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社會學習或者心理發展的理論,被稱為社會學習理論,該理論主張兒童是通過觀察和模仿而獲得社會心理的,強調兒童習得社會行為的主要方式是觀察學習和替代性強化。
第壹,觀察學習,通過觀察他人所表現的行為及其結果而進行學習。
兒童每天都積極觀察周圍的人和事,並加以模仿,模仿的對象就是榜樣人物。小孩子常常會把父母、老師和大孩子視為榜樣,而有意識地模仿他們的態度和行為。
第二,替代性強化,學習者如果看到他人成功和被贊揚的行為,就會增強產生同樣行為的傾向;如果看到失敗或受懲罰的行為,就會削弱或抑制發生這種行為的傾向。這說明兒童不僅通過自己的觀察模仿進行學習,同時還觀察別人行為的後果。如果這種後果是被肯定和贊揚,他就傾向於積極學習和模仿這種行為;反之,他人行為的後果受到懲罰,他就不再模仿。這就是替代性強化的表現。
兒童通過觀察學習和替代性強化學習社會行為的機制是對棒樣的認同,即兒童有意識的模仿榜樣人物的態度和行為方式。
總之,兒童的言語發展、社會行為的習得、道德和價值標準的形成等都是通過社會學習得來的。
通過以上理論看到,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是模仿家人、老師以及朋友學來的,他最先模仿的是家長,因此家長是孩子的第壹任老師。家長如果是抱怨指責的模式,孩子從小經常被指責抱怨,也會模仿出抱怨指責的模式。
家長如果有自己的文化理念,這種理念也會傳承下去。比如我小時候經常聽父親說:“靜坐常思自己過,閑談莫論他人非。”我就學會了反思,壹旦出現了問題,我會想我的失誤在哪裏?以後如何吸取教訓。當對別人有不滿時,壹想到不能在背後說別人的壞話,自然就盡量不說了。
再比如我坐著時壹般不抖動雙腿,這是因為家長經常對我說“要坐有坐相、站有站相”。小的時候有壹回我站著壹邊吃東西壹邊不由自主的搖晃身體,被我奶奶壹巴掌打了過來,然後我就記住了坐著不能抖腿、站著不能搖晃身體的理念。
有壹次吃飯的時候,我弟弟用筷子亂扒挑好吃的,被我奶奶喝住了,說不能在盤子裏亂扒菜,吃飯時只吃眼前的,夾到什麽吃什麽,我就學會了吃飯只從自己這邊夾菜的習慣。
再比如見人要主動和人說話,小時候家裏人無論見到了村裏的什麽人,都和人家打招呼,當我走在路上見到村裏人時,雖然內心不想和他們說話,但也要笑笑或者稱呼壹下,這也是從家人的行動中學來的,好像不打招呼就不行。
當然家族中也有壹些不好的模式,隨著自己外出學習,認識到有些模式不文明,自己就有意識的改掉了。比如吃剩的飯菜要留著下壹頓吃,現在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盡量做到少而精,吃不了的飯菜就倒掉。比如小時隨地亂吐痰、亂扔垃圾、說話時經常帶著不文明的口頭語,隨著在外邊的學習逐漸改掉了。這些是走出家庭、走向社會時,從別人的行為中反思改變的,當然有時也會壹不小心就露出馬腳。
我們要時刻保持覺察的心態,發揚優良傳統,看到家族中落後文化習俗就有意識的扔掉,學習他人的文明習慣,讓家族的文化基因越傳越優秀。
李克富//案例問答:怎樣應對“三不”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