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辦公廳轉發的《關於城鎮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指導意見》對改革醫療機構藥品管理制度提出了要求:進行藥品集中招標采購工作試點,在藥品購銷活動中,積極利用現代電子信息技術,提高效率,降低流通費用。改革醫院藥品管理舊模式,利用電子信息技術重建壹個高效、競爭、有序的,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藥品管理新模式,是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重要內容和必然選擇。據了解,發達國家十幾年前就已開始積極利用現代信息網絡技術整合藥品流通方式。近年,我國壹些地區已經開始藥品集中招標采購的試點,河南省在探索建立新的醫療機構藥品集中采購管理和運作模式的過程中,研究並將推出藥品集中招標采購電子商務解決方案。本欄目的開辟,意在研究問題,介紹經驗,推進這項改革。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衛生事業取得了前所未有的發展,廣大人民群眾“看病難、住院難、手術難”的問題基本得到解決。但是,近年來,有的地方壹定程度上出現了“看病貴甚至看不起病”的問題。導致這個問題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其中,藥品價格不斷攀升且虛高不下乃是最主要的原因。當前,我國醫改總目標是,用比較低廉的費用提 供比較優質的醫療服務,努力滿足廣大人民群眾基本醫療服務的需要。實行醫療機構藥品招標采購,就是為實現醫改總目標而采取的有力措施之壹。
首先,實行醫療機構藥品招標采購,可加強醫藥生產流通企業之間的競爭,促進質優價廉藥品的生產。八十年代以來,我國醫藥產業快速發展,為醫療服務提供了有力的物質基礎保障。但同時,我國醫藥產業也存在著企業多、規模小、總體生產能力過剩、產品檔次低和流通秩序亂的現象。通過社會公開招標采購藥品的方式,能夠促進公平競爭,優勝劣汰,使我國醫藥企業發展和藥品質量都再上壹個新臺階。
第二,實行醫療機構藥品招標采購,可降低醫療機構的服務成本,建立醫療機構合理的經濟運行機制。在計劃經濟體制基礎上形成的醫療機構經濟運行機制,存在著“以藥養醫”的嚴重弊病。經濟利益驅使醫療機構多用藥,用貴藥,醫療成本往往因藥品濫用而居高不下。醫療機構公開招標采購藥品是國際上醫藥購銷中普遍采取的方式,可以大大降低醫療機構的成本。從我國的試點情況看,效果亦十分明顯,有利於降低藥品的虛高定價,促進醫療機構經濟運行機制的完善。超標采購應讓利於患者,使群眾享受藥品降價的好處。
第三,實行醫療機構藥品招標采購,有利於遏止藥品購銷中的不正之風,形成良好的醫德醫風。招標采購藥品作為壹項重要的改革措施,可規範醫療機構購藥行為,從源頭上治理醫藥購銷中的不正之風,是陽光下的交易。藥品集中招標采購不同於政府采購,醫療機構是招標采購的行為主體,積極探索招標采購、連鎖采購、集中配送等模式,將降低藥品采購價格。通過社會公開招標采購藥品,整治藥品購銷中的回扣問題,嚴厲打擊內外勾結銷售假劣藥品的違法犯罪行為,驅邪扶正,可以樹立良好的醫德醫風。
房改的主要內容
1. 建立新的住房供應體系,在住宅定位方面保留少且高檔商品房,以滿足高收消費的而求,重點面向中低收入,發展經濟運用房,包括放寬安居工程的政策。在措施上,政府要有介入,控制價格,土地行政劃撥,免收壹些稅費。另外設置部分謙租房,供低收入家庭租用。
2. 嗇有效需求,在提高租金的同時,從1998年下半年起全國逐步取消傳統的福利分房,實行住房貨幣分配。
3. 開放二級市場。鼓勵自住房的改善,居民以市場價、微利價、成本價購買的住房,可貪汙進入市場交易。
4. 提高支付能力。大致的方法是:自己出壹部分(首期付款);公積金出壹部分;補貼出壹部分;將原來用於建房的財政補貼變為發給職工的補貼。政府不再建房,建房就由開發公司通過銀行貸款,用銀行的錢建房。各單位用原來建房的錢給職工發補貼。
5. 發展住房金融,擴大個人住房擔保貸款的發放範圍,取消對個人住房擔保貸款,取消對經濟適用住房開發建設貸款的規模限制。
6. 改革工資制度,發放住房補貼。補貼發放的方法有兩種意見,壹次性發放和按月在工資中發放。
7. 大力發展物業管理,加快改革現行的住房維修、管理體制,建立業主自治與物來管理企業專業管理相結合的社會化、專業化、市場化的物業管理體制,主人住得安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