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文化 - 鄂溫克族的藝術

鄂溫克族的藝術

鄂溫克族喜歡跳舞步簡單、生動活潑的集體舞,大多數通過婦女舞蹈來表現鄂溫克族的生產和生活。主要有“阿罕拜”、“愛達哈喜楞舞”、“哲輝冷舞” 。

鄂溫克族人崇尚天鵝,以天鵝為圖騰。天鵝舞是鄂溫克族的民間舞蹈,鄂溫克語叫作“斡日切”。婦女們閑暇時喜歡模仿天鵝的各種姿態,自娛而舞,逐漸演變成壹種固定的舞蹈--天鵝舞 。 鄂溫克族人在森林中沒有固定的住所,“撮羅子”是他們的傳統民居。“撮羅子”,鄂溫克語叫“希欏(luó)柱”,它的外形如同鄂倫春族的“斜人柱”,高約3米,直徑約4米,是壹種圓錐形建築物,實際上是用松木桿搭成的圓形窩棚,也是壹種非常簡單的帳篷。“撮羅子”的遮蓋物隨季節變化有所不同,夏季壹般用樺樹皮,冬季則用麂、鹿皮包裹。鄂溫克族人雖無固定住所,卻有固定建築,那就是他們的倉庫。他們的倉庫極為奇特:先將相鄰的兩棵大樹砍去樹梢,作為柱子,然後用木頭壘成壹間懸空的倉庫,地上斜豎壹根砍有階梯的木柱為梯。倉庫中存放食品、獵物、衣服、用具等,他們從不上鎖,其它獵人可任意取用,事後如數歸還即可 。

牧區主要的住房是“蒙古包”,圓形。夏天以葦子、柳條或樺皮圍蓋。冬季,窮苦人家仍以葦子為包蓋,富裕人家則以氈子圍蓋。

靠近山區的貧困人家住的是矮小、潮濕的“馬架子”(土坯蓋成)。 鄂溫克族婦女擅長刺繡、雕刻、剪紙等工藝。圖樣多取材於生產、生活,具有獨特的民族風格。過遊獵生活的鄂溫克人,善於用樺皮和蘑菇為原料,用刀和剪子刻剪成各種飛禽走獸,如汗、鹿、鴨子等,作兒童玩具,還善於在器皿上刻繪美麗的花卉圖案。鄂溫克族民間還有不少的剪紙藝人,他們能用紙剪成各種動物,形象逼真、美觀,栩栩如生。他們供奉的各種神像,都是用樺皮剪成的小人模型塗色而成 。

鄂溫克族的日常生活中,樺皮占有壹定的位置,可稱之為“樺皮文化”。其打獵、捕魚、擠奶用的制品很多都是用樺皮制作的。餐具、釀酒具、容器、住房“撮羅子”、籬笆、皮般。甚至人死後裹屍都用樺皮制作。除此外,鄂溫克族許多服飾也是用樺皮做的。象樺樹皮帽、樺樹皮鞋等十分廣泛。各種樺樹皮制品,尤其是樺樹皮容器,除了輕便實用外,還配有花紋圖案裝飾。壹般婦女從七八歲開始學習世代相傳的雕刻、壓印、繪畫、拼貼等手藝,逐步產生了鉆研技藝的熱情,對器皿用具進行美術創作。圖樣多源於生產、生活之中,有花草、樹木、山峰、蟲魚、石崖等模仿自然構圖,具有獨特的民族風格。 居住在北部大興安嶺原始森林裏的鄂溫克族,完全以肉類為日常生活的主食,吃罕達犴肉、鹿肉、熊肉、野豬肉、麅子肉、灰鼠肉和飛龍、野雞、烏雞、魚類等,食用方法也與牧區略有不同,其中罕達犴、鹿、麅子的肝、腎壹般都生食,其他部分則要煮食 。

純畜牧業生產區的鄂溫克族以乳、肉、面為主食,每日三餐均不能離開奶茶,不僅以奶茶為飲料,也常把奶茶加工成酸奶和奶制品。主要奶制品有:稀奶油、黃油、奶渣、奶幹和奶皮子。最常見的吃法是將提取的奶油塗在面包或點心上食用 。

鄂溫克族傳統炊餐用具別具特色,有用罕達犴骨做成的杯子、筷子,鹿角做成的酒盅,犴子肚盛水煮肉、罕達犴筋縫制的鹿皮盛糧口袋,樺木、皮制的各種碗、碟等。如今瓷、鋁、鐵、塑料制品已廣為使用 。

