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文化 - 誰幫我說壹下中國傳統倫理道德思想對中華民族的影響? 是《中國文化概論》皇高才主編的那本書。望認真對待

誰幫我說壹下中國傳統倫理道德思想對中華民族的影響? 是《中國文化概論》皇高才主編的那本書。望認真對待

壹、中國傳統倫理道德文化的基本內容

中國傳統倫理道德文化浩瀚淵博,有諸多的道德規範;有豐富的踐履道德規範的德行;有如何實現道德社會的道德教育思想;有中國文化獨到的修身之道;以及道德名言、理論等等。

中國傳統倫理道德規範最早產生於原始社會末期的堯舜時代,《尚書?堯典》中就有“以親九族”、“協和萬邦”的表述。在殷墟的甲骨文字裏有“禮”、“德”、“孝”等文字,說明商代就已制定有體系性道德規範,出現了所謂“六德”,即知、仁、聖、義、忠、和的提法。

在我國,傳統道德主要指的是儒家道德,其創始人是孔子。孔子生活在春秋時期,時值奴隸制社會向封建制社會過渡的諸子百家爭鳴的時期, 他從自己的政治理念出發形成他全面系統的道德思想。他以“仁”作為最高的道德境界,將“孝”、“悌”、“禮”、“信”等德目置於其下,形成了中國最早的道德學說。

“仁”是孔子道德思想和道德學說中的核心概念,“仁”的含義最基本的解釋是“仁者人也”、“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仁者愛人”,就是說要把人當人看,而且要愛人。在孔子看來“仁”是社會規則和人文精神的基礎,“人而不仁,如禮何?人而不仁,如樂何?”①無“仁 ”更談不上其它德行,由此邏輯地得出“為政以德”、天下太平的結論。但是,在春秋戰國時期,各國的君主忙於征戰,政治上的功利壓倒了道德上的考慮,所以,孔子的學說在他生前和死後的壹段時間內實際遭受著冷遇。封建主階級的政權得到鞏固後,如何保持社會的安定,成了統治者考慮的首要問題,此時,孔子道德觀因具有統壹人民思想,穩定社會秩序的功效而受到重視。到漢武帝的時代,董仲舒根據孔子的道德教義,在提出“三綱”、“五常”的同時,用“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強硬手段,將儒家道德觀念上升為中國封建社會的政治倫理。

中國傳統倫理道德文化的基本內容主要是通過道德規範表現出來。如果我們把道德比喻為壹張網,那麽規範作為網的經緯線必然是豐富而具體的。中華民族在長期的道德實踐中,逐步積累與形成了壹些世代相傳,並不斷調整和更新其內容的道德規範,比如:仁、恕、忠、孝、誠、信、禮、義、廉、恥等等。中國傳統倫理道德文化中的規範非常之多,每壹個規範都有其獨特內涵,另壹方面規範更主要地又是對行為的規定。

商代“六德”就提出了知、仁、聖、義、忠、和六個規範;孔子倫理思想中的道德規範主要包括“仁”、“孝”、“悌”、“忠”、“信”等;《管子?牧民》中提出“禮義廉恥,國之四維”政治倫理的規範;戰國時期,孟子上繼孔子,提出了“仁”、“義”、“禮”、“智”四德說,並提出“五倫”,即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妻有別、長幼有序、朋友有信的倫理原則。董仲舒根據孔子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提出“三綱”《春秋繁露》,即君為臣綱,父為子綱,夫 為妻綱;和仁、義、禮、智、信“五常”《舉賢良對策》說。宋元時期 ,人們在管子的禮義廉恥上,配以孝悌忠信,就成了“孝悌忠信、禮義廉恥”八德。

張岱年先生在《道德與文明》1992年第3期上發表文章,在總結傳統道德規範的基礎上,提出了中國傳統倫理道德的九個主要規範:公忠、仁愛、誠信、廉恥、禮讓、孝慈、勤儉、勇敢、剛直的“九德”。

