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目標:
1、認識“傳、統”等14個生字,會寫“貼、街”等9個新字,會寫“節日、春節、花燈、清明節、先人、龍舟、中秋、圓月、轉眼、全家、團圓、熱鬧”等詞語。
2、了解春節、元宵節、清明節、端午節、乞巧節、中秋節、重陽節等中國傳統節日的起源、習俗以及過節時豐富多彩的活動形式。
3、通過春節等節日,使學生深刻地認識和領會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
4、明確不同的節日有不同的文化。
5、培養學生珍視和熱愛生活、樂於與他人分享快樂的情感。
教學重點:了解我國傳統節日的起源、風俗等,感受我國傳統節日深厚的文化底蘊。
教學難點:培養學生對中華民族傳統節日的熱愛之情。
教學課時:2課時
第壹課時
教學目標:
1、認識“傳、統”等14個生字,會寫“貼、街”等9個新字,會寫“節日、春節、花燈、清明節、先人、龍舟、中秋、圓月、轉眼、全家、團圓、熱鬧”等詞語。
2、了解春節、元宵節、清明節、端午節、乞巧節、中秋節、重陽節等中國傳統節日的起源、習俗以及過節時豐富多彩的活動形式。
教學過程:
壹、聽關鍵詞,猜節日。
1、談話:同學們,妳們喜歡過節嗎?
2、老師給大家帶來了幾個有關節日的關鍵詞,就請大家來猜猜是什麽節日,在哪壹天過節?
放鞭炮,拿紅包(春節正月初壹)
祭祖、掃墓(清明4月3日—5日)
吃粽子,賽龍舟(端午節五月初五)
吃月餅,賞圓月(中秋節八月十五)
師:像這些在我們中華民族的土地上延續了幾千年的歷史,並成為中華民族象征的節日,我們把它們叫做中國的傳統節日。
板書課題:傳統節日
師:上課前,老師請大家去收集中國傳統的節日,除了屏幕上的四個傳統節日,妳還知道哪些中國的傳統節日,它們分別在哪壹天過?
師:在學生回答後再出示其余的幾個傳統節日,問:從日期上看看,妳發現了什麽?
小結:對呀,中國的傳統節日多數都是按農歷來過的,只有清明是按公歷來過的,它是二十四個節氣中的壹個。早在唐朝就有詩人寫下了《清明》這壹首詩(引:清明時節……)
二、初讀課文,認識生字。
1、自讀課文,自讀要求:
(1)自讀課文,借助拼音將生字讀熟。
(2)圈出自己不認識的生字。
(3)把課文讀熟,不重讀,不漏字。
(4)用橫線畫出文中提到的節日。
2、學生自讀課文。
3、匯報自學情況。
(1)同桌互讀生字,檢查學生對生字的掌握情況。
(2)交流不認識的生字,重點指導。
(3)指導識字:
翹舌音:傳、舟、賞
後鼻韻:統、巷、堂、郎、餅、賞
乞:它與哪個字相似,它可以組哪些詞?
4、開火車讀生字。
三、送生字進課文,初識課文。
1、學生齊讀課文,註意生字。
2、師生對讀課文,看誰讀得更流利。
3、分小組對讀課文。
4、男女生對讀課文。
5、找出文中所講到的節日:
春節、元宵節、清明節、端午節、乞巧節、中秋節、重陽節。
四、指導書寫生字。
1、觀察生字,看看哪些生字在書寫時存在問題,給大家提示壹下。
2、重點指導:貼、街、轉、鬧
(1)街字是左中右結構,書寫時要註意把握結構。
(2)貼字的偏旁最後壹筆是點。
(3)轉字最後壹點也是難點。
(4)鬧是半包圍結構,裏面是“市”字。
五、作業。
1、抄寫生字。
2、熟讀課文。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熟讀並背誦課文。通過春節等節日,使學生深刻地認識和領會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
2、明確不同的節日有不同的文化。
3、培養學生珍視和熱愛生活、樂於與他人分享快樂的情感。
教學過程:
壹、暢談春節,導入新課。
1、在眾多傳統節日中,最隆重最喜慶的是哪壹個節日
2、春節的濃濃年味至今還讓我們回味無窮,妳能說說春節有哪些主要活動嗎?