鄂溫克族吃飯時,全家人圍繞火堆席地而坐,在三角架上吊著鐵鍋,將捕獲的駝鹿或其它獵物切成肉塊,放入沸滾的鍋裏涮著吃。涮出的獸肉多掛著縷縷血絲,半生半熟。人們認為這樣吃不僅營養豐富,而且容易吸收 。

剩余的大量獸肉,鄂溫克人晾曬成肉幹和肉條,貯存起來慢慢吃,外出狩獵時,把它裝在鹿包兜裏當幹糧。

肉類以牛羊肉為主。過去每戶每年平均要食用二十來只羊和兩頭牛。冬季到來之前是鄂溫克族大量宰殺牲畜儲存肉類的季節。食肉的方法有:手把肉、灌血腸、熬肉米粥和烤肉串等 。

魚類多用來清燉,清燉魚時只加野蔥和鹽,講究原湯原味。 鄂溫克族很少食用蔬菜,僅僅采集壹些野蔥,做成鹹菜,作為小菜佐餐。從20世紀50年代初開始,主食漸被面食如:面條、烙餅、饅頭等所代替 。

飲料以奶茶為主,飲用時根據個人的口味再加黃油、奶渣。此外,還飲用面茶、肉茶。制作的方法是在燒開茶水後,先濾去茶葉(壹般都用磚茶)然後放入少量的炒稷子米和鹽,適量地對入鮮奶,燒開後即成奶茶。飲用時根據個人的口味再加黃油、奶渣。此外,還飲用面茶、肉茶,面茶即將炒稷子米搗成面經油鍋炒後加入奶茶;肉茶即把熟肉切成碎塊加入奶茶 。 鄂溫克族人敬火如神,在喝酒、吃肉前,先要向火裏扔壹塊肉、灑上壹杯酒,然後才能進食 。

舉行結婚儀式時,新婚夫婦要敬火神 。

鄂溫克族人對火還有許多禁忌,比如不許用帶尖的鐵器捅火,不許用水潑火,不許向火裏扔臟東西,不許女人從火上跨過,不能用腳踩火等等 。 每年5月22日的“米闊魯節”是鄂溫克族民間傳統節日,流傳在內蒙古陳巴爾虎旗鄂溫克族當中。這天,人們要舉行賽馬、套馬比賽,還要給當年產的羊羔剪耳朵,作為記號。按照傳統習慣,老人要送給後輩人母羊羔,祝福他們今後羊群如雲、生活幸福,還要設宴款待親朋 好友,宣布他們當年幼畜的數字 。

“奧米那楞”會,是牧區盛大的宗教活動和娛樂節日,壹般都在8月舉行 。

此外,“敖包”會也是牧區比較大的宗教節日。祭敖包時要宰牛、羊作祭品,祈求人畜平安 。 各地區的鄂溫克族在長期的生產生活實踐中積累了豐富的經驗,民間對於時間、距離、度量衡、方向、預測年成、氣候等形成了獨具特色的壹套方法。

鄂溫克人主要靠太陽和星星來計時。白天按“天剛亮”、“太陽出來”、“太陽到西南”、“太陽要落了”等來計時。冬天夜裏主要觀測星星而將夜分成三段時間:“三星出來”、“三星偏西”、“三星要落”。狩獵地區的鄂溫克人,把太陽正南時叫“找麅子的時間”,太陽剛出時叫“打犴鹿的時間”,太陽偏西南叫“吃飯的時間”。

鄂溫克主要是以星位和太陽的位置為準判定方向,如北鬥七星出自東北方向,三星出自東南方向,曉星(超魯朋)在早晨放亮前出自東南方;還有天河是東北—西南的壹條寬線,四季方位不變。日、月是從東方出來,獵區把“日出的方向”稱東,“日落的方向”稱西,“中年太陽的方向”稱南,“太陽到不了的方向”稱北。

傳統觀測天氣的方法,主要依據方向、節氣及自然界的各種變化。如,從東南方向下雨,壹定是大雨;從西北刮風時,不會下雨。從西北開始下雪。太陽和月亮的周圍出現光圈,是變天的預兆,將會刮風、下雪或下雨。壹定下得多。夏季白蝶多,冬季多雪。夏季小鼠洞多,冬季少雪。清明這天刮風,春天必有大風。清明下雪,春季要降大雪。

預測年景好壞,是在陰歷十二月二十四日,在天亮之前看南鬥星和月亮的位置。月亮在南鬥星的左上邊,認為來年要澇;月亮在南鬥星的右上邊,來年要旱;月亮在南鬥星的中間或下邊時,壹定是風調雨順的好年成。

  • 上一篇:達摩蘭花哪個品種最好
  • 下一篇:鑄造的優缺點,常見的缺陷以及如何改造?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