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原始社會的道德,以維護氏族和部落的***同利益為基本原則,倡導***同勞動、平等互助,人們無條件地踐行公***義務,推崇正直、誠實、勇敢等品格。但同時,氏族間的復仇殺戮、血親之間的通婚以及人食人的風氣則表現出這壹時期道德形態的缺陷。
2、奴隸社會的道德,講求奴隸對奴隸主的絕對服從和人身依附,主流社會鄙視勞動和勞動者,並奉行男尊女卑、男主女從。這壹時期,西周著名政治家和思想家周公姬旦創立了“以德配天”、“敬德保民”的宗教政治倫理觀。而春秋時代的孔子開始形成以“仁”為中心的道德體系。
3、封建社會,道德被用來維護宗法等級關系,具有政治化、宗教化、規範化、理論化的特征。封建制度以小農經濟為基礎,而小農經濟需要宗法制度來維系,於是,宗法制度及其派生出來的倫理文化獲得尊崇和弘揚,逐漸演化為以“三綱”、“四維”、“五常”、“六紀”、“三達德”、“八德目”以及“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為主要內容的壹整套道德修養理論。封建社會道德的基本規範就是忠君、孝親。
4、鴉片戰爭後,西方思想逐漸傳入古老的中國。以嚴復、孫中山為代表的先進知識分子將資產階級的社會達爾文主義和天賦人權論等學說,以及自由、平等、博愛等資產階級的基本道德規範引進了中國。當時的中國屬於半封建半殖民地社會,資產階級的道德原則對推動舊民主主義革命的進程起到了壹定的積極作用,但是,其個人主義、利己主義的道德局限性也表現得十分明顯。
擴展資料
道德的起源
實踐或活動起源於欲望,而非理性。理性只能分辨對錯,而不引起任何活動,欲望正好相反,它能夠引起活動,卻不能分辨對錯。欲望能夠服從理性,也能夠反對理性。服從理性的欲望導致良好的選擇,反對理性的欲望導致較差的選擇,而道德正在於這種良好的選擇,所以說道德從根本上起源於欲望和理性的統壹。
進壹步來講,欲望是由感覺引起的,感覺又分為快樂和痛苦。快樂來源於愛好,痛苦來源於討厭。凡熱愛壹事物者,該事物就能夠給他以快樂,所以愛好道德者,道德也使得他快樂。因此,道德與快樂並非不可兼得。
在沒有養成習慣之前,快樂常常誘導我們選擇做不道德的事,痛苦則迫使我們選擇做不道德的事,所以做壹個道德的人並不容易。但是,良好的選擇習慣壹旦養成,道德的活動本身就能夠帶來快樂,這種快樂又誘導我們選擇做道德的事情,所以做壹個道德的人也可以說並不難。特別要註意乃是從小就養成壹個好習慣,因為好習慣既然特別的有助於增進人的幸福,壞習慣自然也就特別的能夠損害人的幸福。
百度百科-道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