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歷正月初壹至初五,稱為“春節”,俗稱“過年”。正月初壹前壹天為“除夕”,俗謂“年三十日”。
春節是壹年中最大的傳統節日。從農歷十二月十五日起,家家戶戶進行大掃除,室內室外都打掃得幹幹凈凈,準備過年。
農歷十二月二十五日為“入年架”,著手準備過年的食物和用品。接著壹連幾天,家家戶戶忙著做年糕(甜粄)、煎油果(油擠子)、炸酥燒、炸肉丸、熏魚、鹵雞鴨等。到年二十八、二十九,家家貼春聯,貼門神。從這天到年初三或年初五晚上各家點燈照明到天亮,俗稱“點年光”。
年三十日為統壹祭祖時間,家家戶戶挑著竹裝的三牲、齋果、酒、菜等,到祖祠祭祖。這天老嫩大小穿著新衣服,村子裏鑼鼓喧天,鞭炮放得特別多。
初壹,是新年的壹年開始,天還未亮,到處燃放鞭炮,人人說好話,互相道賀。壹早,金獅隊敲鑼打鼓,串村過戶,到每家“拜新年”。金獅先到廳堂伏拜(俗稱參神),再到各家廚房伏拜,拜時戶主放炮竹,獅頭朝向喜炮舞動,戶主給紅包表示謝意。年初壹直至初十,均有舞金獅表演。表演時,2人飾演猴子,1人飾沙僧,1人頂獅頭,1人牽獅尾,伴演獅子,猴子活潑,跳來跳去,翻筋鬥,飛桌面,穿桌角。猴子和沙僧合作,表演弄獅各種動作。然後,由金獅隊武術人員表演拳、棍、刀、鉤鐮、耙頭等項武術,表演便告終結。舞金獅是群眾喜愛的傳統節目。
春節期間,白天人們很活躍,男女老幼總愛熱鬧。有的逛街、遊公園、拍照留念;有的舞獅、打鑼鼓、彈琴吹唱;有的玩撲克、打麻將,等等。晚上四處鑼鼓喧天,爆竹連天,煙花騰空,五顏六色,歌聲笑聲,欣心悅耳,家家熱鬧,人人歡樂。
年初二,是轉娘家、探親訪友的壹天。家家熱情待客,處處談笑風生,說不盡新年快樂。轉娘家的婦女,有的舍不得離開娘家,因此有:“初壹就話初壹頭,初二又話年下頭,初三又話窮鬼日,初四嬲壹日,初五‘唱也圩’,初六唔好歸,七不去,八不歸,初九初十看打獅,十壹十二又有龍燈會,索性月半才來歸”的兒歌。
初五日,俗稱“出年架”或“唱也圩”。因這天原是圩日,人們來往街上,壹見熟人就互相拱手拜年恭喜。初七那天稱“人日”,家家吃“七樣菜”:芹、蔥、蒜、春菜、芫荽、甜菜、韭菜等,取其勤勞、聰明、會劃算、有春光、團圓、甜蜜、長久之意。
元宵
農歷正月十五日為元宵節,俗稱“正月半”。松口過正月半的時間,壹般定在十二、十三、十四,以十四那天過月半的為多,卻無人定在十五,這與別地在十五過月半完全不同。
過正月半那天像過年壹樣,以三牲敬神祭祖,人來客往,吃豐盛的菜飯。
松口人有鬧元宵的風俗習慣。清代直至民國期間,在米圩坪搭花燈棚,舉行鬧花燈的盛會。看花燈的人摩肩接踵,十分熱鬧。凡添了男丁的家戶,要在祖公廳供祭品祭祀祖宗,並懸掛花燈,以慶添丁之喜俗稱“上燈”。元宵節晚上不少人還放孔明燈(相傳為三國時的諸葛亮所發明)。李氏家廟曾放過用160張紗紙做的孔明燈,用特制油燈盞掛進孔明燈內,點燃充氣使其升空。孔明燈放油盞的下邊還掛電光炮、小鞭炮、火箭、煙花,升到高空時鞭炮、電光炮間隔隆響,火箭四射,煙花閃光吐艷,十分好看,熱鬧非常。各姓祖屋大門兩旁還要掛上大燈籠照明,放煙花、火箭、鞭炮。
新中國成立後,仍有過正月半鬧元宵和升丁的傳統習慣。但為防止放孔明燈引起火災,故禁止放孔明燈。至於放煙花、火箭則指定到安全的地方燃放。1955年正月半,在中山公園北邊牛角塘洛陽橋燃放煙架、火箭、煙花,觀眾站滿了牛角塘的四周,壹片歡騰熱鬧。
