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越劇在小歌班初期,戲中角色的穿戴大多數借用生活中的衣衫、長袍、褂,扮官宦的也有用廟裏的神像蟒袍。後來向紹興大班行頭主租用戲裝,放在篾簍裏,挑著走村跑鎮,這是越劇最早出現的衣箱形式。租賃行頭多以襖、衫、蟒、靠、箭衣為主,行頭樣式,基本上是紹劇、京劇傳統樣式。
20世紀20至30年代紹興文戲時期,受上海京劇衣箱制度影響,主要演員和群眾演員的服裝開始分開。主要演員穿“私彩行頭”,由主要演員負責添置;壹般演員及龍套、宮女等群眾演員,穿“堂中行頭”,這類行頭由班主或香衣班頭出資租借。由於當時觀眾既要看演員又要看行頭,促使壹些名演員競相炫耀私彩行頭,有的小旦演出時,在壹個晚上連換10多套服裝。有人稱這時的越劇服裝是“雜亂無章”時期。
越劇服裝設計開始於1943年。專業舞美設計韓義在《雨夜驚夢》中,對劇中魔王及4個小鬼的服裝作了設計;是年11月,袁雪芬主演《香妃》時,因劇中人物有兄弟民族及出場人物身份較多,力求藝術上的統壹,全部服裝由韓義統盤設計,由演員自己置辦,戲院老板根據角色主次貼壹部分置辦費。這是越劇服裝的壹大改革。
由於不懈地探索和積累,越劇服裝的輕柔、淡雅、清麗的獨特風格,不斷鞏固和發展,並在國內外演出中產生了很大的影響,從而成為我國戲曲服裝中另壹種服裝風格樣式。
古裝衣
古裝衣是越劇的特色服裝,在劇中年輕女子和中年婦女經常穿戴。上衣有水袖或本色連袖,外加雲肩或飄帶;長裙上搭配有短裙、或中裙、佩、腰帶、玉飾。短、中、長裙又有折襇和無折襇之分。按身份不同,古裝衣又分為仕女衣、民間衣、宮裝衣。其特點是裙長衣短,胸腰收緊,形體分明。
越劇蟒
越劇蟒首先在色彩上,不再按傳統的上五色的蟒,分階、分身份嚴格穿戴的衣箱制,而是下五色、間色的都有,但又參照上五色色階等級制的習俗,在間色中選擇。如《打金枝》中蟒的色彩、紋樣更簡練更隨意,《孟麗君》中用了許多的間色蟒袍。另壹種方法是參照歷史典律和官階運用色彩,如《長樂宮》中老皇帝穿黑衣,用“黼”“黻”“粉米”“日”“月”“宗彜”“藻”“山”“星”“華蟲”“火”等象征性圖案。越劇有時把傳統的“蟒”改為袍制,叫蟒袍。在制作上和傳統的“蟒”有很大的區別。蟒不再是整件夾裏,而前後是麻襯,使前後挺括硬撐,以顯官風十足。發展到後來,蟒的前後內襯有的幹脆不用麻襯,用布刮漿代替。
越劇靠越劇男班早期都用傳統大靠,女班也沿用傳統大靠(硬靠)。改革後,武生很少用靠旗、靠肚,小生串演武生更不用靠旗。“靠身”“靠腳”“靠肩”,不再用“網子穗”或“排須”、摟帶,壹般也不用雙層靠肩。靠肚不再是傳統的平面壹大塊,改為圍腰的“腰包”再束虎頭腰帶。靠衣不繡花,都用甲片。1944年春,袁雪芬飾演《木蘭從軍》中的花木蘭,所穿戎裝,甲片開始用銅片,上甲、下甲都用,以後,紋樣有“魚鱗甲”“丁字甲”“人字甲”“龜背甲”等,有金繡,也有用金緞、銀緞剪貼,或金銀寬邊花版線縫紉上去。護心鏡有用克羅米銅泡,或盤金、盤銀。
越劇裙