國家教育委員會組織編寫,羅國傑主編的《中國傳統道德》的多卷本《規範卷》中把中國傳統倫理道德規範分為四個大的部分:第壹部分是基本道德規範,有公忠、正義、仁愛、中和、孝慈、誠信、寬恕、謙敬、禮讓、自強、持節、知恥、明智、勇毅、節制、廉潔、勤儉、愛物;第二部分是職業道德規範,有政德、武德、士德、民德、商德、師德、藝德;第三部分是家庭倫理規範,選取了三個最主要的方面,它們分別是關於親子關系的規範,關於夫妻關系的規範,關於長幼關系的規範;第四部分是文明禮儀規範,分別是尊老敬賢之禮,接人待物之禮,儀態言談之禮,慶典婚喪之禮。

這些道德規範滲透在社會生活的各個領域,形成中國封建社會道德的綱目,道德規範體系,充分地反映了中華民族在人類道德文明上的智慧和貢獻,當然,中國傳統道德規範又具體體現著統治階級的思想和要求,成為統治階級實現統治的有效工具。所以,對待中國傳統道德規範既要繼承也要批判。

二、中國傳統倫理道德的基本思想

第壹,天下為公。其實質是中國傳統倫理道德思想中的整體意識。中國傳統倫理道德思想中的天下,既有“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天下;也有以仁義為內容,以社會道德風氣為主要表現的天下。如顧炎武“仁義充塞,而至於率獸食人,人將相食,謂之亡天下”顧炎武:《日知錄》卷十三《正始》。顯然, 這兩個天下有不同的內涵和階級屬性。但它們或把統治階級的利益,升華為壹種神聖的、必須普遍遵守天命的整體意識,或超越個體的、局部的利益,形成統壹的、具有社會性利益的整體意識。  因此,出現了中國傳統倫理道德文化的核心規範——公忠。什麽是公?“背私之謂公”《韓非子?五蠹》、“公者通也,公正無私之謂也”班固:《白虎通?爵》。即是說與私相背、相反,就是公。而“忠也者,壹其心之謂也”《忠經?天地神明章》,忠就是“盡己”, 是對人、處事的壹種態度。壹個人為人處事能盡心盡力,全力以赴,沒有任何保留。“忠者,中心而盡乎己也” 《譚嗣同全集?治言》。這樣“忠”外延就很廣,“臨患不忘國,忠也”《左傳?昭公元年》,“ 教人以善謂之忠”《孟子?滕文公上》。以身報國,盡力幫助別人,並且 始終如壹,都謂之“忠”。

“公忠”則兼有公與忠兩個字的含義。講的是對於國家利益、民族利益、社會整體利益的忠誠。它強調的是國家利益、民族利益至上,“以公滅私”、“至公無私”,強調的是為社會盡責、為天下盡忠的獻身精神。實際上包涵了愛“君”之國家和愛“大家”之國家這兩種內容和性質的愛國主義。其中雖然具有局限性,卻也形成了“得民心者得天下”、“不以天下之大私其子孫”、“天下興亡,匹夫有責”、“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等之類政治倫理觀念。

第二,為政以德。“為政以德”是孔子的觀點,他認為道德教化是為政的基礎,而每個社會成員的道德自覺則是社會秩序穩定的基礎:“道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論語?為政》。孟 子繼承並深化了孔子的思想,指出“仁言不如仁聲之入人深也,善政不如善教之得民也。善政,民畏之;善教,民愛之。善政得民財,善教得民心。”《孟子?盡心上》

如何才能實現“為政以德”呢?那就是執政者率先垂範。“政者,正也”,為政者應先正己。從而“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論語?子 路》“政者,正也,子帥以正,孰敢不正?”、“君子之德風,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風,必偃” 《論語?顏淵》。同時中國傳統倫理道德文化特別重視執政者的道德示範力量對於保持政治廉明的重要意義,認為國家政權的決策者和各級官吏的品德好壞,直接決定著國家的興衰治亂。孔子說:“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之”《論語?為政》 。