清明
有史以來,松口就有過清明節的活動。清明那天,客家話叫“青名”。宋代高菊卿詩:“南北山頭多墓田,清明祭掃各紛然;紙灰飛作白蝴蝶,淚血染成紅杜鵑”。這天,牽兒帶孫去掃墓的人很多。
清明那天,人們要做“清明粄”吃。此習慣流傳已久,至今還有人用苧葉、艾葉、白頭翁等植物葉子混和米粉做成的清明粄這壹習俗。
太陽生日
“太陽生日”是梅縣城鄉各地民眾特有的壹種節日。1644年(明崇禎十七年)農歷三月十九日,是明朝崇禎皇帝朱由檢在北京煤山“吊頸”的日子,從此明朝滅亡。據說,李二何為了讓人們加深對明朝的思念,又不敢明明白白宣傳,怕遭當政者鎮壓,危及當地百姓,便號召民眾祭太陽,說這日是“太陽生日”。他還寫了壹首《太陽經》,把明朝皇帝當作太陽來拜祭。
每年農歷三月十九日那天,不少家戶掛上紅燈,對著太陽擺壹張桌子,放上齋果壽面祭祀,口中念著《太陽經》。《太陽經》的內容大致是:“太陽三月十九日生,家家戶戶點紅燈。太陽壹出滿天紅,家家門前掛燈籠。太陽明明珠光佛,四大神明掌乾坤……”。還要燒紙制的太陽衣、太陽帽等。當天還要吃炒面以作紀念,所以街頭打面店買面條的人很多。
端午節
農歷五月初五日,叫做端午節或端陽節。是人們紀念戰國時愛國詩人屈原投汩羅江的日子。初四日,家家辦節料,裹粽子。傳說戰國時人們在農歷五月初五將粽子投汩羅江,借以悼念屈原,沿襲成俗,故有裹粽子風俗。初四那天,除裹粽子外,家家還準備好過端午節的肉類、食品和用品。
初五為端午節,各家的大門、間門、廚房門都要掛香蒲,午餐時要喝點雄黃酒,有避邪之意。這日上午,家家擺出三牲、果品祭祖宗。中午,家人團聚在家裏,***吃壹頓豐富的團圓餐。初六日,就是轉娘家、走親戚的壹天,各家都以酒肉款待來客。
端午節,舊時在松口鎮沿南北兩岸地方,有龍舟競渡的風俗。由溪北(五顯宮和王顯宮)的龍舟與溪南(漢帝宮和月泮宮)的龍舟進行比賽,時間壹般是五月初壹至初十的每天下午,端午節前各宮“福首”邀集群眾籌款,主持賽龍舟的事務。四月裏就各自修理龍舟,三十日下水。
五月初壹、初三和初五上午,各宮裝彩龍舟進行“朝宮”活動。不論龍舟往上劃或往下劃,凡到各個神宮前(上行有月半宮、王顯宮、關帝廟、譚公廟、廣福宮、集福宮;下行為王鎮宮,天後宮、五顯宮、漢帝宮、顯龍宮、金盤宮、王濟宮、王明宮),龍舟指揮員須進宮焚香朝拜(故謂“朝宮”)。龍舟上駛或下駛,沿途彩旗招展,鼓樂齊鳴,鞭炮連天,劃者歡欣活躍;兩岸群眾佇立觀看,揮手助興。
初壹至初十下午均有龍舟比賽。初五為初賽,初十為龍舟決賽。比賽更是精彩,兩岸觀眾人山人海,非常熱鬧。每壹龍舟上,有劃手32人,舵手1人,指揮員1人,敲鑼及舀水的各1人,***36人。現在的龍舟略小壹些,只有27人。比賽時,雙方齊頭向前劃進,互有前後。指揮員觀察水勢,認為有利時就將指揮棒(由短稈龍旗捆成)在龍頭邊唇上壹擊,表示下決戰的號令。雙方頭劃手齊下,其它劃手則更加使勁,到終點時勝負已分,勝方則舉槳劃歡呼,鳴炮以示勝利。在比賽過程中,兩岸觀眾熱烈呼喊,為劃手助威,尤其在雙方下令決賽時更是喊聲雷動,興奮之情,難以言表。
抗日戰爭期間,龍舟競賽曾壹度停止。建國後的1950年至1952年還有龍舟比賽,1953年終止,直至2000年中斷了47年的龍舟賽又恢復活動了壹年,後來不知何故又停鑼息鼓了。
