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文化 - 邕寧區的文藝

邕寧區的文藝

邕寧縣民間文藝源遠流長,豐富多采,極富有民族特色。民間戲劇除外地流入的邕劇、粵劇外,還有山歌劇、師公劇,采茶戲等;民族舞蹈有春牛舞、斑鳩舞、白鶴舞、師公舞、采茶舞等;民歌歌種繁多,異采紛呈,其中“了羅”山歌的還球歌圩,聞名遐邇。流行於民間的故事、歌謠、諺語、歇後語也相當豐富。 邕劇

清鹹豐七年至十年(1857~1880年),原屬邕寧縣富庶鄉(今屬南寧市郊區)的甘圩、甘村建立“光天彩”和“義鳳彩”本地班(邕劇)。清同治、光緒年間,有南寧的全新鳳、合新鳳、壽新鳳、樂堯天四大名班。民國初年,以那蓮小武黃少金、散發花旦長塘七、那蓮七、花臉農瑞安等為主角的金田樂班, 聞名桂西南壹帶, 常在南寧、來賓、左江和廣東下四府(欽、廉、雷、瓊)壹帶演出,被譽為“廣西第壹班”。首本戲有《大封相》、《三官堂》、《賣子投崖》、《五龍困彥》、《霸王歸天》、《七狀紙》等。同時各大圩鎮如那蓮、蒲廟、蘇圩、那陳、良慶、四塘、五塘、長塘等,都有邕劇班社。30年代以後,由於觀眾欣賞習慣的變化(邕劇唱白均用舞臺官話,即俗稱的“下國街官話”),白話觀眾不習慣,邕劇遂漸趨衰落。

戲劇

為縣內城鄉流行最廣泛的劇種。清末民初,已有戲劇戲班“得得聲”、“華隆興”等到蒲廟演出。民國初年,蒲廟、新江、劉圩、大塘、南曉等地,已有業余戲劇戲班組織。抗日戰爭期間,來邕下鄉演出的戲劇戲班(被戲稱為“鉆山班”)有個別藝人如難民李、譚少珊等流落本地,以傳藝糊口,為傳播戲劇藝術出了力。解放後,全縣城鄉業余戲劇團迅速發展。 演出劇目除傳統古裝戲外, 還有大量新編古裝及現代戲劇,如解放初期的《九件衣》、《血淚仇》、《小二黑結婚》、《愁龍苦鳳兩翻身》;60年代的《山鄉風雲》、《李雙雙》、《打銅鑼》、《補鍋》等。壹些劇團為配合中心工作,還自編自演現代小戲劇。

師公戲

流行於那陳、大塘、南曉、中和、伶俐、蒲廟、良慶等地。師公戲由跳神驅鬼的師公舞(唱師)演變而來,用平話演唱,亦稱平話戲,多在中秋、重陽等“大排”節日演出,以祝賀豐年,也有應邀為婚嫁、賀壽、新居落成等喜慶活動演出助興的。初期的師公戲表演形式簡單,唱腔單調。伴奏樂器只有壹“嶽”,(壯話nyak,即蜂鼓)配以鑼、鈸各壹。後來逐漸吸收借鑒邕劇的表演形式,並借用邕劇本子,如《目蓮救母》、《四姐下凡》、《梁山伯與祝英臺》等。樂器也增加了二弦、秦琴和谷魚等弦樂及打擊樂。解放後,師公戲仍有演出。

采茶戲

流行於縣境大部分地區,盛行於南曉、大塘、那陳、中和、南陽等南部鄉村。采茶戲系由采茶舞發展而成,戲劇情節簡單,內容多為描述男女愛情,人物壹般為二生二旦(茶娘二、茶公、財主各壹),唱腔采用民間小調,如“鮮花調”、“賣茶腔”等,以二胡、秦琴等樂器伴奏。常見劇目有《新春拜茶》、《補鞋》、《補缸》、《十送夫君》、《小五更》、《釣魚》、《賣紅絲線》等。解放後,有以現代題材編演的采茶戲。

山歌劇

為解放後興起的新劇種。清匪反霸、土地改革運動中,民間藝人以真人真事編成山歌劇演唱,對群眾進行階級教育,取得良好的宣傳效果,使山歌劇這壹藝術形式得到觀眾的承認。之後,又出現由民間藝人和戲劇工作者結合,以民間故事或現代題材編演的、藝術性更高的山歌劇,頗受群眾歡迎,從而奠定了其在文藝舞臺的地位。新江俱樂部自編的壯歌劇《寶筒記》,獲1956年自治區文藝會演創作獎。劉圩業余文藝隊創作的山歌劇《妹嬌歷險記》,獲1984年南寧市“維護婦女兒童合法權益”專題文藝會演創作二等獎、演出三等獎。 采茶舞

流行於邕寧縣各地。據說於清末民初時由廣東省欽縣、靈山傳入。中和鄉采茶用壯話演唱,其他地區則用白話或平話演唱。采茶隊壹般有1~2對茶公、茶娘 (茶娘由男扮女裝,唱假嗓) ,以鑼、鼓、鈸伴奏,道具有紙扇、手帕和錢鞭。演唱時,茶公搖紙扇或錢鞭,茶娘揮手帕,踏著鼓點翩翩起舞,舞罷,互相問答對唱,唱畢又舞。采茶舞壹般用於春節時登門賀年。

