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文化含量的提升並不能直接導致課堂文化含量的提升,也不能導致兒童文化素養的提升,這是需要路徑,需要策略的。如何實現傳統文化和語文學科的深度融合,如何提升語文教師的文化內涵,如何真正實現語文教師的語文素養提升,要抓中國文化的基因——漢字。
壹、漢字是中華文化的基因。
杏花,春雨,江南。六個方塊字,或許那片土就在那裏面。而無論赤縣也好神州也好中國也好,變來變去,只要倉頡的靈感不滅,美麗的中文不老,那形象那磁石壹般的向心力當必然長在。因為壹個方塊字是壹個天地。(中國人的天地,中華民族的天地,壹代又壹代炎黃祖孫的天地)。
太初有字,於是漢族的心靈他祖先的回憶和希望便有了寄托。譬如憑空寫壹個“雨”字,點點滴滴,滂滂沱沱,淅淅瀝瀝,壹切雲情雨意,就宛然其中了。視覺上的這種美感,豈是什麽rain也好pluie也好所能滿足?翻開壹部《辭源》或《辭海》,金木水火土,各成世界,而壹入“雨”部,古神州的天顏千變萬化,便悉在望中,美麗的霜雪雲霞,駭人的雷電霹雹,展露的無非是神的好脾氣與壞脾氣,氣象臺百讀不厭門外漢百思不解的百科全書。
如何讓漢字成為中國文化的基因,讓漢字成為文化的基因?
看這樣壹篇課文:
秋天來了
天氣涼了,樹葉黃了。壹片片葉子從樹上落下來。
天空那麽藍,那麽高。壹群大雁往南飛,壹會排成“人”字,壹會排成“壹”字。
啊!秋天來了。
課後有幾個生字:子、人、大……
“大”這個字怎麽教。部編本教材出現在會認、會讀,會寫。壹般老師是這樣教的:老師把字寫在田字格裏,寫好“大”字小訣竅:大字壹橫要斜平,豎撤左仲捺右展。捺交江在中心,大大方方立人間。通過組詞擴詞了解字意,大小、高大、大人、強大。寫完了給出壹個評價標準:我會評:壹橫斜平;撤捺伸展;三筆在中心交匯。
還不忘指導學生養成良好的書寫習慣,我做到:提筆就是寫字時,寫字不忘有姿勢。壹奉壹寸和壹尺,頭正腳平腰挺直。從壹年級第壹次提筆寫字就養成專業的書寫習慣,讓這種習慣成為壹種無條件反射。
這樣的教學已經教的很紮實了,但這樣的教學僅僅停留在技術層面,技術教的很紮實,老師的教學技術也很熟練。技術本身是沒有靈魂的。而壹個失去靈魂的技術遲早是會出問題的。大字教學的靈魂在哪裏?仔細觀察這壹課的四個字:“巳”“子”“人”“大”放在壹組,這是壹種意義的歸類,大家看這四個字的篆文:
“人”是壹個側面站立的人,單人旁就是這樣來的。
“大”是正面站立的壹個大人,壹個正面站立的人讀“大”,壹個側面站立的人讀“人”,壹個剛出生的嬰兒讀“子”,壹個還在母親肚子裏的人(胎兒)讀“巳”,巳、子、人、大反映了人成長變化的過程,最後成人壹定是成大人。為什麽最後成人壹定是壹個大人呢?看我們的先民是怎樣造字的,最後成人壹定是正面站立的堂堂正正的人,頂天立地的大人。創世紀神話《盤古開天辟地》中盤古就是壹個大人。“盤古開天,天地相距九萬裏,而盤古日長壹丈,高達四萬多裏,”這種頂天立地,開天辟地的精神,夠不夠的上壹個“大”字。中國後來的大人之學稱為“大學”,“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孟子稱為大丈夫的是這樣的人:“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這是文化。這樣的文化能不能融入我們的識字教學中,能不能成為我們課堂的文化基因?
