貨幣政策的三大工具是法定準備率、再貼現率、公開市場業務。
1、公開市場業務。
所謂公開市場業務,是指中央銀行在公開市場上買進或賣出政府債券以增加或減少基礎貨幣的壹種政策手段。公開市場業務是中央銀行穩定經濟的最經常使用的手段,也是最靈活的政策手段。
當經濟衰退時,中央銀行在公開市場買進政府債券,增加基礎貨幣,通過貨幣乘數,使社會貨幣供給量數倍增加,刺激經濟。通常把中央銀行給商業銀行的貸款稱為再貼現,把中央銀行對商業銀行的貸款利率稱為再貼現率。
2、再貼現率。
中央銀行可以根據經濟情況改變再貼現率。當貨幣當局認為總支出不足、失業有持續增加的趨勢時,就降低再貼現率,擴大再貼現的數量以鼓勵商業銀行發放貸款,刺激投資。法定準備率是中央銀行要求商業銀行準備金對存款的比例。
3、法定準備率。
中央銀行通過改變法定準備率來影響貨幣乘數,從而影響貨幣供給。貨幣當局認為總支出不足、失業有持續增加的趨勢時,可以降低法定準備率,提高貨幣乘數,從而增加貨幣供給,刺激經濟。
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的區別:
1、概念不同。
財政政策是為實現預期的經濟社會發展目標,對財政收支關系進行調整的指導原則和措施。貨幣政策是金融當局制定和執行的通過貨幣供應量、利率或其他中介目標影響宏觀經濟運行的手段。
2、使用工具不同。
財政政策工具有財政支出、稅收以及政府投資等。貨幣政策工具有公開市場、利率水平的調節、存款準備金率的調節。
3、作用不同。
財政政策以改變國民收入的數量和結構為目標,來影響整個社會經濟生活。貨幣政策以調控貨幣供給的結構和數量為目標,來影響整個社會經濟生活。
貨幣政策工具是中央銀行為達到貨幣政策目標而采取的手段。我國的三大貨幣政策工具是法定存款準備金政策、再貼現政策以及公開市場政策。貨幣政策工具分為壹般性工具和選擇性工具。在過去較長時期內,中國貨幣政策以直接調控為主,即采取信貸規模、現金計劃等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