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所謂過年,實際上由壹系列的節日構成,從十二月(臘月)初八壹直到正月十五(元宵節),長達壹個多月。
臘八
到了臘八,大家就開始惦記過年了。南北朝時的《荊楚歲時記》主要記錄南北朝時江漢壹帶的年節風俗,該書載十二月八日為臘日,臘八最晚在南北朝就已經形成。1qā北宋時期的《東京夢華錄》:十二月……初八日,諸大寺作浴佛會,並送七寶五味粥與門徒,謂之“臘八粥”。南宋《夢梁錄》:季冬之月……此月八日,寺院謂之“臘八”。大剎等寺,俱設五味粥,名曰“臘八粥”。
明朝末年的《夜航船》記載:“宋制。十二月八日浴佛,送七寶五味粥,謂之臘八粥”,臘八粥最晚宋朝就有。從《東京夢華錄》到《夢梁錄》記載來看,“臘八粥”本來是佛教活動。古籍記載壹直為“臘八粥”,直到民國三十多年,民國時的夏仁虎《歲華憶語》記載舊時南京風俗,都是“臘八粥”,而沒有出現“臘八節”壹說,“臘八節”應當不是傳統的說法,臘八何時成為民間節日不得而知。
小年
小年也有稱小除夕的,主要的民俗活動有貼春聯,掃塵,祭竈等。小年過得很淩亂,在各地有不同的概念和日期,北方大部分地區以臘月二十三為小年,南方地區是臘月二十四,江浙滬地區把臘月二十四和除夕前壹夜都稱為小年,海南等不少地區稱元宵節為小年,雲南部分地區是正月十六,部分少數族裔地區是除夕,也有地方將冬至叫作小年……
《荊楚歲時記》沒有小年的相關記載,《東京夢華錄》:“十二月……二十四日交年”。南宋的《歲時廣記》:“每年十二月二十四日,新舊更易……” 南宋《夢梁錄》:“二十四日,不以窮富,皆備蔬食餳豆祀竈。”宋代以十二月二十四日為交年節。謂舊年和新年在這壹天交接不過,我感覺小年可能由交年節演化而來,故日期在十二月二十四日才對。
南宋時就已經形成小年祭竈習俗,民國時的《歲華憶語》記載當時南京風俗:“二十三俗謂之小除夕。是晚,人家祀竈神”。小年祭竈神北京、南京是壹致的。
過大年
年三十也叫過大年,這天最為隆重,要吃年飯,年飯極為豐盛,還有許多的講究與說法。過大年壹般在十二月的最後壹天,在江西南昌壹帶,過大年的時間每個姓都不壹樣,從臘月二十五開始到十二月最後壹天都可以過。中國舊歷大月30天,小月29天,那個月大,那個月小不像公歷是固定的,有時十二月只有29天,不過十二月有30天的居多,所以,過年也叫年三十。
《荊楚歲時記》:“十二月暮日掘宅四角,各埋壹大石為鎮宅。歲暮,家家具肴蔌,謂宿歲之儲,以迎新年,相聚酣飲,請為送歲”。十二月暮日是否可以理解為十二月最後壹天?如果是,那就是現在的年三十,相聚酣飲,就是大吃大喝,這大約就是以前過年的真意。
《東京夢華錄》有“除日”,《夢梁錄》:十二月盡,俗雲“月窮歲盡之日”,謂之“除夜”。大年自唐朝開始就有除日、除夜、除夕之稱,這天:“士庶家不論大小家,俱灑掃門閭,去塵穢,凈庭戶,換門神,掛鐘馗,釘桃符,貼春牌,祭祀祖宗”。《歲華憶語》:“金陵人家,除夕最忙碌。祭祀之禮三:祀祖先,祀竈,祀天地也。張先世遺像曰懸影,分桌列饌,舉家叩拜。祭畢不送,謂“請祖宗在家過年”也。撤饌不撤飯,飯上插青松枝,安紅棗,曰年飯。”
從唐朝開始,到民國以前過年這天稱為除夕(除夜、除日)等,這天活動內容很多,民國時,南京人過除夕與南宋相似,以祭祀等儀式為主,不像南北朝那樣只有相聚酣飲,大吃大喝。民國時有了年飯的概念,不過年飯是祭祀祖宗的。