每壹個漢字都是壹座文化的富礦!從字源的角度,從詞源的角度,妳就能發現我們的先民對宇宙的理解,對世界的理解,對生命的理解,對人自身的理解,這種理解壹代又壹代流淌在中國人的心靈深處,成為壹種集體無意識。用榮格的話來說就是這個民族的集體人格。這樣的集體人格就是壹種文化底蘊。我們今天的語文課堂能不能接續這樣的文脈,能不能讓我們的語文課堂也充滿這樣的文化底蘊和底色。這是教學必須正視和思考的問題。
二、課文是精神返鄉的入口
如何讓現在的兒童返回自己的精神故鄉,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充分的發現、挖掘每壹篇課文背後的文化底蘊。傳統文化視角中的課文類型,主要是四種:第壹種古詩詞;第二種文言文;第三種古典名著;這三種在部編本的語文教材中占比為三分之壹,還有三分之二是現代白話文,是很容易被我們忽視的,我們以為現代白話文不太容易去傳承傳統文化,其實錯了。
我們不僅要關註古詩詞的教學、文言文的教學、古典名著的教學,還要關註占比三分之二的現代白話文的教學。我們更應該去挖掘現代白話文教材中的文化內涵和文化品位。
部編本第壹冊的第壹篇課文《秋天》
天氣涼了,樹葉黃了。壹片片葉子從樹上落下來。
天空那麽藍,那麽高。壹群大雁往南飛,壹會排成“人”字,壹會排成“壹”字。
啊!秋天來了。
這篇第壹冊的第壹篇課文有非常豐厚的中國文化底蘊。有壹個非常重要的傳統文化的意向——北雁南飛,北雁南飛是壹個文化現象,融入在中華民族壹代又壹代的精神結構當中。王實甫的《西廂記》中“碧雲天,黃花地,西風緊,北雁南飛。曉來誰染霜林醉,總是離人淚...”鶯鶯和張生分別的時候,在長亭是壹定要出現北雁的,這是文化使然。此刻南飛的大雁寄托的是中國人特有的相思離愁。這是別的國家的人所沒有的。
在陸遊的詩中“雁來慘淡沙場外,月出蒼茫雲海間。”壹定要有大雁,大雁渲染和烘托了雄輝悲壯的氛圍。這是文化。
在晏殊的詞中也有雁“鴻雁在雲魚在水,惆悵此情難寄。”此刻的雁是壹種文化符號,鴻雁傳書,它要傳書,傳的是情書,是相思之書。這是中國文化特有的壹種現象。
“塞下秋來風景異,衡陽雁去無留意。”壹定要寫到雁,借助雁抒寫的是戍邊將士的思鄉之情。這是壹種文化現象。
北雁南飛壹定不只是壹種自然現象。作文語文老師,妳壹定要看到這種自然現象背後所承載的中國人的特有的心情,壹種特殊的審美誌趣,特有的文化意向。
壹年級的孩子能接受這些嗎?重估兒童的文化潛能。教師不但要有文化的自覺,還要有文化的創新。把教師的文化自覺創造性的轉化為課程資源。
從兒童的生活出發,最後回到兒童生活本身。傳說大雁可以給人們傳遞書信,
假如媽媽在外地出差,妳思念媽媽了,妳請大雁幫妳給媽媽傳遞書信,不能用微信、qq、也不能用email、短信、電話等,只能讓大雁傳遞書信,妳想給媽媽說些什麽;如果媽媽收到了妳的書信,想給妳回信,她也想讓大雁給妳傳通下書信,媽媽在信上會對妳說些什麽呢?