師公舞

流行全縣。 大多用於宗教活動。如師公“三元舞”,以3個面具代表師公始祖唐、葛、周。此外,還有送船舞、配嶽(蜂鼓)舞,以及用於驅邪、祭祀等活動的“安龍”、“升油”(或稱蕩油)、“求花”、“架橋”、“還願”等舞蹈。縣文化館以師公舞的舞蹈動作和音樂為基礎創編的唱師表演《新風贊》,1965年參加廣西民間文藝赴京代表隊在北京演出,獲得嘉獎,並被拍攝電影,收入《新中國文藝大系·曲藝集》。

春牛舞

流傳於吳圩、 蘇圩壹帶。其表演形式有獨腳春牛、兩腳春牛和四腳春牛3種。獨腳春牛也稱“撐春牛”,用竹篾紮成牛頭形,糊上紗紙,畫上牛眼、牛毛,並用稻草編成牛尾。舞者用壹竹桿撐起舞動;兩腳春牛,以土布壹幅,在其壹端綴上壹對黃牛角,由壹人披在身上舞動;四腳春牛,用竹篾制成牛頭,聯以布塊,繪上灰、黃等顏色,另壹頭綴牛尾,由2人鉆進去,如舞獅狀。舞春牛活動在每年開春的“會客節”期間進行(農歷正月初二至二月初二,個別村坡為三月初七)。是時,春牛隊會同采茶隊到過節的村坡逐戶登門“賀春”,討紅包,演唱春牛戲。1984年. 在南寧舉行廣西首屆“三月三”歌節,邕寧縣蘇圩春牛隊應邀參加表演活動。

斑鳩舞

流行於南曉、 大塘的部分村坡。系由師公表演的帶有宗教色彩的舞蹈,穿插於民間喜慶豐收、祈求安吉的跳神活動“調大排”中。表演時,由3~6名師公扮演斑鳩。舞者頭戴竹紮、布裱彩繪的斑鳩頭,肩披青白相間的墊肩,下穿開擺裙,用手展開裙擺,象征翅膀,旁有樂師擊樂伴唱。舞蹈內容有戲水、求愛等,由擺翅、揉嗉、耍尾、耍翼等基本動作組成。1985年,斑鳩舞應邀參加廣西第二屆“三月三”歌節表演。

蚌鶴舞

流傳於百濟鄉,以前在廟會期間,常與舞龍、舞獅壹起活動。何時何地傳入不詳。1956年縣第壹次民間文藝會演時,此舞曾參加表演。 民歌 邕寧縣民歌的歌種繁多, 特色明顯, 異彩紛呈。有山歌 (壯話稱“唱家”,九塘稱為“fwen”,即壯歡)、兒歌、哭嫁歌(“家客”、“哭客”)、水上民歌等。 以語種分,有壯話山歌、平話山歌、白話山歌、客話山歌。多為單聲部,二聲部山歌有:了羅山歌、五塘山歌和伶俐五合山歌。山歌的句式結構大多是七言四句或五言四句,也有三句的(如九塘壯歡、下南山歌)或多句(如了羅山歌中的“曲巧歌”)。山歌多數要押韻,也可不押韻。要求押韻的山歌,在對歌時很講究韻律的運用,應對者必須根據對方唱的韻腳對答。如要改變韻律,必須唱“改韻歌”提醒對方。如要改唱“迷西”韻,則唱“雲(我的)朋友,齊齊改韻唱迷西;久吃豬肉肚子膩,久唱壹韻眼迷西”。也有在歌詞中提示對方,自己用的是什麽韻的。 如: “手巾新呀手巾新,金銀、手巾遮頭是哪人? ”提示自己唱的是“金銀”韻。

對歌,是縣內各族人民歷史悠久的傳統民間文化活動。其形式主要有:歌圩、喜事對歌、節日對歌等。

歌圩:流行於新江、百濟、那馬、大塘、南曉等鄉的部分村街。

還球,是歌圩的高潮。

節日對歌,也是歌圩之壹,多於春節及中秋節、三月三等重大節日舉行。

哭嫁歌

各地都有。姑娘出閣前數日,十姐妹每晚集中在新娘閨房內唱哭嫁歌,出閣之日達到高潮。哭嫁歌內容對控訴封建禮教和買賣婚姻占有很大份量。曲調雖然簡單,但唱來情真意切,催人淚下。出嫁娘上轎前在廳堂上辭別祖先、父母時,唱得淒切動人,甚至有唱至昏迷不醒的,滿堂賓客為之哽咽。解放後,已基本絕跡。 (歌詞) 680—685 1985年三月三歌節, 全縣舉辦第壹屆山歌大賽,有15個鄉鎮105名歌手參加,在蒲津公園設6個歌臺,分歌種進行對歌,觀眾達1萬多人。這屆歌節***評出優秀歌師壹批,其中縣壹級歌師10名,縣二級歌師9名,鄉級歌師16名。至1990年,三月三歌節先後舉行兩次。其 他 八音班 分文武場。武場八音只有哨吶、鑼、鈸等吹奏、打擊樂,吹打《八仙賀壽》、《仙姬送子》、《大開門》等曲目;文場八音除吹打樂器外,還有粵曲清唱,以多種管弦樂器伴奏。邕劇、粵劇流行地區多有八音班組織,被聘請為婚嫁、祝壽等喜慶活動時助興。

另外,邕寧縣傳統民間文藝還有:詩聯社、大蓬圩等文藝集社;雕刻 (刻餅模、屋宇浮雕、塑神像) 、壯錦(背帶心)、刺繡、剪紙、陶瓷器、泥塑哨子、紮花燈、龍頭、獅頭、戲劇頭盔等工藝美術。

  • 上一篇:足球判罰球時的規則是什麽啊
  • 下一篇:銀座與日本橋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