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燈舞。
銅梁龍舞系流傳於重慶銅梁縣境內的壹種以龍為主要道具的舞蹈藝術形式,包括龍燈舞和彩燈舞兩大系列。龍燈舞主要包括大蠕龍、火龍、稻草龍、筍殼龍等十個品種,彩燈舞主要包括魚躍龍門、三條、十八學士等十二個品種。
銅梁龍舞的歷史淵源
銅梁龍舞的發展經過了火龍、正龍、肉龍三個階段。早期的火龍用繩索、竹簍連接頭尾,舞龍時龍身施放煙火,氣氛熱烈,場面活躍,但火龍有軀無肉,龍形象欠佳。
中期的正龍頭大頸長,以簍作節,節內點燈以代煙火,舞玩時龍首高昂,燈火蜿蜒,景象壯觀,但龍體態不全,身軀仍少真實感。
最後形成的肉龍,以彩繪紙黏糊龍身,龍體完整,有骨有“肉”,舞玩時頭尾擺動靈活,軀體伸縮自如,內部盞盞燈火映照出金甲赤脊的龍身,熠熠生輝,美觀動人。由於肉龍體態長大,舞玩時形如蠕動,故又稱“蠕龍”。
近代,銅梁龍又在傳統肉龍基礎上進行了創新設計,集獅頭、鹿角、蝦腿、鱷魚嘴、烏龜頸、蛇身、魚鱗、蜃腹、魚脊、虎掌、鷹爪、金魚尾於龍壹身,且將傳統閉口龍改制為張口龍,龍口內加做龍舌與口寶。新創的銅梁龍英姿勃發,神威賁張,大有吞雲吐霧、氣奪天地之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