孩子也許說得很簡單,但壹定會說的很感人;孩子們可能說得很質樸,但壹定很真誠。孩子們可以借助大雁傳遞對媽媽的思念,也可以利用同理心,借助大雁傳遞媽媽對孩子的思念。當再壹次回到文本的時候,妳通過情境創設, 復沓引讀加深大雁和這種特殊心情的鏈接。帶著妳對媽媽的愛,壹群大雁往南飛,壹會排成“人”字,壹會排成“壹”字;帶著妳對媽媽的思念壹群大雁往南飛,壹會排成“人”字,壹會排成“壹”字;帶著妳對媽媽的牽掛壹群大雁往南飛,壹會排成“人”字,壹會排成“壹”字。
打通了兒童的心情和課文的通道,此刻的大雁被情化了,被人化了,被情感化、人化的大雁就是文化。帶著妳對媽媽的牽掛壹群大雁往南飛,壹會排成“人”字,壹會排成“壹”字。
創造性的轉化,要求老師有文化自覺。不在於文化底蘊本身,而在於創造性的轉化,這個創造性的轉化就是課程的設計。課程設計對語文老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妳自己首先要發現課文中的文化現象。
落葉也是壹種文化現象,落葉是壹種精神命題,跟我們這個民族特有的壹種非常敏感的情緒是連接在壹起的。落葉跟傷感聯系在壹起;落葉跟無常聯系在壹起;落葉跟悲秋聯系在壹起……這些都是文化。語文課有了這樣的文化底蘊,有了這樣的文化,語文課才是有價值的語文課,才是不僅僅停留在技術層面的語文課,才是有靈魂的語文課。
意大利著名作家卡爾維諾的著作《為什麽讀經典》中提到讀經典的十二個理由,其中壹條就是:經典作品是這樣壹些書,它們帶著以前的解釋的特殊氣氛走向我們,背後拖著它們經過文化或多種文化時留下的足跡。
打開經典之門,就是打開文化之門。
三、重構是文化融合的範式
(壹)優選內容
語文課本中的內容有三類:壹類學生基本能讀懂(少教少學甚至不教不學);二類學生能讀懂部分(選教選學);三類學生基本讀不懂(多教多學)。學生讀不懂的壹定是經典。
背壹部《老子》,勝讀萬卷童書。——潘新和
現在的孩子讀了很多低文化品味的童書,很多書是垃圾,是文化的碎片,是娛樂至上,消費至上的。讓孩子的精神變得淺薄而不是深刻,讓孩子的精神變得浮躁而不是沈靜,讓孩子的精神變得狹窄而不是博大。讀不懂的經典的,讓孩子多讀,語文老師要多教,孩子要多學。
(二)分類整合
最好能夠形成文化的主線。這是學習中國文化的臺階。
壹年級基礎蒙學《三字經》《百家姓》是教學生識字的;二年級基礎蒙學《弟子規》《千字文》;三年級進階蒙學解決寫作問題《笠翁對韻》;四年級中段可以讓學生讀《大學》《中庸》,也可以讓學生讀繪本,比如《安的種子》是非常好的《大學》啟蒙;五年級《論語》;六年級《孟子》。
(三)集中學習
每壹個主題單元都要集中學習。
(四)專題探究
壹個好的語文老師應該開設自己的文化課程。《紅樓啟蒙春》
(五)專業引領
如《詠柳》這首詩,有的老師不會讀,在瞎讀,把詩讀成教參裏告訴老師們的樣子:1.萬千柳絲表現了“柳樹的特征,不但寫了柳樹而且歌頌了春天。2.從“二月春風似剪刀”中看到,詩人歌頌了“創造性的勞動”。3.詩從柳樹寫到柳條再寫到柳葉既有條理,又突出了重點。教參寫錯了,教參在誤導,教參寫得很不專業,這時候就需要專業引領,就需要讀專業書籍,比如孫紹振先生的《名作細讀》。只有提升了自己的專業素養,語文課堂的文化素養才能夠得到切實的保障。
積澱是深度融合的旨歸
積澱的關鍵在哪裏,朱熹說的很清楚:
“讀書之法。先要熟讀。須是正看背看,左看右看。看得是了,末可便道是,更須反覆玩味。”
“大凡看文字,少看熟讀,壹也:不要鉆研立說,但要反覆體驗,二也:埋頭理會,不要求效,三也。”
“書宜少看,要極熟。壹日授壹百字,則只是壹百字;二百字,則只是二百字。”
“讀書,小作課程,大施功力。如會讀得二百字,只讀得壹百字,卻於百字中猛施工夫,理會子細,讀誦教熟。”
“既識得了,須更讀百十遍,使與自家相乳入,便說得也響。今學者本文尚且未熟,如何會有益!”
對於孩子們來說,經典文化的東西要讀反復讀,要使其言皆出於無知之口,使其意皆若出於無知心。只有爛熟於心,文化才會紮根。文化才能成為兒童精神生命中的最底層的東西。在這樣的陶冶之下成長起來的孩子,才是壹個真正有根的中國人。壹個有根的中國人,他有自信,放眼世界,放眼全球,這樣壹個有根的中國人不管走到哪裏,依然不會忘記自己的文化身份——我是中國人!
這是壹個中國夢,即“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為北宋大家張載的名言。在以前這樣的中國夢是沒有辦法實現的,而現在,我們迎來了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讓我們壹起為文化的復興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