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文化 - 調研文章格式

調研文章格式

調研文章格式

 所謂調研文章,即通過調查研究而形成的文字材料。它的作用,從總體上來說,就是通過反映現實生活某壹方面的情況以及作者的分析與思考成果,為實現壹定的目標服務,壹般調研文章成型以後以調查報告或者是調研報告命名文章,調研報告著重於調查研究,調查研究實際上是壹種基於實踐的理性思考,而由此形成的調研文章則是它的外在表現形式,再優秀的調研文章,如果不付諸實踐,也發揮不了作用。它是應用寫作研究的重要對象。下面為大家帶來調研文章格式,快來看看吧。

 調研文章格式 篇1

 壹、文件格式

 1、調研文章采用Word格式制作。

 2、頁面設置中,紙張選擇大32開(14cmx20.3cm),頁邊距均設置為1.5cm。頁眉和頁腳均設置為1cm。

 3、全文行間距設為固定值17。

 二、體例要求

 文章排版采用標題、作者、摘要、關鍵詞、正文、參考文獻的順序。具體體例要求如下:

 1、文章標題選用宋體小3號字,加粗,居中,段前、段後間距均為1行。標題中不使用逗號,如必須使用可空1格代替。

 2、作者處依次為單位、職務、作者姓名,中間空1格。使用仿宋5號字,居中。每名作者占壹行。作者為3人以上,只列3人,第三名作者姓名後加“等”字樣。

 3、摘要要求言簡意賅,闡明文章中心思想,不超過150字。“摘要”前縮進2字符,采用黑體5號字,後空2格,摘要正文采用楷體5號字,不分段。摘要段前空1行。

 4、關鍵詞不超過5個。字體、字號要求同摘要。關鍵字段後空1行。

 5、正文標題分三級。

 壹級標題使用“壹、”,獨占壹行,黑體小4號字,居中,末尾不用標點,無縮進,段前、段後間距均為0.5行。

 二級標題使用“(壹)”,獨占壹行,宋體5號字,加粗,縮進2字符,末尾不用標點。

 三級標題使用“1”,字體、字號同正文,末尾使用句號,後接正文。

 正文字體為宋體5號,首行縮進2字符。

 6、參考文獻的項目要列全,格式如下:

 [1]主編。建築結構(文獻名稱)。北京(出版城市):出版社,2003(出版年限)

 [2]主編。城市規劃。上海:xxxx出版社,2001

 三、其他要求

 1、文中涉及法律、法規、規章壹律使用全稱,加書名號。引用技術標準須後加括號註明標準號。

 2、文中標點符號統壹采用全角表示。數字原則上使用阿拉伯數字。計量單位均用英文表示,如“厘米”用“cm”。

 3、全文加上頁碼。

 調研文章格式 篇2

 關於以公安消防隊伍為主體的應急救援力量體系建設的思考

 (宋體小3號,加粗,居中)

 公安部消防局戰訓處處長XXX

 公安部消防局戰訓處工程師XXX

 (仿宋5號,居中)

 摘要:本文分析了我國現階段應急救援工作的主要特征,針對存在的問題,借鑒發達國家通行做法,提出了整合社會各種應急救援力量、加強各部門間的協調配合、建立政府統壹領導下以公安消防隊伍為主體、其他應急救援專業力量並存的具有中國特色的應急救援力量體系的設想。(楷體5號)

 關鍵字:公安消防、應急救援體系(楷體5號)

 黨的十七大報告中指出“加大機構整合力度,探索實行職能有機統壹的大部門體制,健全部門間協調配合機制”。這是針對我國行政管理體制方面存在的機構設置過多、職責分工過細、協調配合不力的實際問題,提出的壹項帶有探索性、創造性的改革舉措。2007年11月1日實行的《突發事件應對法》也明確規定“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整合資源,建立或者確定綜合性應急救援隊伍”。因此,深刻認識、全面把握我國應急救援管理工作發展的階段性特征,深入研究、積極探索我國應急救援力量體系建設的新機制、新模式,全面推進政府統壹領導下以公安消防隊伍為主體、其他應急救援專業力量並存的具有中國特色的應急救援力量體系建設,既是我國現階段提高社會公***安全和處置突發事件能力的迫切需要,更是政府履行社會管理和公***服務職能的必然要求。(宋體5號,首行縮進2字符)

 壹、我國應急救援工作現階段特征分析

 (黑體小4號,居中)