政治道德,體現為官員從政須加強道德修養和以“仁義”為政紀的要求。這在中國漫長的封建社會中,有其階級的局限性,但它畢竟是歷代統治階級或集團對於治理國家實踐經驗的理性思考,在壹定程度上有助於清正廉潔、開明政治的出現。實事求是地說,“為政以德”是中國封建社會政治文明的具體體現,也是中國封建社會不斷發展的重要因素之壹。

第三,德教為先。“德教為先”與“為政以德”是儒家政治倫理思想遞進的上下兩層。“德教為先”並不僅僅在說道德教育為先,同時還明示了道德在儒家的政治藍圖中的核心地位,即把道德視為治國安邦的最根本的手段,視為立國之本。

德教是否是可能的呢?孔子通過“性相近,習相遠”《論語?陽貨》回 答了這個問題。孟子繼承和發展了孔子這壹思想,認為人與禽獸的差別原來並不大,即“人之異於禽獸者幾希”《孟子?離婁》,並進壹步分析說:“人之有道也,飽食暖 衣逸居而無教,則近於禽獸”《孟子?滕文公》,即是說,人之所以為人,主要是因為有道德,道德是人區別於禽獸的標誌,“德教”當然就是人成為人的基礎。反過來說,人必須“有教”,人也可以“教化”。所以,孟子回答別人“‘人皆可以成堯舜,有諸?’孟子曰‘然’。”《孟子?告子下》荀子雖然持性本惡的觀點,但其德教思想卻和孔孟殊途 同歸,認為人性本惡,但後天教化卻可以成善,人必須“有教”,人也可以“教化”。“‘塗之人可以為禹’,易謂也?……塗之人也,皆有可以知仁義法正之質,皆有可以能仁義法正之具,然則其可以為禹明矣。”《荀子?性惡》

正因為如此,兩千多年來儒家學說教育並培養了壹代又壹代的誌士仁人,無論是在地主階級上升和發展時期,還是在沒落時期,都有許多士大夫從儒家學說中汲取了營養,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並為中華民族的生存和發展做了積極的貢獻。同時,在德教為先的思想下,形成了中國十分註重道德的倫理文化,被譽為倫理之邦。

第四,修身為本。修身是中國傳統倫理道德中最具特色的概念,在孔子那裏被稱為“修德”、“克己”、“正身”、“修己”。孟子發揚光大之“存其心,養其性,所以事天也。?NB175?壽不貳,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命也。”《孟子?盡心上》 而 荀子講得更清楚,“扁善之度,以治氣養生,則身後彭祖;以修身自強,則名配堯、禹。” 《荀子?修身》從內容上講,修身就是要正其心,整飾自己的心情欲念, 保持心地平和,凈化、純化自己的意念,不自負,嚴格要求自己,經常解剖自己,不掩飾自 己的“不善”,逐步達到至善的境界。

但為什麽要“修身為本”呢?關鍵之處就在於“本”。孔子說“克己復禮為仁,壹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論語?顏淵》“克己”的目的 在於“天下歸仁”。孟子說“君子之守,修其身而平天下”。由此可見“修身為本”與“德教為先”是相貫通的,它們是實現“為政以德”的兩翼。只不過“德教為先”的著力點在社會、在統治階級整體或集體;“修身為本”的著力點在於從天子到庶民的個體。

《大學》中有這樣壹段家喻戶曉的文字:“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致知在格物。格物而後知至,知至而後誠意,誠意而後心正,心正而後身修,身修而後家齊,家齊而後國治,國治而後天下平。自天子以至於庶人,壹是皆以修身為本”。可見“修身為本”的本就是“修”、“齊”、“治”、“平”。

修身為本的思想影響了封建社會兩千余年,不僅知識分子多形成“壹簞食,壹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的安貧樂道的氣節,而且壹切誌士仁人把修身作為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基礎和前提,作為實現自己政治理想和道德理想的基礎和前提,畢其壹生去追求、去踐行。這種重視修身的道德思想,影響了整個中華民族,不僅在知識分子群體當中,而且在廣大的勞動人民中間都表現出重視追求精神生活的民族品格。  三、中國傳統倫理道德文化的特點