3、文中介紹了春節的哪些活動呢?我們壹起來讀讀。
二、研讀課文,了解各種傳統節日。
1、匯報文中講到的傳統節日有哪些?
(春節、元宵節、清明節、端午節、乞巧節、中秋節、重陽節)
2、勾出各種節日的主要活動。
三、品讀課文,學習匯報。
1、了解春節。
(1)春節:貼窗花、放鞭炮。
(2)觀看春節的喜慶場面。
(3)說說春節還有哪些活動?
吃年夜飯、貼倒福、給壓歲錢、看春節聯歡晚會、貼春聯、走親戚。
(4)闖年關活動?
第壹關:年的故事?誰來闖關?
第二關:背壹幅春聯或壹首春節的詩。
第三關:說出壹首和春節有關的歌,並唱出壹句。
第四關:設計壹句春節的祝福語
2、元宵節
(1)元宵節:看花燈
(2)說說花燈的熱鬧場面。
(3)體會“大街小巷人如潮”。
這是壹個比喻句,把人流比作潮水,說明大街小巷裏的人非常多。
(4)指導朗讀。
3、清明節
(1)清明節:掃墓。
(2)介紹掃墓這個習俗,是為了祭奠死去的先人。
(3)同學們參加過掃墓嗎?主要準備些什麽?怎麽做?
4、端午節
(1)端午節:賽龍舟、吃粽子
(2)觀看賽龍舟的場面。
(3)指導朗讀,讀出喜慶的語氣
5、乞巧節
(1)講牛郎織女鵲橋相會的故事。
(2)指導朗讀。
6、中秋節
(1)說說家裏的中秋節是怎麽過的?
(2)吃月餅、賞月亮,歡度中秋
7、重陽節
(1)講解重陽節的習俗。
(2)教育學生學會尊敬長輩。
四、再讀課文,感受傳統文化。
1、學生齊讀。
2、師生對讀。
3、男女生對讀。
五、拓展延伸。
1、說說還有哪些傳統節日。
2、這些節日都有哪些主要的慶祝活動?
3、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節日,哪些節日是有民族之分的?
六、總結全文。
今天我們認識了許多的傳統節日,這是我們的歷史財富,希望同學們能珍視我們的財富,熱愛我們的傳統節日。
七、作業。
1、熟讀課文,背誦課文。
2、抄寫妳喜歡的句子
篇二
教學目標:
1、了解春節、元宵節、清明節、端午節、乞巧節、中秋節、重陽節等中國傳統節日。
2、明確不同的節日有不同的習俗以及過節時豐富多彩的活動形式,不同節日中蘊涵的豐富的文化內涵。
3、培養學生珍視和熱愛傳統節日的情感,使學生認識和領會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
教學重點:
了解我國傳統節日的起源、風俗等,感受我國傳統節日深厚的文化底蘊。
教學難點:
培養學生對中華民族傳統節日的熱愛之情。
教學過程:
壹、聽詞猜節日,導入新課。
1、談話:同學們,妳們喜歡過節嗎?
2、老師給大家帶來了幾個有關節日的關鍵詞,就請大家來猜猜是什麽節日,在哪壹天過節?
放鞭炮,拿紅包(春節,農歷正月初壹)
祭祖、掃墓(清明節,公歷4月3日—5日)
吃粽子,賽龍舟,(端午節,農歷五月初五)
吃月餅,賞圓月(中秋節,農歷八月十五)
3、師小結:像這些風俗習慣在我們中華民族的土地上延續了幾千年的歷史,並成為中華民族象征的節日,我們把它們叫做中國的傳統節日。
4、板書課題:傳統節日
師:上課前,老師請大家去收集中國的傳統節日,除了屏幕上的四個傳統節日,妳還知道哪些中國的傳統節日,它們分別在哪壹天過?