 我國現有的應急救援隊伍是在計劃經濟模式上建立起來的,分散在公安消防、森林消防、抗洪救援、地震救援、水上搜救、鐵路救援、民航救援、危險化學品救援和礦山救援等十多個行業或部門,應急救援整體能力和綜合協調能力相對較弱。據統計,我國現有各類應急救援人員50余萬,這些人員中真正具有專業救援能力的不足20萬人,其中,公安消防(13.2萬人)就占到了66%。傳統的應急管理模式在抵禦城市災害風險的過程中發揮了重要作用,但面對日益增多、日趨復雜的突發事件和現階段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安全需求,尚存在許多不適應、不協調之處。

 (壹)管理主體不明確(宋體5號,加粗)

 參考文獻:

 [1]朱耀傑主編。把讀書當成壹種追求。山西:解放軍報,2013

 [2]xxxx主編。城市規劃。上海:xxx出版社,2001

 關於稅收收入超GDP增長的調研文章

 “十五”以來,我國稅收收入壹直保持著快速增長態勢,且增速壹直高於gdp增速(見附表)。因此有人認為,這是國民收入分配格局過於偏重政府的結果。事實上,從1994年新稅制確立以來,國家並沒有對稅制進行大的變革,既沒有開征新稅也沒有提高主要稅種的稅率,近年來出臺的稅收政策在稅負上基本是減多增少。應當說,我國稅收收入的快速增長,並不是國家從制度上加重稅負的結果。那麽,為什麽稅收收入的'增長速度會高出gdp的增長速度呢?

 壹、稅收收入增長與gdp增長不存在直接的、量的對應關系

 由於物價因素、統計口徑、gdp結構與稅收結構差異等因素,稅收的增長與gdp的增長並不存在直接的、量的對應關系。判斷稅收收入增長合理與否,不能簡單地與gdp增長速度相比較。

 1、價格依據差異

 稅收收入增長率是按照現價計算的,包括了物價上漲因素,而gdp增長率是按照不變價格核算的,沒有包括價格上漲因素,兩者之間存在因價格差異而導致的增速差別。在當前物價過快上漲的情況下,價格因素導致的增速差別尤其顯著。如20xx年上半年cpi上漲7.9%,ppi和原材料、燃料、動力購進價格指數分別上漲7.6%和11.1%,gdp按照不變價計算增長10.4%,如按現價計算則增長19.9%,與稅收收入增速的差距相應縮小9個多百分點。

 2、統計口徑差異

 相對於稅收的調節範圍而言,gdp的統計範圍沒有完全涵蓋能夠產生稅收的所有經濟活動。比如股票交易和房地產二手交易等虛擬經濟活動,產生大量的稅收,但不在gdp的核算範圍之內。據統計,20xx年滬深股市的交易總額已達46萬億,是同期gdp的2倍多,產生的證券交易印花稅20xx億;房地產二手市場交易雖沒有準確的統計,但數額估計也相當巨大。再比如壹定資質等級以下的建築企業、規模以下的工業企業、限額以下批發零售貿易餐飲業、以及典當、信息中介、家政服務、美容美發、洗腳等服務業和個體經濟戶等新興行業,這些企業和行業產生大量的稅收,在經濟普查年度的gdp核算中納入了核算範圍之內,但在非經濟普查年度gdp核算中,由於各種限制因素,尚未納入gdp的統計核算範圍之內。

 3、gdp結構和稅收結構差異

 gdp由壹、二、三產業增加值構成,由於近年來經濟結構的不斷調整,第壹產業增加值的增長率通常較低,二、三產業增加值的增長率則會高於gdp的增長率。壹般情況下,第壹產業增加值的增長率通常低於gdp的增長率6-7個百分點,而第二、三產業增加值的增長率通常高於gdp的增長率2-3個百分點。比如,20xx年gdp增長11.6%,第壹、二、三產業增加值分別增長5%、13%和12.1%;20xx年gdp增長11.9%,第壹、二、三產業增加值增長率分別為3.7%、13.4%和12.6%。

 我國稅收主要來源於第二和第三產業,即便稅收收入的增長與二、三產業增加值增長同步,也會高於gdp的增長。如,今年上半年,gdp增長10.4%,而第二產業增加值增長11.3%,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21.4%,兩者的增長速度都大大高於gdp的增長速度;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增長26.3%,進出口總額增長25.7%,也都高於gdp的增長速度,由此帶動了上半年稅收總收入增長33.5%,增值稅收入增長22.6%,進口環節稅收增長34.7%。