秋日
立秋那天,農事已完,是為慶豐收的節日。是日,家家做味酵粄。松口人的吃法有兩種,壹種是用蒜仁和油煎黃糖水做成“紅味”,澆拌著吃;另種吃法,是用肉料、菜和味酵粄混著炒來吃。
七月半
農歷七月十五古稱中元節,俗叫“七月半”,又稱“盂蘭節”,俗稱亡魂節。那天,松口鎮壹般家戶須備三牲拜祖宗、敬亡魂。有少數姓氏要掃墓。多數人只在那天加菜,而沒明顯過七月半祭亡魂的習慣。
作福
“作福”對松口客家地區的老百姓來說,是僅次於春節的盛大節日,是善男信女祈禱神明保佑的壹種習俗。
作福的名目和時間,有壹村或壹姓特有的,但時間都有固定,壹般在農歷八月初三,每年如期舉行。
作福之日,各戶人家的親戚朋友都會來祝賀和“看熱鬧”,可說賓客盈門。家家戶戶辦豐盛午宴,以招待客人,有的還要煎圓、踏粄、釀豆腐。
舊時,作福這天,壹些村寨有遊神“扛公王”出巡的活動,晚上請木偶戲班在村中演出。松口地區的各村各姓都有公王廟。松口鎮附近的王濟宮和五顯宮可稱當地最大的公王廟。公王是受人們崇拜敬仰的壹偶像,當地人把本姓人曾做過官的先祖或歷史上受人尊崇的忠臣、清官的雕像立在廟中為公王供人膜拜,祈禱公王保壹方平安。如仙口村人的公王是梁氏先祖梁克家(梁氏64世孫南宋紹興年間進士官至右丞相)立為村中公王,後裔設廟紀念他。每年按規定時把公王從廟中擡出來在村中逐屋巡遊。
公王出巡時要舉行出宮、入宮儀式。出巡時公王坐在公王轎中由4人擡,陣容和古裝戲中的大官出巡時的陣容壹樣。人們敲鑼打鼓擎著彩旗,數十數百人列隊而行,非常熱鬧。
1950年以後,松口沒有遊公王的活動了,而作福習俗的壹般活動延續至今。
中秋節
農歷八月十五為中秋節,俗稱“八月半”。
月到中秋分外明,故有賞月的傳統習俗。那天晚上,各家的人都團聚壹起吃月餅,談心賞月,歡慶“月圓人更圓”。舊時有扛“菜籃神”、“伏仙姑”、“扛豬屎長工”等習俗。
重陽
農歷九月初九日,又稱重九,是漢族傳統的民俗節日。
相傳晉朝孟嘉在重陽那天遊龍山,風吹落了帽子,後人就以“秋風落帽”代替重九登高。唐代詩人王維作《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七言絕句雲:“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壹人。”可見重陽登高習俗早已形成,客家人繼承了這壹中原風俗。
在客家地區,此日多作登高活動,含避災之意。舊時,“重陽節”放風箏活動很普遍,孩子們也參與。重陽登高沿古俗,至今仍極盛行,登高遊覽者絡繹不絕。在梅州地區,人們在重陽節那天遊覽名山勝景,如梅縣陰那山五指峰、王壽山、平遠南臺山、五指山、蕉嶺長潭等。松口地區的人不能外出遠遊者,則登元魁塔或萬寶山。每年重陽節都屬旅遊旺季,各地名山勝景遊人如鯽,盛況空前。現在,梅州客家地區稱“重陽節”為“敬老節”、“老人節”。
冬至
松口有“冬至挪圓,夏至買田”的俗諺,所以冬至那天做“圓粄”(湯圓)吃的家戶很普遍。還有不少家戶根據“冬至羊,夏至狗”的滋補經驗,買羊肉燉酒吃。
上述種種習俗,與中原壹帶大體相同,也是梅州各地客家居民多為中原南遷漢人又壹佐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