第壹,歷史悠久,良莠雜陳。中國傳統倫理道德最早可以追溯到原始社會末期的堯舜時代,但主要形成於奴隸社會向封建社會過渡的時期。儒家學派的創始人孔子,就生活在這壹時期,他在這新舊制度交替的大變革時代,形成了以“仁”為最高的道德境界,將“孝”、“悌”、“禮”、“信”等置於其下的中國最早的道德學說,雖然孔子的思想中也有我們不能接受的內容,但總體上是積極開明的。孔子的道德學說經其弟子,特別是孟子的繼承發揚,成為壹套完整的體系,但儒家學說在孔孟在世時並不被統治階級所認可,僅僅以壹種學術思想存在著。

經秦始皇統壹中國,到了漢武帝的時代,統治者不能再把武裝力量作為維護自己統治的首選工具,而是需要利用文化的力量統壹人民的思想,穩定社會秩序。在這時,孔孟的道德觀,作為文化遺產,受到了統治階級的推崇。漢代董仲舒應運而生,在《春秋繁露》中提出“三綱”。所謂“三綱”,指的是君臣、父子、夫妻這三種最重要的倫理道德關系。同時實行“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思想統治路線。這標誌著,孔孟的倫理道德文化上升為“禦用”的政治倫理文化。

這壹階段,中國傳統倫理道德文化的政治性明顯增強,它必須服從並服務統治階級的利益需要。當然,此時中國地主階級處於上升時期,他們代表著先進的生產力和先進社會的方向,作為政治倫理的傳統倫理道德文化也同樣具有思想上、文化上的先進性。不可否認的是,統治階級也根據自身的需要對之不斷地進行整理和改造,使之服務於小農自然經濟基礎上的封建宗法等級制度。

中國封建社會到宋代開始走下坡路,地主階級在上升和發展時期的勃勃生機逐漸窒息,它狹隘的階級私利日益膨脹,與此相應,地主階級的思想家們適應這壹時期的社會需要所提出的道德觀念也趨於僵化並走向極端。朱熹認為“聖賢千言萬語,只是教人明天理,滅人欲”《朱子語類》卷十二程頤說“人心私 欲故危殆,道心天理故精微,滅私欲,則天理明矣”程頤《遺書》(卷二十四)。這種所謂“存天理,滅人欲”並導致“禁欲主義”和“苦行僧”的價值觀,使得先秦以來的道義論走向了禁欲主義。這種變了質的思想在民族國家生死存亡的關鍵時刻更顯其反動性。南宋孝宗時,驅逐外敵,收回中原成為時代的主要任務,而朱熹卻對孝宗講他“平生所學,唯此四字”的“正心誠意”。同樣地,明末內憂外患,風雨飄搖,理學家劉宗周對崇禎皇帝講的依然是“陛下心安則天下安矣”。這時的道德文化已經是腐朽的、反動的文化,在歷史上起了束縛人民活動的嚴重的消極作用,應該受到嚴肅的批判。

第二,緊密結合社會政治,服務於宗法等級制度。與社會政治緊密結合是中國傳統倫理道德的另壹基本特征。這壹基本特征,反映了先哲們所具有的自覺為社會政治服務,為社會的安定和諧服務的務實精神,希望統治者在治理國家時,實行合乎道德要求的“仁政”,反映了先哲們反對“以道學政術為二事”《張載 集?文集佚存?答範巽之》強調學術理論研究必須與社會的客觀現實密切結合的學風。而統治階級也看重了“德治”,常常借用國家力量,把符合自身利益的道德思想、行為規範賦予政治和法律的權威。在這壹點上統治階級和思想家們真正地達到和諧統壹。

中國古代社會制度有兩個基本特點,壹個是宗法制度,壹個是等級制度。在中國社會中,家庭是壹個最基本的單位和社會細胞,在壹個“家”中,有父母子女、兄弟姐妹等之間的血緣關系,還有主人與奴仆之間的社會政治關系。社會治理得如何,從壹定意義上說,其關鍵在家。