師:在學生回答後再出示其余的幾個傳統節日,問:從日期上看看,妳發現了什麽?
小結:對呀,中國的傳統節日多數都是按農歷來過的,只有清明是按公歷來過的,它是二十四個節氣中的壹個。早在唐朝就有詩人寫下了《清明》這壹首詩(引:清明時節……)
二、初讀課文,認識生字。
1、自讀課文,自讀要求:
(1)自讀課文,借助拼音將生字讀熟。
(2)圈出自己不認識的生字。
(3)把課文讀熟,不重讀,不漏字。
(4)用橫線畫出文中提到的節日。
2、學生自讀課文。
3、匯報自學情況。
(1)同桌互讀生字,檢查學生對生字的掌握情況。
(2)交流不認識的生字,重點指導。
(3)指導識字:
翹舌音:傳、舟、賞
後鼻韻:統、巷、堂、郎、餅、賞
乞:它與哪個字相似,它可以組哪些詞?
4、開火車讀生字。
三、送生字進課文,初讀課文。
1、學生齊讀課文,註意讀準生字的字音。
2、師生對讀課文,看誰讀得更流利。
3、分小組對讀課文。
4、男女生對讀課文。
5、找出文中所講到的節日。
(春節、元宵節、清明節、端午節、乞巧節、中秋節、重陽節。)
6、勾出各種節日的主要活動。
四、暢談春節,導入課文內容。
1、在眾多傳統節日中,最隆重最喜慶的是哪壹個節日?(春節)
2、春節的濃濃年味至今還讓我們回味無窮,文中介紹了春節的哪些習俗呢?
3、妳還能說說春節有哪些習俗活動嗎?
(貼窗花、放鞭炮、貼春聯、貼倒福、吃年夜飯、守歲、給壓歲錢、看春節聯歡晚會、走親戚等)
4、闖年關活動
第壹關:年的故事誰來闖關?
第二關:背壹幅春聯或壹首春節的詩。
第三關:說出壹首和春節有關的歌,並唱出壹句。
第四關:設計壹句春節的祝福語。
五、品讀課文,了解其余幾個傳統節日
1、了解元宵節時間習俗(時間在農歷的正月十五。)
(1)元宵節:吃湯圓(元宵)、看花燈
(2)賞花燈的熱鬧場面。
(3)體會“大街小巷人如潮”。(這是壹個比喻句,把人流比作潮水,說明大街小巷裏的人非常多。)
(4)指導朗讀。
2、了解清明節。(時間在公歷的4月3—5日)
(1)清明節:祭祀、掃墓。
(2)介紹掃墓這個習俗,是為了祭奠死去的先人。
(3)同學們參加過掃墓嗎?主要準備些什麽?怎麽做?
3、了解端午節。(時間在農歷的五月初五。)
(1)端午節:吃粽子、賽龍舟。
(2)觀看賽龍舟的熱鬧場面。
(3)指導朗讀課文中的語句,讀出喜慶的語氣。
4、了解乞巧節。(時間在農歷的七月初七,又叫七夕節。)
(1)講牛郎織女鵲橋相會的故事。
(2)指導朗讀課文中的語句。
5、了解中秋節。(時間在農歷的八月十五。)
(1)吃月餅、賞月亮,歡度中秋佳節。
(2)請學生試著說出有關中秋節的古詩詞。(北宋詞人蘇軾的《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
(3)說說妳家裏的中秋節是怎麽過的?
6、了解重陽節。(時間在農歷的九月初九。)
(1)講解重陽節的習俗:登高望遠、插茱萸、賞菊、喝菊花酒。
(2)請學生試著說出有關重陽節的古詩詞。(唐代詩人王維的《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3)教育學生學會孝敬親人、尊敬長輩。
六、再讀課文,感受傳統節日。
1、學生齊讀。2、師生對讀。3、男女生對讀。
八、拓展延伸。
1、說說還知道哪些傳統節日?
2、這些節日都有哪些主要的慶祝活動?