越劇的裙主要是花旦的百襇裙。最早穿的都是傳統大襇裙,前後有“馬面”,俗稱“馬面裙”,以後去掉後“馬面”,改為單馬面裙,經常用於老旦。傳統的“魚鱗百襇裙”往往作襯裙使用。以後大襇改成五分寬的百襇裙。20世紀40年代雪聲劇團受清末仕女畫的影響,設計了“褙裙”。這種褙裙,罩在大襇裙外,正面用佩,佩長及腳面,很簡潔。這種“褙裙”在《梁祝哀史》《嫦娥奔月》等劇中反復使用。短裙,行話稱“包屁股”,有折襇的,有不打折襇的,有網眼雕花的,有繡花、貼花、斜裁、平裁的,花樣繁多。
越劇雲肩最早用的都是傳統大雲肩,以後發展到百多種,如:對開雲肩、珠雲肩(白珠或金、銀珠穿成的)、有領雲肩、無領雲肩,如意雲肩、花形雲肩、網眼雲肩等。
褶子與帔
越劇小生穿的褶子是不開門襟的,有圓領、斜領、對開領,開門襟的是“帔”。這種“帔”往往在劇中有夫妻倆出場時,運用相同色彩,稱“對帔”。越劇帔在領口上又變化出多種樣式,如斜襟帔、直襟帔、翻領帔、如意領帔等。小生褶子與帔,多用間色,花紋偏壹邊,有四君子花紋(梅、蘭、竹、菊),也有用牡丹、玉蘭等花紋,領邊也越改越窄,約二寸,朝秀美的方向發展。越劇所有衣服在服裝的“夾窩”裏都挖“裉袋”(夾窩裁剪成圓形),所以越劇的戲服,雙肩揮灑自如、平穩服貼而且舒服。 越劇盔帽 越劇早期男班演傳統戲時的盔帽,是借用生活中的秀才帽或有額玉的瓜皮帽,有的是在拆除破舊小廟時從菩薩神像頭上取下的盔帽。以後租用紹劇、京劇的服裝和盔帽。女班進入上海後,主要演員有了“私彩行頭”,身上穿的戲服、頭上戴的盔帽都是到南恒泰彩靴店或廣東路戲服店買的。而其他穿“堂中行頭”的演員,則是穿戴租來的戲服、盔帽。這些盔帽基本上是承襲了京劇或昆劇的帽箱制,如《香箋淚》《梁祝》中小生戴的盔帽,都是京劇的文生巾。
在新編歷史劇中,越劇把歷史生活中的“進賢冠”“方山冠”“通天冠”“束發冠”“法冠”“巧士冠”“緇布冠”等加以改良,運用到舞臺人物中來。傳統鳳冠是皇後、嬪妃和公主所戴,女子在婚禮大典時也戴這種鳳冠。越劇除了傳統劇目中仍戴鳳冠外,壹般在其他劇目中不再戴這種裝滿絨球的鳳冠了。如《打金枝》中的公主、皇後,《長樂宮》中的皇後,《孟麗君》中的孟麗君,都改鳳冠為額形,或裝插,頭上露出髻發,采用正鳳為主,邊鳳插戴兩旁,或對鳳為主,邊鳳插戴兩旁,後再把“如意”“單鳳”“步搖”等頭飾進行裝戴。
越劇靴鞋
越劇男班在“草臺班”時期,演員已穿租借的靴鞋。女班進上海後,學京劇、紹劇穿高靴,特別是大面、老生,官帶裝扮穿高靴居多。女班小生穿的靴鞋都不高,穿雲鞋,有平底鞋,有壹寸左右高的鞋。小旦為彌補身材過矮,在鞋內墊高二三寸。20世紀30年代末“高升舞臺”演出《彩姨娘》,筱丹桂飾彩姨娘,為了增高身材曾用“踩蹺”。直到1944年演《新梁祝哀史》的男角小生才穿壹寸左右的薄高靴。解放後,小生穿三套雲高靴居多,壹般都要二三寸左右,個別演員還要再加內高。1955年,拍《梁山伯與祝英臺》電影後,靴鞋改革,不但穿高靴,在靴頭上也改成有雲飾紋的花樣或繡花,色彩套成強烈和諧的三色,俗稱三套雲高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