孔子有差等的愛,就是承認尊卑、親疏的存在。封建社會的親疏關系就是與社會生產生活相聯系的,按照血緣關系的遠近形成的,近親的關系和疏遠的關系。例如:處於首位的是父母與子女的關系,其次是兄弟姐妹的關系,其次是親戚關系,其次是鄰裏鄉親關系,其次是國人關系;從尊卑關系上說,既有家庭內部的尊卑關系,也有國家和社會上的尊卑關系。在家庭內部,是以父為尊,以男性為尊,以嫡長子為尊。宗法制度不可能不影響到社會的政治等級制度。如嫡長子為尊的宗法倫理觀念,在社會政治領域就有非常鮮明的表現。

這樣壹種宗法等級制度,要求有適應自己並為自己服務的倫理道德。以血緣關系為紐帶的宗法制度,是中國封建社會穩定發展的根本保證。在這種宗法制度裏,維護其存在的道德價值觀的核心和根本導向是重視個人對家庭、宗族和國家的道德責任,強調個體利益服從家庭、宗族和國家利益,遵循整體主義的利益原則,不允許把個人利益放在宗族和國家利益之上。封建倫理的“三綱”即“君為臣綱、父為子綱、夫為妻綱”、“孝悌忠信”都非常集中地體現了其為宗法等級制度服務的性質。

第三,入世尚仁,重義輕利。任何社會都需要用道德規範、行為準則來調整人與人、人與社會的關系,形成社會的價值觀念和價值取向,引導人們如何為人處事、如何在社會中***同生活。然而,道德的這些超越性和理想性的根據在哪裏呢?外域的道德學說更多地是從“彼岸”或“來世”中尋找道德的合理性,表現為出世的特點。中國則相反表現出入世的性質,孔子“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未知生,焉知死?”《論語?先進》就是對自己學說的入世性質的最好 詮註。

“仁者,愛人”、“居處恭,執事敬,與人忠”,以及“恭、寬、信、敏、惠”等都是人情世故。孟子堅持了孔子的入世原則,說“親親,仁也”《孟子?盡心 上 》、“仁,人心也”《孟子?告子上》“親親而仁民,仁民而 愛物”《孟子?盡心上》,強調不僅要愛自己的親人,而且還要仁愛百姓、愛萬物。而且孟子還進壹步把孔子的道德規範,上升為倫理原則,提出“五倫”,即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妻有別,長幼有序,朋友有信。從邏輯結構講,仁的邏輯起點為孝、梯,進而延伸到人與人之間的社會關系,要求人講忠、恕、恭、讓,並通過修己、推己、克己,使天下之人歸於“仁”,從而達到調和人際關系,清除社會矛盾的理想的道德境界。這樣,中國傳統倫理道德就從社會現實中獲得合理性,從而使這壹道德思想根植於現實的社會生活,能在社會生活中獲得滋養和營養而經久不衰。  中國傳統倫理道德在堅持其入世性質的同時,卻又在世俗生活中尚義不尚利,提倡先義後利,以義制利。孔子告誡人們要“見利思義”,見到利益要想到道義。同時,孔子根據對義利的不同態度劃分出君子和小人:“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論語?裏仁》,倡導要做講究大義的君子,而不做只講利益 的小人。孟子更進壹步,認為“何必日利?亦有仁義而已矣”《孟子?梁惠王上》,董仲舒更概 括出“正其誼不謀其利,明其道不計其功”《漢書?董仲書傳》的命題。“重義輕利”這種道德觀念是 “君子”追求的道德觀念,因為“君子”只有通過節制人對利欲的追求,自覺“存義去利”,才能保持國家清廉和公平。

這就形成了中華民族在現實生活中特有的義氣:對國家民族——盡忠義,對父母長輩——行孝義,對親人——重情義,對朋友——講信義。人們義不容辭、見義勇為、伸張正義、施行道義直致舍生取義。“為義”已成為整個社會道德的重要信條,“舍生取義”的高尚境界激勵著壹代又壹代中國人為國捐軀、為民獻身。

