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根據氣候對壹年進行的節令劃分。即指立春、雨水、驚蟄、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滿、芒種、夏至、小暑、大暑、立秋、處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和大寒。
立春:農歷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壹個節氣。立春是從天文上來劃分的,即太陽到達黃經315°時。
雨水:是二十四節氣之中的第2個節氣,位於每年正月十五前後(公歷2月18-20日),太陽到達黃經330°。
驚蟄:古稱“啟蟄”,是農歷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三個節氣,標誌著仲春時節的開始;太陽到達黃經345°時。
春分:是春季九十天的中分點。二十四節氣之壹,每年公歷大約為3月20日左右,太陽位於黃經0°(春分點)時。
清明節又叫踏青節,在仲春與暮春之交,也就是冬至後的第108天。是中國傳統節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節日之壹,是祭祖和掃墓的日子。
谷雨是二十四節氣的第六個節氣,也是春季最後壹個節氣,每年4月19日~21日時太陽到達黃經30°時為谷雨,源自古人“雨生百谷”之說。同時也是播種移苗、垵瓜點豆的最佳時節。
立夏是農歷二十四節氣中的第7個節氣,夏季的第壹個節氣,表示盛夏時節的正式開始,太陽到達黃經45度時為立夏節氣。
關於大雪節氣的詩句欣賞:
唐·李白《北風行》: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軒轅臺。
唐·白居易《夜雪》:已訝衾枕冷,復見窗戶明。夜深知雪重,時聞折竹聲。
岑參的《白雪歌》:忽如壹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
韓愈的《春雪》:新年都未有芳華,二月初驚見草芽。白雪卻嫌春色晚,故穿庭樹作飛花。
羅隱的《雪》:盡道豐年瑞,豐年事若何?長安有貧者,為瑞不宜多
柳宗元的《江雪》: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
唐祖詠《終南望余雪》:終南陰嶺秀,積雪浮雲端。林表明霽色,城中增暮寒。
唐 高駢的《對雪》:六出飛花入戶時,坐看青竹變瓊枝。如今好上高樓望,蓋盡人間惡路歧。
宋·張元《雪》: 五丁仗劍決雲霓,直取天河下帝畿。戰罷玉龍三百萬,敗鱗殘甲滿天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