 4、核算方法差異

 按照支出法核算的gdp,在對凈出口的核算方法上和稅收收入的核算方法存在較大差異。

 在支出法中計入gdp的是凈出口額(出口減去進口),進口額在核算gdp時是減項,而進口額提供的進口稅收(關稅和進口環節稅)則是我國重要的稅源。近年來進口稅收已占到稅收總收入的20%左右,20xx年進口稅收增長24.3%以上,帶動稅收總收入增長4個多百分點。20xx年上半年進口稅收增長35.7%,帶動稅收總收入增長5個多百分點。

 5、部分稅種的累進制度帶動稅收超稅基增長

 我國的企業所得稅、個人所得稅、土地增值稅等對不同收入規模的納稅人設計了不同檔次的稅率,帶有典型的累進特點,即隨著納稅人經營規模和收入的提高,其適用稅率也在“升檔”;與此同時,企業所得稅的計稅工資和個人所得稅的費用扣除標準在壹定時期相對固定,而收入卻在不斷增長,客觀上對稅收增長起到了累進作用。近年來,我國企業的整體效益、城鄉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和房地產價格的上漲,使得納稅人整體的實際適用稅率逐步提高,在壹定程度上使得這些稅種的收入相對於gdp出現了更快的增長。

 二、主體稅種收入與對應經濟稅源(稅基)的增長基本協調

 如前所述,稅收收入增長並不能簡單地與gdp的增長相比較,衡量稅收增長是否正常,關鍵是看稅收增長與其對應的經濟稅源(也就是稅基)增長是否協調。從稅收增長與對應的稅基增長的對比分析中可以看到,“十五”以來,主體稅種,如國內增值稅、營業稅、進口環節稅收、企業所得稅等與稅基基本保持著協調增長的態勢,而同期稅基的增長都遠高於gdp的增長。

 1、增值稅

 增值稅的稅基大體相當於二、三產業中征收增值稅的行業的增加值之和。由於我國實行的是生產型增值稅,固定資產所含稅款不能抵扣,增值稅的稅基還要在行業增加值基礎上再加上這些行業當年新購置的固定資產的金額。由於近年來我國處於工業化進程的加速階段,第二、三產業增加值和固定資產投資的快速增長,帶動了增值稅收入的快速增長。近五年來,全國工業增加值從20xx年的54946億元增加到20xx年的107367億元,翻了將近壹番,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也保持了快速增長,年均增長15%以上,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額從20xx年的55567億元增加到20xx年的137239億元,翻了壹番多,年均增長25%左右。相應地,增值稅收入近五年來年均增長20%左右,增長速度與工業增加值、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固定資產投資增長速度基本協調。

 2、營業稅

 營業稅的稅基是交通運輸、金融保險、郵電通訊業、建築業、文化體育業、娛樂業、服務業、轉讓無形資產和

 銷售不動產等取得的營業收入。近年來,以房地產、金融保險業為代表的第三產業較快發展,帶動了營業稅收入的快速增長。20xx-20xx年,交通運輸業完成的交通運輸總量年均增長速度在10%左右;郵電通信業完成的郵電業務總量年均增長速度也在20%以上;金融機構各項貸款余額年均增長15%以上並且存貸款利息差不斷擴大,金融機構營業收入快速增長;過去的五年也是中國房地產市場快速發展的時期,交易面積不斷攀升,交易價格近兩年來以月均10%的速度增長。以上這些因素都帶動了營業稅收入的快速增長,從20xx年的2844.45億元增加到20xx年的6581.99億元,年均增長20%左右,增長速度與稅基的增長速度基本協調。

 3、企業所得稅

 企業所得稅的稅基是企業的應稅所得額,企業的贏利狀況決定著企業所得稅的多少,從經濟運行的整體上看,經濟運行的質量和效益的變化,決定著企業所得稅的增減變化。近五年來,企業經營效益大幅度提高,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的利潤總額從20xx年到20xx年年均增長率都在30%左右,與企業所得稅的增速基本協調。

 4、進口環節稅

 進口環節稅的稅基是壹般貿易進口總額,從經濟運行整體上看,進口總額的增速決定進口環節稅的增速,而外貿進口總額是減計gdp的,因而進口環節稅收的增長與gdp的增長不存在正相關關系。近五年來,壹般貿易進口額從20xx年的1876.51億美元增加到20xx年的4286億美元,年均增長25%以上,由此帶動了進口環節稅從20xx年的2788.59億元增加到20xx年的6152.21億元,年均增長27%左右。進口貿易額的增速與進口環節稅的增速基本協調。