九、總結全文。
今天我們認識了許多的傳統節日,這是我們的歷史財富,希望同學們能珍視我們的財富,熱愛我們的傳統節日,能夠弘揚我們的傳統文化。
十、布置作業。
1、熟讀課文,背誦課文。
2、抄寫妳喜歡的句子。
篇三
知識技能
1.指導學生認識“傳”“統”等11個認讀字,會寫“貼、街”等9個會寫字。能聽寫課後6個詞語。
2.繼續學習正確、流利、有韻味地朗讀兒歌。
過程與方法
認真觀察圖畫,能把圖上描繪的事物同所學的內容聯系起來,憑借圖畫理解詞語意思。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初步了解壹些傳統節日和民間風俗。
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
認識11個生字,能按筆順正確地書寫田字格中的9個生字按字的結構把字寫端正、勻稱。
教學難點
對傳統文化產生熱愛和贊美之情。
第壹課時
(壹)激發興趣,導入新課:
中國有壹些傳統節日,小朋友們想知道嗎?識字1。板書課題:識字1(齊讀)
今天,我們就來學習壹下這些傳統節日,分別都有哪些風俗習慣。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自由讀課文,讀準字音。
2﹒指名讀,評價。
3﹒自由讀壹讀課文,劃著出本課生字,指名讀,齊讀。
4﹒認讀生字,讀準字音。
5﹒(課件出示)填空:本課講了______種傳統節日,分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拍手、齊讀小兒歌。
(三)識記生字,指導書寫。
1.識記生字:
(1)(課件出示)
tiē jiē sǎo zhōu ài zhuǎn tuán rènɑo
貼 街 掃 舟 艾 轉 團 熱鬧
(2)認讀生字,重點認讀兒歌中的生字,自讀生字。
(3)開火車讀、齊讀。
(4)正音,指導:“舟、轉、熱”為翹舌音,“掃”為平舌音,“團”是前鼻音。
(5)妳有什麽好辦法記住它們?
可以用加壹加的方法記住它們。如:“掃”是“扌+彐”,“轉”是“車+專”,“團”是“口+才”,“熱”是“執+灬”,“鬧”是“門+市”,“街”是“行+圭”。
還可以用換壹換的方法記住它們:如“貼”是“站”換掉“立”加“貝”。
還可以用猜謎語的方法記住它們:“丹心壹點到白頭”是“舟”,“苗頭不對”是“艾”。
2.指導寫字:
(1)(課件出示生字田字格課件)
貼街掃舟艾轉團熱鬧
學生看筆順圖,指導書寫生字的筆順,教師點撥筆畫較多的字。
(2)看生字筆順表,記憶生字筆順。
(3)教師講解筆畫名稱和筆順,擴詞。
(4)在田字格中範寫,講解每個筆畫在其中的位置,學生按筆順說說筆畫名稱。
學生互相交流,老師重點指導。
“街”的中間的“圭”最後壹筆是提;
“轉”的第七筆是“撇折撇”,從上面壹筆寫下來。
“鬧”裏面是“市”字。
另外,“貼、掃”左右結構,左窄右寬。
(6)老師範寫生字,學生描紅。仔細觀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怎樣才能把這些生字寫美觀?
(7)展示學生作業,點評優缺點。
(五)及時訓練、當堂達標:
1.同學們,同學們讀完兒歌,妳們認識很多我國傳統節日,請妳們借助拼音,再讀讀這些詞語,比壹比,看誰能把這些字音讀準。
(課件出示:帶拼音詞語):
chuántǒngyuánxiāomǎntángqǐqiǎo
傳統元宵滿堂乞巧
niúlángyuèbǐngshǎngjúxiǎoxiàng
牛郎月餅賞菊小巷
2.剛才借助拼音,大家都能夠讀準字音,現在,老師把它們頭上的拼音帽子摘掉了,妳還能認識它們嗎?
