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文化 - 過小年的感想與體會三篇

過小年的感想與體會三篇

#心得體會# 導語小年並非專指壹個節日,由於各地風俗,被稱為小年的節日也不盡相同。小年期間主要的民俗活動有貼春聯,掃塵,祭竈等。以下是 為大家精心整理了過小年的感想與體會三篇,歡迎各位前來閱讀。

篇壹過小年的感想與體會

 春之約,年之至,中國人最願意過年,也最願意以這種傳統而又現代的過年方式,告別舊歲,迎接新春,走向未來。而謀求安康福祉,期待風調雨順,向往美好生活,則是大家***同的追逐與努力。這就是年文化的魅力所在,我們世世代代不舍,並不斷創造出燦爛的中華文明,為整個人類所***享。迄今,世界上有許多地方也在過年,同中國人***歡樂。

 相比西方的聖誕節而言,中國的春節更具有獨特之處。從異同角度看,可能差別感更為明顯壹些。聖誕節與春節,不可同日而語,這是事實。作為不同民族不同文化的經典產物,聖誕節與春節都是人類文明的象征,其文化底蕰也都很厚重。壹個是基督宗教的禮儀文化,壹個是東方幾千年的民間傳統,壹個是西方的節日,壹個是東方的節日,這兩個不同的節日都是人們的喜愛。隨著文明互鑒、文化融合的推進,東西方既過聖誕節,也過春節的風氣正在形成,深化、升華之勢不可阻擋。

 筆者並非是想要論個高低,孰輕孰重,熟好熟不好,只是想說明中國人過春節,要比西方人過聖誕節,還要在意,而且備年貨,享年味兒,時間跨度大,那種“打正月鬧二月,哩哩啦啦到三月”的民間流行語,就足以見證。不過,走進新時代,追夢奔跑的中國人不再迷戀這種過年態度,只爭朝夕,不負韶華,踏響春天的腳步,接續奮鬥,收獲勞動果實,還是要有年後抓緊時間加油幹的精神。因為壹天之計在於晨,壹年之計在於春,奮鬥進取不可滯後,時間就是希望,就是“金錢”,耽擱不得。

 實際上,中國人過年,不只是要吃上農歷大年三十之夜的團圓飯,也不只是農歷正月初壹開始大拜年的幸福敲門,還有小年情結的預熱相伴隨。與其說過年,不如說小年的到來,就是過年時間的開啟。算上小年這壹天,中國的傳統佳節春節,過起來的時間在往前伸,也在加長,而過小年奔大年,舉國熱熱鬧鬧中國年,僅春節就有7天長假助興。這是西方的聖誕節所不能比的,無論是時間長度,還是活動內容,或是文化習俗,或是幸福熱度,等等,天下節日屬春節最講究。

 今天,x月x日,農歷己亥年,也就是豬年臘月二十三,是中國的小年,壹個人們看重的民俗節日。這壹天,幾乎全家出動,打掃廳堂,清潔院落,洗洗涮涮,裱糊墻棚,張貼對聯,張燈結彩,備足年貨,幹幹凈凈辭舊歲迎新春,歡歡喜喜擁抱壹年壹度的春節,過年的序幕由此而正式拉開,年文化也由此浸染千家萬戶。而人們所說的年文化,年俗年味兒,也就在小年這壹天開始彰顯。事實上,過小年,也由來已久,其習俗延續不斷。比如:在古代,過小年就有“官三民四船五”的傳統。

 古人如此“數”說小年,強調的是當時社會分三六九等,過小年不同時,也不同步。這種“官”為先的做法,顯然是本末倒置了。這是今天我們所不能接受的制度,因為失去了節日的平等和公正,也失去了民本為懷的節日硬核。然而,在那年月,文明程度低下,我們用現在眼光去衡量,也就不夠客觀了。問題是“官三民四船五”奠定了今天小年的基礎,意義不可忽略。官家的小年是臘月二十三,百姓家的小年是臘月二十四,而水上人家的小年,則是臘月二十五。不盡合理的制度,讓今天的小年不局限在臘月二十三這壹天。

 不過,臘月二十三是公認的小年,多數人家趨同。不管是哪壹天過小年,小年的到來被中國人看作是年的開端,也就約定俗成了。臘月二十三,竈王爺上天,去向玉皇大帝報告人們在這壹年的行為善惡。而玉皇大帝便根據竈王爺的報告,決定獎善罰惡的度數,以此約束人間的行為。這當然是古老的傳說了,如今聽起來有荒唐之感。但大家以虔誠之心在送竈王爺上天時寄托他“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也有向善向好向上等可取之處的,只不過是唯心色彩太濃而已。向善向好向上始於素養,成於行動。這是我們要做到的基本要求。

篇二過小年的感想與體會

 雖然叫“小年”,但是,意義可不小,我們能夠從“小年”感悟出中華文化之“大美”。小年藏大美,幸福迎大年!