 5、其他稅種

 房產稅、城鎮土地使用稅、土地增值稅、車輛購置稅、車船稅、資源稅、印花稅、契稅、耕地占用稅等的征稅對象是土地、房產、車船等財產的占有和使用量以及占用耕地、簽訂合同、開采資源等某些特定經濟行為發生的數量。近五年來,房地產開發投資快速增長,年均增長20%以上,20xx年更是高達30%;汽車消費持續高漲,銷售量不斷提高,20xx年增長了22%;礦產資源需求持續上升,天然氣產量年增長18%,十種有色金屬產量年增長22%。這些稅源的持續快速增長直接決定了對應稅種收入的快速增長。

 三、近年來稅收政策的調整主要是減輕企業及個人的稅收負擔

 “十五”以來,國家除了因宏觀調控的需要,適當擴大消費稅征收範圍、提高部分礦產品資源稅以及20xx年6月階段性地提高證券交易印花稅稅率之外,並沒有出臺大幅度增稅的政策。相反,為了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國家出臺了壹系列減輕企業及個人稅收負擔的政策,如暫停征收固定資產投資方向調節稅、全面取消農業稅、連續兩次提高個人所得稅費用扣除標準、在多個地區實施增值稅轉型試點,降低儲蓄存款利息所得稅稅率,以及20xx年4月降低證券交易印花稅稅率,等等。這些政策調整都造成了大規模的稅收減收,其中,實施增值稅轉型試點每年減收幾十億元、連續兩次提高個人所得稅費用扣除標準減收近600億元、統壹企業所得稅稅率減收近1000億元、今年降低證券交易印花稅稅率預計減收近1000億元,降低儲蓄存款利息所得稅稅率、實施再就業稅收優惠政策等都帶來數百億元的稅收減收。除此之外,國家每年還出臺大量稅收優惠政策。由此可見,“十五”以來的稅收政策調整,在減輕納稅人負擔的同時,客觀上也降低了稅收收入的增長速度。

 四、加強稅收征管提高了稅收的足額征收率,是推動稅收收入快速增長的重要因素

 近年來,各級稅務機關大力實施科學化、精細化管理,加強企業納稅評估和稅源監控,針對各稅種征管特點和薄弱環節,不斷改進稅收征管。如:在增值稅征管方面,落實“以票控稅、網絡比對、稅源監控、綜合管理”的要求,實行申報納稅“壹窗式”管理,加強對海關完稅憑證、貨物運輸發票、廢舊物資發票、農副產品發票等“四小票”的抵扣管理;在企業所得稅征管方面,按照“核實稅基、完善匯繳、強化評估、分類管理”的要求,加強了企業所得稅管理;在個人所得稅征管方面,以高收入行業和個人為重點加強了個人所得稅管理,去年以來首次開展了年所得12萬元以上的個人自行納稅申報工作;在營業稅和消費稅征管方面,加強了重點行業和品目的營業稅和消費稅管理;在其它稅種的征管方面,實施了車輛稅收“壹條龍”和房地產稅收“壹體化”管理。強化了個體工商戶和集貿市場稅收管理。等等。

 經過近些年來的科學化、精細化的稅收征管實踐,稅務機關的稅收征管水平已經大幅提高,有效抑制了偷漏稅現象,縮小了稅收收入能力與實際收入之間的差距,提高了稅收的足額征收率。

 有人認為,“稅收收入的基數越大,增長的空間應當越小,增長的比例也應當越低”。我們認為,這個立論本身就是錯誤的。無論從經濟常識還是數學常識來看,世界上的事物發展及其數量變化都不存在“基數越大,增長空間越小”的規律。稅收收入的增長也是如此。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實力不斷增強,經濟總量的基數越來越大,但增長率並沒有越來越低,而是持續快速增長,如近年來gdp每年都保持10%以上的增速,工業增加值、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等經濟指標每年都保持20%到30%的增長率,相應地稅收的增長速度也保持在20-30%左右。並沒有出現“基數越大,增長比例越低”的現象。

 稅收來源於經濟,經濟發展的速度決定稅收收入的增長速度,而不是稅收基數決定稅收增長。如果經濟保持穩定快速發展,那麽稅收也會保持快速增長,如果經濟增長速度減緩,稅收增長也會相應減緩。

;

  • 上一篇:朗誦比賽活動策劃方案
  • 下一篇:超市生鮮管理技巧和營銷是什麽?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