6日則成為壹年壹度不容錯過的,到烈士公園緬懷為保護國家安全而獻出寶貴生命的烈士英雄的日子
8月15日 光復節()
1945年的這壹天,韓國從日本35年的殖民統治中解放出來,獲得獨立。
陰歷8月15日 中秋節(或稱豐收節)
這是壹年中重要的全國性節日之壹。這壹天要擺設筵席,各家要在家族墓地舉行紀念儀式,晚上要壹起賞月。
陰歷10月3日 開天節()
這壹天是傳說中檀君於公元前2333年建立韓國的日子。
10月9日 韓語節
為紀念世宗的韓語頒布和普及和研究韓語而建立的日子
12月25日 聖誕節
和西方壹樣,基督教徒和其他國民都慶賀這個節日,紀念耶穌誕生。
6服飾文化編輯
韓國傳統服裝
韓服是從古代演變到現代的韓民族的傳統服裝。韓服的線條兼具曲線與直線之美,尤其是女式韓服的短上衣和長裙上薄下厚,端莊閑雅。如今,大部分國民是以習慣穿著洋裝西服,但是在春節秋夕(中秋節)等節慶日,或行婚禮時,仍有許多人喜愛穿傳統的民族服裝。女性的韓服是短上衣(jeogori)搭配優雅的長裙(chima);男性則是短褂搭配長褲,而以細帶(daenim)縛住寬大的褲腳。上衣,長裙的顏色五彩繽紛,有的甚至加刺明艷華麗的錦繡。
7社交禮儀編輯
韓國人崇尚儒教,尊重長老,長者進屋時大家都要起立,問他們高壽。和長者談話時要摘去墨鏡。早晨起床和飯後都要向父母問安;父母外出回來,子女都要迎接。吃飯時應先為老人或長輩盛飯上菜,老人動筷後,其他人才能吃。乘車時,要讓位給老年人。
韓國人見面時的傳統禮節是鞠躬,晚輩、下級走路時遇到長輩或上級,應鞠躬、問候,站在壹旁,讓其先行,以示敬意。男人之間見面打招呼互相鞠躬並握手,握手時或用雙手,或用左手,並只限於點壹次頭。鞠躬禮節壹般在生意人中不使用。和韓國官員打交道壹般可以握手或是輕輕點壹下頭。女人壹般不與人握手。
在社會集體和宴會中,男女分開進行社交活動,甚至在家裏或在餐館裏都是如此。
在韓國,如有人邀請妳到家吃飯或赴宴,妳應帶小禮品,最好挑選包裝好的食品。席間敬酒時,要用右手拿酒瓶,左手托瓶底,然後鞠躬致祝辭,最後再倒酒,且要壹連三杯。敬酒人應把自己的酒杯舉得低壹些,用自己杯子的杯沿去碰對方的杯身。敬完酒後再鞠個躬才能離開。做客時,主人不會讓妳參觀房子的全貌,不要自己到處逛。妳要離去時,主人送妳到門口,甚至送到門外,然後說再見。
韓國人用雙手接禮物,但不會當著客人的面打開。不宜送外國香煙給韓國友人。酒是送韓國男人最好的禮品,但不能送酒給婦女,除非妳說清楚這酒是送給她丈夫的。在贈送韓國人禮品時應註意,韓國男性多喜歡名牌紡織品、領帶、打火機、電動剃須刀等。女性喜歡化妝品、提包、手套、圍巾類物品和廚房裏用的調料。孩子則喜歡食品。如果送錢,應放在信封內。
若有拜訪必須預先約定。韓國人很重視交往中的接待,宴請壹般在飯店或酒吧舉行,夫人很少在場。
8飲食文化編輯
說起吃,沒有哪個國家比得上中國,所以中國人到國外,無不覺得沒吃的。韓國雖說是近鄰,但畢竟還是有差異,不少人甚至說,到韓國吃飯就像進了廟,言下之意就是缺油水。的確,韓國的飲食以清淡為主,但這並不代表韓國沒有美食。
都知道韓國的泡菜很有名,這泡菜就是韓國的第壹美食,營養好味道好還美容,是韓國人頓頓離不了的菜。除了泡菜,韓國人還離不開辣醬,泡菜裏有,烤肉上有,面條裏有,海鮮上有,生菜黃瓜蘸辣醬就是壹道菜。可以說,韓國菜的特點之壹就是辣。這種辣和中國的辣不壹樣,中國的辣是香香的鹹辣,而韓國是甜甜的幹辣,吃時不覺得,咽下去辣得人直喘粗氣。
韓國有壹種小吃,類似中國的年糕,圓柱形,長長的被切成壹小截壹小截,放在煎鍋裏用紅紅的辣醬拌了,煎熟吃。在很多餐館中都有這種小吃。
煎餅也是韓國比較有名的食物,但比中國的厚,裏面常常夾著魷魚絲之類的東西,而且多是手掌大小,卷起來很方便。還有壹種用土豆粉做的煎餅,要蘸著調料吃,味道很好。類似中國的飯食還有餃子,大多是煎餃、蒸餃,饅頭也有,只是都帶甜甜的餡,好像厚皮的豆包壹樣。
韓國的冷面想必都聽說過。在冰鎮的甜酸冷湯中,放著壹團細細的面條,上面臥著兩塊白煮蛋,還有兩片水梨或蘿蔔,十分好吃。冷面主要有用蕎麥面做的平壤冷面和用土豆做的鹹興冷面,食用方法也可分為加湯的和用辣椒醬拌的兩種,口感十分筋道光滑。炎炎夏日,盤腿壹坐,來壹碗加冰冷面,爽呆了!
