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視並崇尚什麽是中國古代思想家們的主流觀點介紹如下:
重視並崇尚精神生活,是中國古代思想家們的主流觀點。
中華民族崇尚精神的傳統,首先表現在對物質生活與精神生活相互關系的獨到理解上。中國傳統文化認為,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崇尚壹簞食,壹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的精神追求。中國古人在義利觀上主張見利思義、以義制利、先義後利,在理欲觀上主張導欲、節欲,強調用道德理性和精神品格對欲望進行引導和控制。
中華民族崇尚精神的傳統,也表現在中國古人對理想的不懈追求上。矢誌不渝地堅守理想,是中國古人崇尚精神的典型體現。儒家強調誌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墨家把兼相愛,交相利作為理想。無數誌士仁人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為實現理想而上下求索。
中華民族崇尚精神的優秀傳統表現
1、表現在對道德修養和道德教化的重視上
例如,將立德置於三不朽(立德、立功、立言)之首,重視人的精神品格的養成。再如,自天子以至於庶人,壹是皆以修身為本,認為教化的目的是明人倫,是培養有道德的人。同時,古人關於修身養性的具體方法以及家箴家訓、鄉規民約等教化方式的提出,也表明對精神世界的高度關註。
2、表現為對理想人格的推崇
例如,孔子的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孟子的可欲之謂善,有諸己之謂信。充實之謂美,充實而有光輝之謂大,大而化之之謂聖,聖而不可知之之謂神。這些思想都反映著對人生境界的看法,對高尚人生境界的尊崇和追求。
再如,關於理想人格,儒家推崇的君子、聖人,道家追求的真人、至人,梁啟超呼籲的新民,都是關註精神品格的具體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