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文化 - 鐵觀音的加工工藝及流程

鐵觀音的加工工藝及流程

鐵觀音的制作大致分為采摘、涼青、做青、炒青、簸揀、搖青技術、拖酸制法等工序制成。根據工藝的不同可分為正炒、消青、拖補三種方法。其中最接近傳統鐵觀音工藝的是正炒,較常見的是拖補。

鐵觀音有幾種制作工藝

壹、正炒鐵觀音制作方法

正炒鐵觀音制作基本按傳統鐵觀音的制作工藝,多搖青,少攤涼,讓鐵觀音茶葉充分完成走水過程,並及時下鍋殺青,所以稱為正炒鐵觀音。

正炒鐵觀音制作具有傳統鐵觀音的特征,幹茶砂綠,色澤明顯,因走水充分湯色黃綠、明亮、透白;湯味滑、活、厚,上等茶花果香濃郁,觀音韻明顯,回味甘甜,口齒留香;鐵觀音葉底色黃綠,有光澤,底片柔軟。

正炒鐵觀音做法第壹次搖青壹般2-3分鐘,第二次搖5-10分鐘,第三次搖青要適當掌握。小則5-10分鐘,多則20-60分鐘。當然這都不是絕對的,應按天氣及生產條件而變化。

每次搖青之間,相隔是大約1個小時,而第三次搖青,要搖到茶青的青氣基本消失,花果幽香起。在搖青完成後,至殺青時間,壹定不能超過次日的中午。

安溪茶農自己留著喝的,大多數是這種正炒鐵觀音工藝茶,因此正炒鐵觀音適合有壹定茶齡的茶客,也適合鬥茶。

二、拖補鐵觀音做法

鐵觀音拖補,為何叫拖呢,是鐵觀音青葉到了正常要殺青的時候,但青葉還不能完成鐵觀音做青要求,因此還要在超出的時間繼續做青,於是有了鐵觀音拖補的做法。

不能完成鐵觀音炒制,是由於天氣等因素的影響,慢慢的就形成了這種鐵觀音風格茶。鐵觀音茶葉要拖,就需要配以空調和抽濕機完成。這樣,就少搖多靜,不搖出水,而是靜置失水,於是就有了鐵觀音拖青和拖酸的茶品了。

拖補鐵觀音做法少搖多攤,搖青時間短,攤涼靜置時間長,通常稱失水。第壹次搖青,大約2分鐘,第二次搖青,2-3分鐘左右,第三次搖青,約3-5分鐘。

第三次搖青以後,將搖好的茶青,置於空調間,靜置至次日下午以後,至茶青的臭青味完全消失,才可以開始入鍋炒青。由於茶青靜置時間長,殺青時間拖延至第二日晚,因此稱為拖補,又叫拖青。還有壹種較流行的說法,按酸性來分,分為拖(歪)酸、正酸。

這種鐵觀音制作工藝做的好,有清爽的青香和酸香或清酸味,但基本沒有了鐵觀音的音韻,鐵觀音做的不好的,有生硬的臭青味或悶青味或臭悶酸味。

這類鐵觀音茶因為走水不充分,發酵度較低,沖泡時要快沖快出,否則湯色呈渾綠色,湯味青澀味明顯。同樣因為鐵觀音茶葉走水不充分,發酵度較低,這類鐵觀音茶底片青綠或墨綠,葉面生硬,青味明顯。但此類幹茶色澤碧綠,有開蓋奪香之勢,很容易吸引剛接觸鐵觀音的茶客。

  • 上一篇:重陽節祝福語加圖片?
  • 下一篇:閏月幾年壹次?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