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式特點
銅鼓客家山歌大都反映山區人民的勞動、生活、風俗人情和男女愛情。由於客家人晚於本地人入遷,只能居住在深山老林,開山墾田,辛苦勞作。他們的社會地位簋低。不僅受封建地主的剝削和壓榨,而且還要受族權的壓迫和本地人的排擠,生活非常貧苦。面對殘酷的社會現實,他們常用山歌來發泄胸中的悲憤。如:“要崖(我)唱歌唱唔(不)成,有穿成苦瓜棚;結頭打成千百只,油汙刮得三斤零。”這首歌就反映了當時客家人的生活境況。情歌在客家山歌中占有很大的比例。客家人身居“客”位,又居住在偏僻的山區,為了生存,不論男女都得從事戶外勞動,再加上客家人生性耿直,便少了些封建意識的束縛,青年男女就多了壹些交往結識的機會。在田間山頭,青年男女常以山歌來表達自己的心聲,感情真摯,語言質樸。如:“細妹送崖過山塘,塘裏壹對好鴛鴦;鴛鴦若唔成雙對,前世燒了斷頭香。”“生要為死要戀,哪怕官司打眼前,十場官司九場打,打了官司還要戀。”采用壹問壹答形式的盤歌,表現的內容簋廣,時令節氣、花木蟲魚、日月星雲等等,或盤或猜,極富情趣。如:“唱歌師呃老賢尊,崖打山歌問伲登(妳們),新打米篩幾多眼?鬥米泊酒幾條槽?對門黃牛幾多毛?唱歌師呃老賢酋,介(這)只山歌崖知音,新打米篩算蔑唔算眼,鬥米泊酒算酒喇算糟,哪有閑情算牛毛?”
歷史發展
土地革命時期,銅鼓人民在艱苦的環境中用山歌這壹動工為當時的鬥爭服務。如:“紅軍壹來晴了天,窮苦人民笑連連;五荒六月有飯吃,寒冬臘月有衣穿。”歌頌了紅軍解救老百姓的功績。“要吃柑子把樹栽,要飲泉水把井開;窮人要想把身翻,快到紅軍隊伍來。”號召人們投身革命,參加紅軍。“不怕敵人逞瘋狂,窮人骨頭硬似鋼,鳥銃梭鏢聯合起,勝過敵人機關槍。”表達了對革命必勝的堅定信念。另外,還有大量的送夫送子參軍,勸白軍投降,努力生產支援前線,展望未來的山歌。這些山歌為蘇區的革命鬥爭起了積極的宣傳作用。 建國後,山歌緊緊配合社會主義建設,適應了時代的發展和需要。如《賣公糧》:“雞口頭禪三遍天正光,生產隊裏送糧忙,全村社員齊出動,男男女女,老老少少,擔的擔來,推的推車,呢哩呀啦,嘻嘻哈哈,送糧隊伍出了莊,崖心裏高興把歌唱。”表現了豐收後,農民喜賣余糧的歡樂情景。再如:“崖老漢生來愛唱歌,壹人唱來萬人和,新人新事編歌唱,唱滿九埂十八坡,唱得老漢樂呵呵。”表達了對新生活的向往和熱愛。
特色
銅鼓客家山歌植根於現實生活的土壤之中,是人民群眾的口頭創作,在藝術上有獨特之處。比興,在山歌中運用得非常普遍。如《選情郎》:“園中桔子越蓄越熱越見紅,對面妹子越長越大越愛人,不高不矮,不胖不瘦,眉清目秀,小巧玲瓏天仙樣,織布紡紗,繡花桃朵,粗粗細細,玲玲瓏瓏樣樣行,年正十八有嫁人。”“天上起雲橫絲橫,又象落雨又象晴,有心想同哥子連,又怕打壞哥名聲。”“買張白紙裱岡匆(窗戶);蜘蛛結絲在肚中,燕子做巢泥塞口,新交知己募作聲。”比興,使山歌藝術形象更為鮮明、具體、生動。襯詞,在山歌中的運用也很突出。如《螃蟹歌》:“正(呀)月(哪)思(哇)想(呀)螃蟹(咯)歌,壹只(咯)螃蟹腳(呀)子啷當,絲呀個子嘟當,啷當啷當絲呀餵子喲),小妹妹(呀)妳猜壹猜(餵)。”