(課件出示:不帶拼音的詞語)
傳統元宵滿堂乞巧
牛郎月餅賞菊小巷
3.同桌互讀開火車讀齊讀。
第二課時
(壹)導入,明確目標
同學們,今天我們來繼續認識傳統節日。(板書:傳統節日)
(二)初步看圖,讀韻文
1.觀察書上的圖,看看圖上畫的是哪些傳統今日的活動,人們在這些節日裏做些什麽。
2.自由讀韻文,要求:看清音節,讀準字音。
(三)合作分享,反饋點撥
1.出示第壹幅圖,觀察說話。
(1)小朋友,圖上畫的是什麽節日的活動?他們正在幹什麽?
(春節貼春聯、放鞭炮)
(2)過春節了,人們還幹什麽?[拜年、吃餃子]
2.出示第二幅圖,觀察說話。
(1)圖上畫的是什麽節日?(元宵節)
(2)人們在這個節日裏在做什麽?(看花燈)
還有什麽主要的民俗活動?(吃元宵、放煙花、小孩子挑燈籠)
3.出示第三幅圖,觀察說話。
(1)圖上畫的是什麽節日?(清明節)
(2)老師介紹清明節:二十四節氣之壹,民間習慣在這天掃墓。
(3)清明節這天,少先隊員懷著崇敬的心情來到紀念碑前祭掃革命烈士,這就是掃墓。
(4)除此之外,清明前後到郊外散步遊玩,就叫:踏青。
4.出示第四幅圖,觀察說話。
(1)人們正在幹什麽?這是什麽傳統節日?[相機出示:賽龍舟、端午節]教師介紹“端午節”。
(2)端午節這天,人們除了喜歡賽龍舟,還喜歡吃什麽?(吃粽子)
5.出示第五幅圖,觀察說話。
(1)人們正在幹什麽?這是什麽傳統節日?[相機出示:乞巧七月七]教師介紹“七月七”,講牛郎織女的故事。
(2)師介紹“乞巧”:漢族歲時風俗,農歷七月七日夜(或七月六日夜),穿著新衣的少女們在庭院向織女星乞求智巧,稱為"乞巧"。乞巧的方式大多是姑娘們穿針引線驗巧,做些小物品賽巧,擺上些瓜果乞巧:各地漢族民間的乞巧方式不盡相同,各有趣味。近代的穿針引線、蒸巧饃饃、烙巧果子、生巧芽以及用面塑、剪紙、彩繡等形式做成的裝飾品等亦是乞巧風俗的延伸。
6.出示第六幅圖,觀察說話:
(1)圖上畫的是什麽節日?妳知道嗎?教師介紹“中秋節”。
(2)中秋節這壹天,全家人坐在院子裏幹什麽?[賞月、吃月餅]
(3)同學們看圖上的人都相聚在壹起了,這就叫:“團圓”[相機出示詞卡:團圓]
7.出示第七幅圖,觀察說話:
(1)圖上畫的是什麽節日?妳知道嗎?(重陽節)
(2)教師介紹“重陽節”。
重陽節,農歷九月初九,二九相重,稱為“重九”,民間在該日有登高的風俗,所以重陽節又稱“登高節”。還有重九節、茱萸、菊花節等說法。由於九月初九“九九”諧音是“久久”,有長久之意,所以常在此日祭祖與推行敬老活動。
2012年12月28日,法律明確每年農歷九月初九為老年節。
(四)總結提升、適當拓展。
今天這節課我們學習的這些傳統節日都是比較熟悉的,我國的傳統節日還有很多,要想知道更多的節日,還可以找找相關的資料。
三、整體感知
(壹)分層解讀
第1句介紹了春節及主要民俗活動。
第2句介紹了元宵節及主要民俗活動。
第3句介紹了清明節及主要民俗活動。
第4句介紹了端午節及主要民俗活動。
第5句介紹了七月七及主要民俗活動。
第6句介紹了中秋節及主要民俗活動。
第7句介紹了重陽節及主要民俗活動。
第8句介紹了春節團圓的情景。
板書設計
識字2 傳統節日
春節 → 元宵節 → 清明節
↑
重陽節 ↓
↑
中秋節 ← 七月七 ← 端午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