 南北日子不同,生動鮮活大氣。有容乃大,有魂為美。關於小年,古代有“官三民四船五”的說法。據悉,清朝中後期帝王家提前壹天在臘月二十三拜竈王爺,北方地區百姓隨之效仿,成為習慣,南方地區則多半把臘月二十四定為小年。當然,也可能與古代不同朝代實行的歷法、習俗的地區性差異等很多因素有關。不管是怎麽來的,都是為了過小年,靈魂是壹樣的。而這種差異性也恰恰折射了中華文化的靈動之美,包容之美,大氣之美。

 內容豐富多彩,文化厚重濃郁。小年是壹個內容精彩的節日,彰顯了中華文化的分豐富多彩,博大精深,濃郁厚重。從清朝中後期開始,帝王家就於臘月二十三舉行祭天大典,為了“節省開支”,順便把竈王爺也給拜了,這是節約文化之美;祭竈,“二十三,糖瓜粘”,過小年時,人們會買糖瓜、關東糖、麻糖等供奉,祈求竈王爺嘴甜些,上天言好事,這是人們對美好生活的期盼之美;於謙在《臘月二十四夜口號》中寫道“金爐銀燭夜生春,爆竹聲催節候新。自笑中年強隨俗,買餳裂紙祀廚神。”祭竈寄托辟邪除災、迎祥納福,這是人們對美好生活的願望之美;有的地方也會在臘月二十三這天蒸粘糕吃粘糕,寓意“年年高”;在福州,甘蔗是祭竈必備的食物,取其“節節高”之意,這是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夢想之美。”樣式多彩,文化深厚,年味濃郁,小年之美,質樸、希望、夢想。

 幹凈整潔迎年,井然有序慶春。小年到來,鄉村、城市,紅燈籠、紅對聯,大年貨,年味越來越濃了。“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掃房子”,從二十四開始壹直到除夕,我國民間把這段時間叫做“迎春日”,也叫“掃塵日”。“掃塵”就是年終大掃除。歡歡喜喜搞衛生,幹幹凈凈迎新春。掃塵掃塵,除舊迎新,秩序井然,有條不紊。迎接新年,慶祝新春,中華文化健康之美、秩序之美,昂然站立。

篇三過小年的感想與體會

 每年春節之前,我們都會先過上壹個小年。小年這天,雖然沒有過大年那般的喜慶與熱鬧,但是也是壹個開心的節日。

 在我家過小年,家裏人會在前壹個晚上包好各種餡兒的餃子,等的就是第二天過小年時吃上代表著家人團圓的餃子。

 小年壹早,爺爺在天才微微亮的時候就起床了。爺爺進了家裏的廚房,早早的就閑不住的在廚房裏忙活起來。餃子的.配料在爺爺的忙活中壹壹放置在了餐桌上,蒸籠裏的餃子在氤氳的霧氣中白白胖胖的,瞧著就極為的誘人。

 等到家裏的人陸陸續續的起床了,爺爺這才將在蒸籠裏保溫的餃子端上了桌。小年這天的早餐,雖然餃子是主食,但是,爺爺做了很多種類的餃子,有前文所說的蒸餃,還有煎餃,更有我最愛吃的水煮餃。爺爺的廚藝壹絕,這些不同做法的餃子,各有其味,其味都非常誘人。

 我起床後,洗漱壹番就能吃到美味的早餐,這可真是壹件幸福的事。雖然每年過小年的時候,大都是這種情形,但是每壹年裏帶給我的感受都不壹樣。

 因為隨著每壹年走過,我都在成長。記得從前每年過小年時,我都得家裏人來叫我起床,否則我可以賴床到半上午。但是壹年壹年過去了,我每日裏起床也都變得極為規律與準時起來。就如今年過小年來說,爺爺起床後不久,我就起床了。值得壹說的是,今年小年的早餐,還壹部分是來自我的功勞呢。

 好啦,此時我壹家人正坐在壹起,每個人的面前都放置著各自喜歡吃的餃子的口味。擺放在妹妹眼前的是蒸餃,爸爸媽媽眼前的是蒸餃,我與爺爺面前都是水餃。“小年快樂!”我高興的朝著家裏人說道,接著我壹家人就在溫馨的氣氛裏開始了今年小年的壹天。

  • 上一篇:跳房子遊戲規則?
  • 下一篇:這是那部電影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