韓國人請客吃飯壹般都是吃烤肉,就是將牛肉或牛排用佐料鹵腌好,放在鐵板上烤熟。蒜、辣醬、生菜葉、泡菜自然少不了,高級壹些的就多幾樣海鮮,用菜葉包著肉吃,味道很不錯。還有壹種火鍋,類似日本火鍋,其實就是煎鍋。在平底鍋裏放上肉片、洋蔥、金針菇等,加入醬油,煎熟蘸調料吃,就是味道有點甜,吃多了有些膩。韓國人不喜歡油膩,當鍋裏的肉滲出油時就用紙巾吸去。
壹次,有位朋友請吃牛排湯,我想壹定很好吃。端上來壹看,砂鍋裏孤零零幾塊大排,清湯裏灑著幾點蔥花,味道清淡極了。他們早就把油撇掉了!我只好吃泡菜下飯。
石鍋拌飯也是韓國有代表性的美食,就是把白米飯盛在用石頭做的厚重的大碗裏,那碗燒得熱熱的,放入肉、蛋、豆芽之類的菜,加進辣椒醬拌勻後吃,味道並不十分好,但是有鍋巴,脆脆的很香。
韓國人很講究滋補,他們在三伏天也要吃參雞湯。參雞湯是用童子雞加糯米、人參、棗等燉至爛熟,蘸鹽吃,據說很有營養。說起湯來,還有用牛骨牛肉熬制的牛肉湯,味道很鮮美。
雖然我並不很愛吃韓國飯,但是挺喜歡他們的各種餐具。據說韓國餐飲受古代皇宮生活方式的影響,比較註重形式,講究餐具。給我印象最深的是不銹鋼筷子和帶蓋的小碗。筷子比中國的木筷短壹點,拿在手上,沈甸甸的,上面刻著精美的各色花紋圖案,吃飯時不小心掉下來砸在腳上很疼呢。剛到韓國時,我以為那些小小的帶蓋的不銹鋼碗是手爐,捂了好大壹會才發現裏面有米飯。
可能是泡菜多的緣故,盛泡菜的器皿也就豐富多樣,方的、圓的、多層的、單層的、塑料的、陶瓷的……最叫我驚奇的是,他們吃飯時常常要用壹把大剪刀。這把剪刀,吃冷面時剪斷長長的面條,吃泡菜時剪泡菜,吃烤肉時剪烤肉,總之,是用餐時非常重要的角色。
在韓國的飯館吃飯,壹般都是脫鞋上炕盤腿就餐。房間小小的,桌子矮矮的,要是人多如宴請時,這些小房間的墻壁就像百葉窗似的可以拉上去,要多大空間隨時可以變化調整,十分方便。客人們通常都是分坐在壹張張方桌兩邊,房間多長桌子就可以拼多長,這讓我想起幼兒園小朋友排排坐分果果的情景。
韓國也是壹個多禮的國家。吃飯還好說,喝酒可就不壹樣了。他們給別人敬酒時,拿著自己的酒杯,遞給對方,倒酒半杯,被敬者轉身、背臉、仰頭喝酒,再回敬。喝酒時給人壹個後腦勺,真有意思。[1]
9婚姻習俗編輯
雖然有統計顯示近代韓國的離婚率激增,但離婚對當事人及雙方各自的家人來說還是壹件不太光彩的事情。韓國現代婚禮方式同古代有所不同: 身著白色婚紗和新娘和身著燕尾服的新郎在婚禮廳或教堂按西方儀式舉辦典禮後,再轉移到名為“幣帛室”的房間,換上華麗的傳統婚禮服飾進行傳統的結婚典禮。 (幣帛,可理解為韓國的壹種傳統,指婚禮時新郎新娘向男方家長及親戚長輩行禮的風俗,是新娘首次正式地拜見男方親屬的儀式)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