中國傳統倫理道德及其文本是壹種歷史性存在,不同時代、不同精神歸宿的人會解讀出中國傳統倫理道德文化不同的價值。本人認為,解讀中國傳統倫理道德甚至簡單地重復和張揚中國傳統倫理道德的歷史上的某種解釋是不夠的,繼承中國優秀傳統倫理道德更重要的是要使中國傳統倫理道德面向當代中國道德建設的實踐。然而,我們曾經全面地否定過這壹傳統文化,中國傳統倫理道德在至少兩代人的精神中形成斷層。正如羅國傑先生所說“壹旦壹個民族拋棄或失去了自己的民族傳統,或者被別的民族的文化所征服,那麽,這個民族的生存也就岌岌可危了”

儒家學派,孔丘開創.特征: 以仁為學說核心;以中庸為思想方法;重血親人倫;重 現實事功;重道德修養;哲學上,信天命,崇古. 道家學派,以老,莊為代表.特征: 崇"道"(宇宙本體);向往"自然" ;主張"無為" ; 政治上主張退回到"小國寡民"的氏族社會. 法家學派,代表人物有李悝,申不害,商鞅,韓非等.特征: 重法度,主張君主集權, 主張嚴刑峻法;文化上主張"以法為教""以吏為師" , . 墨家學派,創立者為墨翟,信徒皆下層民眾. "兼愛""非攻""尚賢,尚同"是其主 , , 要主張.墨子既重義又重利,其價值觀是比較全面的. 秦王朝致力於文化統壹,思想統壹的工作,主要包括: 書同文(統壹文字),車同 軌(定車寬,車形,修馳道),度同制(統壹度量衡),行同倫(以法為教,統壹文化心理),地 同域(廢分封,立郡縣,政令,軍令壹統). 漢武帝接受董仲舒的建議, "廢黜百家,獨尊儒術" ,以儒家的六經(《詩》《書》《易》 《禮》《樂》《春秋》)作為統壹思想的指針.(六經中的《樂經》失傳,西漢事實上只用五 經.) 漢武帝後,儒學占統治地位,但漢代之儒學,實為"今文經學" .所謂今文經,即以"今 天" (指漢代)通行的文字(隸書)寫成的儒學經典, 以區別於以先秦古文寫成的經書(古文經). 今文經學的特點是: 主張為現實服務,學風活潑,但往往流於空疏荒誕,以致造成了東漢 時儒學的衰微.

魏晉玄學: 它是由老莊哲學發展而來,其宗旨是"貴無" ,其最高主題是對個體 人生意義,價值的思考.它輕人事,任自然的價值觀造就了中國士人玄,遠,清,虛的生活 情趣.

唐代的文化繁榮表現在: 三教並行;以博大的氣魄廣為吸取外域文化;詩歌,書 法藝術的黃金時代;繪畫藝術盛極壹時;散文有豐碩成就.(唐代詩人以李,杜,王,白為 代表,繪畫以吳道子,閻立本為代表,草書以張旭,懷素為代表,楷書以顏真卿,柳公權為 代表,散文以韓愈,柳宗元為代表.)

宋明理學: 將儒家的倫理綱常視為萬事萬物之所當然和所以然,稱為"天理" ; 並強調個人對"天理"的自覺意識.理學是中國封建社會後期最完備,最精致的儒學體系. 宋詞,宋畫,宋代理學構築成壹個精致遼闊的上層文化世界.

明清文化專制最突出的表現是文字獄盛行. 清乾隆時,借編撰《四庫全書》之機,禁毀書籍三千壹百多種,十五萬壹千多部.中國 文化遭到壹次巨大浩劫.

作為社會 心理的理論升華,倫理道德成為中國學說的重心. 其包含七個特點: 1 強大的生命力和凝聚力; 2 重實際求穩定的農業文化心態; 3 以家族為本位的宗法集體主義文化; 4 尊君重民相反相成的政治文化; 5 擺脫神學獨斷的生活信念;6 重人倫輕自然的學術傾向; 7 經學優先並籠罩壹切文化領域.

  • 上一篇:強悍啊,二戰時期德軍使用的MG42機槍是每分鐘1200發子彈,在現在的軍事使用槍械中還有比他射速更快的嗎?
  • 下一篇:談談傳統文化對現代個人修養方面所產生的重要影響和意義?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