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坑鎮是典型的客家古鎮,據有關資料記載,唐朝始有人類遷入銀坑,唐,淩氏由尋烏縣安子前遷入洋河橋,麟德二年(公元665年)鐘巖由興國縣竹壩遷入琵琶村貫前,這是客家人最早遷入銀坑的記載,大量客家人遷入銀坑定居是在明清之際,遷入人口數量遠超前期。客家人在銀坑這塊肥沃的土地上繁衍生息,創造出了燦爛的客家文化,於都嗩吶、於都半班戲便是其中傑出代表,而銀坑甑笊舞以其獨特魅力,已於2008年入選為江西省第二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銀坑甑笊舞:甑笊舞誕生在於都縣銀坑鎮銀坑村的上營、中營、下圍、撒網形、新屋、老街、冇丘、席塘等九座屋場,迄今已有700 多年歷史。因起舞時人們手舞“甑笊”又唱又跳而得名,其舞蹈動作與劃船形似,故俗稱“劃龍船”或“唱船歌”。將舞蹈與敬神儀式結合,因此也叫“敬神”。
相傳屈原在世時,有壹次全家患病,屈原夜得壹夢,見河下劃龍船,醒後許願劃龍船請神驅病,從而創下劃龍船的風俗,甑笊舞由此衍生。另壹種說法是宋朝年間,嶽飛曾駐兵銀坑圍剿農民起義軍彭、陳氏,彭、陳兵敗後退守山洞,壹時難以攻下,嶽飛便令不殺壹個俘虜,並於某天在軍營與百姓***歡,跳“敬神舞”直至黎明,以迷惑起義軍。同時抽調精兵組成敢死隊,由俘虜帶路,奇襲山洞,壹舉獲勝。“敬神舞”,即流傳至今的甑笊舞。據當地老人說,甑笊舞是泰和壹位施姓男子移居當地而授,也有的說是壹位大河捕魚漁民所教。但9座屋場自古至今無施姓人家,也無自泰和遷居來的移民,加上年代久遠,又無文字記載,所以難以考證。
鄉俗規定,每年正月初六,各屋場的頭人先集中商議演出順序。定下“坐案”屋場,並由最先演出的屋場準備甑笊等道具。
演出前,每個舞者燃香燭,喝酒。後由幾位長者唱船歌。眾人唱和,唱完壹段,接贊語。然後起舞。舞畢,燃鞭炮,再反復唱歌、舞蹈。反復十壹次,謂之“十壹艄”。最後壹天(正月十五)時,再舞四十四次,唱完全本船歌,直到次日淩晨,全體舞者和圍觀鄉民敲著鑼鼓,燃起鞭炮,吹著嗩吶,擡著紙糊龍船到河邊,將龍船和全部道具燒掉,謂之送神。隨著鑼鼓聲的節奏,甑笊整齊的敲擊,吆喝聲壹浪高過壹浪,旁觀者也為之群情振奮,紛紛拿起甑笊壹道起舞,氣氛熱烈。
甑笊舞以其濃郁的地方特色進行表演,反映了贛南客家人的生產、生活、文化演變,是客家文化中的壹朵奇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