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我們怎麽定義“洋節”。
如果“洋節”是指“非中國傳統的節日”,那元旦也是“洋節”。因為它是西元紀年中的新年,不是我們傳統歷法的新年。
嚴格地說,父親節、母親節,甚至五壹國際勞動節,都是從國外傳入的。難道這些也都別過了嗎?
其次,“節日”作為壹種“文化”,它本身是談不上“好”或“不好”的。並不是說,只要是傳統文化,都是好的,只要不是傳統文化,都是不好的。
在這個全球化的時代,很難有哪個國家把外來文化完全排除在外。
從“物質文化”的層面說,電燈、電視、電腦,汽車、飛機、輪船,都是外國的發明,難道我們每天使用時都會問壹問該不該用?!
從“精神文化”的層面說,阿拉伯數字、英文字母、公元紀年、星期制,也都是外國的發明,而缺少了它們我們將會怎樣?!
這些東西用起來挺方便,如果因為它們是外來的,所以就不用了,可就因噎廢食了。
文化發展的過程是壹個揚棄的過程,基督教教義中引人向善的精神,同中國的道德體系有壹致性,也是對中國傳統道德的補充與完善。吸收其精華,對現時中國社會文化建設將大有裨益。洋節,給中國帶來了人類的另壹種文明,它的浪漫詩意和溫馨人情,給世人增添了更多的喜氣。特別是父親節、母親節和感恩節,與我國本土傳統文化精神和民族道德情感不僅毫無沖突,反而特別吻合。我們為什麽要排斥呢?
中華文化博大精深,我們的文化是開放和包容的。正因為其開放性,才更具有強大的生命力。壹個真正自信的文明,不會盲目的排斥外來文化而是懂得尊重每個人的合法自由。
最後,“應該過”或“應該不過”都是不成立的。過不過是每個人的自由。而互不幹涉自由是我們對彼此最後的尊重。
ps:聖誕節.(Christmas Day),每年12月25日,基督徒慶祝基督誕生的日子,是美國最隆重的節日。
平安夜,即聖誕前夕(Christmas Eve)年12月24日是平安夜(Silent Night),在大部分基督教國家是聖誕節節日之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