句中襯詞可以調節音節,增強句子的跳躍性,句末襯詞可以加強歌詞的語氣;遊離於歌詞內容之外的較長的襯詞則為山歌增添了不少情趣。襯詞的運用提高了山歌的表現力,豐富了歌詞的音樂性。垛四字句是急板山歌特有的藝術手法。如《選情郎》中:“不高不矮、不胖不瘦、眉清目秀、小巧玲瓏、織布紡紗、繡花挑朵、粗粗細細、玲玲瓏瓏。”《賣余糧》中:“男男女女、老老少少、擔的擔來、推的推車、呢哩呀啦、嘻嘻哈哈。”垛四字句,無壹定限數,可由編者或演唱者自由發揮。垛四字句,長於敘事,用於急板山歌中的第三、第四句之間,有板無眼,由慢而快,連念帶唱,壹氣呵成,形成獨特的藝術效果。 由於受地理環境的限制和社會地位的差異,客家山歌受外來影響較少,基本保持著原始、古樸的風貌,具有壹種粗獷豪爽的“野味”。客家語音跌巖起伏,跳躍性大。客家山歌的音調依據客家語言的語氣、語勢裝飾美化,保持著純正的客家音樂語言,而產生撼人的聲腔藝術。
山歌形式
銅鼓客家山歌有二句板、五句板、急板等多種形式,以急板和二句板盤歌最具特色。急板山歌從五句板發展而來,由五個樂句構成,基本只用二個音:2、6,音調高昂、節奏明快、情緒熱烈。二句板盤歌,是二句式四句頭結構的山歌,曲調悠揚婉轉,旋律優雅,能表現豐富細膩的感情。
獲得榮譽
銅鼓客家山歌在黨的雙百方針指引下,得到迅速的發展和提高。六十年代,銅鼓山歌手曾參加了八省(市)的巡回演出,《賣余糧》由中央電臺灌制成唱片,根據山歌曲調改編的歌曲多次選入對臺廣播。七十年代中期至八十年代初,縣文工團的文藝工作者收集整理了大量的山歌、小調、曲牌,還專程前往客家山歌之鄉――廣東梅縣學習。在此基礎上先後創作演出了具有濃郁鄉土氣息的山歌戲《黑姑投軍》、《繡紅旗》、《福星》等,在全區和全省的會演、調演中獲得同行和專家的好評。[1] 客家山歌是客家人社會生活和思想情感的真實反映,在音樂上保留著較為純正的客家語言本色,具有濃厚的“古樸性”,在藝術上,內容上基本保持著較為純樸、清新的“民間性”。銅鼓客家山歌作為壹種外來文化傳入銅鼓,在長期的勞動生活中不斷地豐富發展,同時,在與本土文化、周邊客家文化的交融中,形成了獨具魅力的風格。 上世紀六十年代由銅鼓民間歌手塗雪梅演唱的急板山歌《翻身賣余糧》在江西省首屆音樂周上演唱獲壹等獎,並由中央電臺灌制唱片,經記錄整理的《賣余糧》又收入《中國音樂詞典》,並在這部洋洋大觀的音樂詞典中,作為山歌詞條的唯壹例曲,被專家稱為“贛西北最有代表的歌神”。銅鼓客家山歌已成為壹朵不雕謝的山花盛開在中華音樂百花園中。[2]
文學形式
銅鼓客家的文學形式,壹般都是七言四句和七言五句,但也有在七言五句基礎上延展的長短句山歌,甚至長篇敘事的山歌,其中七言五句和長短句山歌在全國山歌中並不多見。按歌詞內容可分為訴苦類、愛情害、勞動類、勸善類、故事類、歌頌類等;按曲調分,主要有兩句樂段和五句樂段。兩句樂段是壹種上下樂句結構均用七言四句形式的山歌,而五句樂段卻有多種構成方式,五句樂段的山歌是在四句樂段的基礎上,加上壹個尾句構成的,這類又有慢板和急板之分,急板山歌有板有眼的急促節奏,近於口語的質樸音調,壹氣呵成的演唱特點,更賦於它獨特的藝術風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