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北宋大文豪蘇東坡稱為“山水清遠,土風厚善,文樸而不陋,尊德樂道,異於他邦”的鄂東大地,素有“吳頭楚尾”之稱。她北倚巍巍大別山脈,南依浩浩天塹長江,東吐鄱陽,西吞雲夢,毗連皖、豫、贛三省。倒水、舉水、巴水、浠水、蘄水縱貫境內,氣候濕潤,土地肥沃,物產豐富。在漫長的歷史風雲變幻中,鄂東人民生生不息,以勤勞勇敢和堅韌不拔的精神,在創造物質財富的同時,也創造了燦爛的精神財富,產生了馳名中外的傑出人物,如:兩宋時期的理學奠基人程頤、程顥,明代《本草綱目》作者、醫藥學家李時珍,著名教授聞壹多,我國地質力學學科創建人李四光,經濟學家王亞南,中國***產黨的壹大代表董必武、陳潭秋、包惠僧,人民***和國的兩任國家主席董必武、李先念,還有三百多名元帥和將軍等,真可謂“物華天寶,人傑地靈”。
民歌,也是盛開在這塊神奇沃土上的壹朵奇葩。它是鄂東人民群眾口頭的詩歌創作,也是他們理想和智慧的結晶。民歌內容非常豐富,對不同時期的社會生活、風物人情、生產勞動、戰爭徭役、婚姻戀愛等都有真實的反映。如,近代詩人胡續康在《英山竹枝詞》中寫道:
東西界嶺燕來雙,卻少功夫坐繡窗。姑嫂采茶間有趣,歌聲滿帶霍山腔。
余彥文先生在《鄂東風俗誌稿》壹書中,將豐富多彩的鄂東傳統民歌分為11種,即:畈調、山歌、燈歌、情歌、風俗歌、道士歌、兒歌、放牛歌、漁歌、勞動號子和新民歌。由中華書局出版的《羅田縣誌》中,則將傳統民歌分為8種,即:山歌、勞動號子、插秧鑼鼓、小調、情歌、兒歌搖籃曲、革命歌謠和謎語歌。
鄂東民歌的形式以七言、五言為主,其間雜用三言、四言,以至八言的句子,長短參差,錯落有致。大都采用賦、比、興的手法,其優秀民歌意境高遠,意味深長,富於哲理,啟人智慧,且語言優美,清新自然,聲情並茂,趣味詼諧,悠揚流暢,有著豐富的藝術感染力。如:
房前屋後綠成林,夏日沒有暑氣侵。
又有財源家人樂,造福後代益子孫。
細麥草兒起高樓,地主老財黑心頭。青磚瓦屋還嫌熱,我在田間曬日頭。我丟鋤頭不耕種,看妳收租不收租。
天地生來我無名,壹生專打抱不平。處處平平我不去,壹處不平我去平。
小小黃安,人人好漢。銅鑼壹響,四十八萬。男將打仗,女將送飯。
蘇區好風光,紅旗到處揚。農民協會建起來,窮苦民眾把家當。
郎不來門前站,眼淚掉了好多萬,掉在地上揀起來,壹滴壹滴用線穿,情哥來了給他看。
以前鄂東農村幼童睡的都是壹種船形的竹制搖籃,搖籃放在壹個能夠晃動的木制框架上。母親為了要哄孩子入睡,壹邊搖著搖籃,壹邊輕輕哼著:哦-呵-,細伢兒要困醒哪嘞呃,我細伢好乖耶!在這個過程中,往往會哼唱壹些兒歌歌詞,《黃雞公兒尾巴拖》是流傳最廣,用得最多的壹首。為什麽呢?因為幼童不會說話之前是咿呀學語,咿呀學語就有點像唱歌的聲音。在母親聽來,如同會啼唱的黃雞公在歌唱。幼童在搖籃裏咿咿呀呀,母親就誇獎他(她)會唱,不是父母特意教的,而是自己咬來的歌,妳說我的小寶寶多聰明啊!“咬”字含有照樣學樣的意思。這裏面也飽含著母親希望孩子早點長大學會說話的意思。
這首樂曲輕柔舒緩,充滿愛意。簡單的旋律中寄寓著慈母的情懷,質樸的音調充滿著感人至深的力量。難怪現今壹些上了年紀的人,壹聽到這熟悉的調子就熱淚盈眶,無不沈浸在童年的溫馨之中,無不勾起對母愛的留戀之情。
采蓮船是春節期間玩燈的壹種漢族民間藝術形式。制作采蓮船的原材料是竹蔑和彩紙。先用竹蔑紮成船形骨架,再糊以彩紙裝飾之,四角點綴蓮花。采蓮船中有壹村姑,合著鑼鼓節奏和搖槳者的歌唱節奏將船搖動。搖漿者為艄公。這個艄公就是領唱人,他唱壹句,眾人和壹句,每唱完四句插壹節鑼鼓,氣氛十分熱烈。彩蓮船的唱詞稱為“彩詞”,也有叫做“掛簽”的。彩詞有約定俗成的,也有見物唱物,見事唱事的即興發揮,唱詞內容多是恭賀之詞。
這首《采蓮船》在鄂東廣泛流傳,十分簡單易學,壹旦學會,就再也不容易忘記了。
相傳古時有壹位鄂東鄉村文人,非常喜愛鄂東民歌,他常年帶著壹個小本本和壹支筆走村串戶,將沿途聽到和采訪到的民歌歌詞壹壹記錄下來,當記錄到三百六十首的時候,就抄錄整理成壹個小冊子,書名就叫《三百六十調》。這本小冊子被壹代又壹代的人們廣為傳抄,三百六十調也就成了鄂東民歌的代稱。其實鄂東民歌的歌詞遠遠不止這三百六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