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瓷裝飾繪畫的起源直溯距今七八千年之前的新石器時代的彩陶文化。我國新石器時代陶器分布相當廣泛,南北各地均有大量文物資料出土。其中最有代表性的為黃河中、上遊的仰韶文化、馬家窯文化、黃河下遊的大汶口文化等。長江中下遊的其他壹些如龍山文化及良諸文化也都是具有代表性的。還有齊家文化、屈家嶺文化。黃河、長江中上遊地區以彩陶聞名,下遊地區以工藝精致的白陶和黑陶著稱,東南沿海地區以印紋硬陶為代表,北方地區則以器物造型而富有民族特色。
近年來,隨著文物收藏熱的升溫,遠古彩陶器的價值逐漸被人們所認識。當時的人們已經能夠通過900到1000度的高溫燒造彩陶。在紅色坯體上用各種色料紅、黑、白、黃、赭等彩繪制出不同花紋。在彩繪之前先塗上壹層白色的陶衣作為襯底,燒成後彩紋固定在陶器表面而且不易脫落。從西部的仰韶文化到東部的大汶口文化都有炫麗多彩的彩陶藝術,彩陶從技法上註重色彩對比,陰陽結合,圖案主要有人形紋、動物紋、植物紋、花朵紋、卷雲紋、圓點紋、斜紮紋、幾何紋、等多種紋樣。無論器型、彩繪都反映出當時藝術家們想象的天才以及生活的印記。
仰韶文化主要發源於我國河南、河北、陜西、山西等地。仰韶文化可分為半坡型和廟底溝型,半坡型彩陶多用墨彩繪制,流行施內彩,動物圖案發達,既有強烈裝飾趣味的動物圖案,又不乏引人入勝的較寫實的動物形象。另外幾何紋樣也很豐富。動物紋的陶器有人面魚紋彩陶盆、四鹿紋彩陶盆等;幾何紋主要有寬帶紋、三角紋、斜線紋、網紋、波折紋等。廟底溝型彩陶壹般用墨彩繪制,個別用紅彩或紅墨兩色,彩繪多施於器物的外部和口沿上,沒有發現施內彩的。動物紋樣不多,有鳥紋、蛙紋、人面蛙身紋、水鳥、魚紋等。
馬家窯文化主要分布於甘肅、青海。分為四個類型:石嶺下型、馬家窯型、半山型、馬廠型。這四種不同時期類型中的彩陶紋樣有壹定的區別,紋飾除了壹些象形紋樣之外,大多數是幾何紋飾,但它們有***同特征,那就是它們的圖案具有結構緊密、回旋多變、裝飾面大的特征,紋樣以渦旋紋為主,馬家窯文化中曲線構成的旋渦紋飾是結構最復雜、完美而又有典型意義的幾何紋飾之壹。另外還有同心圓紋、三角紋、鋸齒紋、鳥紋、蛙紋等,它的用筆流暢灑脫、它們高超的工藝裝飾水平,體現了原始繪畫藝術的魅力。
二
漢代傳統的神話動物紋樣,如龍,鳳,斜方格的“棋紋”,並排的三角形組成的“垂幔紋”,以及雲氣紋的裝飾等,在南北朝時期都還有壹定的地位。尤其雲氣的裝飾得到很大的發展,更富於飄動的效果。此時期新發生的紋樣是“卷草”。
“卷草”紋樣源出近東,後來流行於歐亞各國,而有各種變形,成為世界裝飾美術中最普遍的壹種紋樣。卷草紋樣在漢末的銅鏡的邊緣飾帶中可以說已經出現,但在南北朝時期才開始流行。卷草紋樣,就今日所知,應用在石碑側面,墓誌的周邊,佛像背光以及敦煌的建築裝飾圖案中。敦煌建築裝飾圖案中的卷草紋樣,由於是有色彩的,而且數量豐富,所以是可以進行比較研究的系統的材料。
北魏時期敦煌的建築裝飾圖案中的卷草紋樣,主要的都是二方連續的帶狀組織。有壹些比較規律嚴謹,有壹些則比較自由。規律嚴謹的二方連續圖案多見於鬥四藻井的每壹桁條上。比較自由的多見於佛龕龕楣和洞窟前室窟頂的前後坡的人字坡間。
卷草紋樣基本由葉子組成的。最簡單的時子是三個大瓣和壹個小瓣分列於兩側。葉子組織排列的變形很多。從藻井圖案中可見有單葉,有雙葉,雙葉又有兩葉相向、相背或兩葉相顛倒的不同。葉子的排列又有橫列與縱列的不同。組織的方式上有平面的排列與復雜的重疊穿繞的不同。敦煌的藻井圖案都是彩繪的。卷草葉子的彩色或作單色平塗,或用濃度不同的顏色由深到淺,逐層“退暈”,而產生了浮雕效果。卷草紋樣有壹部分在造型上後來明顯地中國化了,卷草的葉子象火焰壹樣地飛舞起來,漢代流行的雲氣圖案和外來的卷草相融合了。這壹現象既見之於敦煌的建築裝飾中,也見於內地各處出土的北魏末年的墓誌的邊緣裝飾上。
響堂山的卷草紋樣的浮雕裝飾,有特殊的組織和特殊的風格,和響堂山的造像壹樣是新的式樣。
另外,還多見壹些植物葉瓣式樣,如菩提葉片等,多見於各類佛造像前、後、側。
南北朝時期的植物紋樣後來發展成隋唐的花草禽鳥的裝飾。花草禽鳥在南朝已經開始,但尚缺乏具體的實物材料
三
蛋殼陶的產地主要分布在山東省低山丘陵與河流沖擊平原的交匯處,以章丘、臨沂、淄博和日照地區為主。所謂“蛋殼陶”,是壹種制作精致、造型小巧、外表漆黑黝亮、陶胎薄如雞蛋殼的高柄杯。它僅為典型龍山文化所見,並非所有薄胎陶器皆為“蛋殼陶”的專家結論是有壹定根據的,因為高柄杯非常具有代表性,而且高度在25厘米以下的高柄杯重量壹般不超過70克。它們的特點:“黑如漆,亮如鏡,薄如紙,硬如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