過大年(除夕)在過年的舊俗中不是核心重點。2013年頒布的《全國年節及紀念日放假辦法》規定:“春節,放假3天(農歷正月初壹、初二、初三) ”,我國法律也沒有民間那麽重視除夕過大年(除夕)。
守歲
《荊楚歲時記》無守歲記載,大概南北朝時還不用守歲。唐代的皇帝李世民有首詩《除夜》:“歲陰窮暮紀,獻節啟新芳。冬盡今宵促,年開明日長……”除夕夜守歲最晚唐朝就有了。《東京夢華錄》:是夜禁中爆竹山呼,聲聞於外。士庶之家,圍爐團坐,達旦不寐,謂之“守歲”。
守歲從北宋的:圍爐團坐,達旦不寐,到民國:家人徹夜不眠,都是守壹個晚上。《歲華憶語》:是夕也,炮竹聲如湯沸鼎中,雜以鑼聲、骰子聲、數錢聲,蓋千門萬戶皆春聲矣。傻坐壹個晚上是很難受,所以除夕的夜都很熱鬧,自唐以來,除夕夜守歲和現在壹樣,通宵不睡,放鞭炮,喝酒、打牌、聚賭……不過,這幾年政府限制放鞭炮,除夕夜安靜了許多,傳統風俗為之大變。
拜年
拜年的習俗形成比較早,《荊楚歲時記》:“正月壹日……於是長幼悉正衣冠,以次拜賀。”《東京夢華錄》:“正月壹日年節,開封府放關撲三日。士庶自早互相慶賀。”《夢梁錄》:“正月朔日(每月第壹日為朔日),謂之元旦,俗呼為新年……士夫皆交相賀,細民男女亦皆鮮衣,往來拜節。”
《歲華憶語》:拜年之禮……先生及尊長,必以元旦,至遲則不敬。拜年從南北朝是在正月壹日,到了民國依然正月初壹拜先生及尊長,到初二再拜就是不尊敬了。現在的拜年風俗較為復雜,與民國以前都不同。
壓歲錢
過年小孩子都盼著有壓歲錢,壹般在年三十晚上給,不過給壓歲錢的習俗好像直到清代才有,滿清光緒年間的《壹誠齋詩》:“遙知塔擁雙峰裏,壓歲分錢少壹人。”另外滿清《繪芳錄》、《九尾魚》、《帝京歲時紀勝》等都有壓歲錢的說法,但其他年代古籍沒有找到相關壓歲錢的記載。
滿清非我漢裔,壓歲錢疑為訛傳。古代過年有“埋祟”風俗,《東京夢華錄》:至除日……又裝鐘馗、小妹、土地、竈神之類,***千餘人,自禁中驅祟出南薰門外轉龍彎,謂之“埋祟”而罷。埋祟就是把各種妖魔鬼怪趕走。是否是滿人將“祟”訛做歲,埋祟變成了壓歲?不得而知。
元宵節
《荊楚歲時記》:正月十五,也稱正月半,今州裏風俗,望日(每月十五稱望日)祭門戶……該描述與現在的元宵節風俗相差甚遠。《夢梁錄》:正月十五日元夕節,乃上元天官賜福之辰。昨汴京大內前縛山棚,對宣德樓,悉以彩結,山沓上皆畫群仙故事,左右以五色彩結文殊、普賢,跨獅子、白象……又以草縛成龍,用青幕遮草上,密置燈燭萬盞,望之蜿蜒,如雙龍飛走之狀。說到了天官賜福、神仙,看起來元宵節與道教相關。
明代《月令采奇》,“正月十五。……是夜曰元宵。曰元夜曰燈夕、世人為燈樓、燈市、火蛾、火樹放銀花。”《歲華憶語》:十五日元宵節……街市鋪肆,競懸彩燈,龍燈高蹺,亦時出沒於衢巷中。遊人如蟻。從宋代到民國,元宵節都挺熱鬧,張燈結彩。
《歲華憶語》還有不少與現代元宵節相關的活動:“八日,為上燈節,人家始懸春燈,祀祖先,拜尊長,曰拜燈節,夜供元宵,其制以米粉裹糖。”現代元宵節的花燈,猜燈謎、吃元宵,在民國時的南京元宵節前在不同日期分別過。
《歲華憶語》:十八日為落燈節,晚祭祖先,供以湯面。俗謂“上燈元宵落燈面”也。祭畢,收遺像,曰落影。撤祭余果品,分與兒童。取饦鑼與年糕並煮食。年事畢,兒童檢書籍,婦女理針黹矣。民國時南京人過年要過到正月十八。
綜合
過年習俗起源於什麽時代?暫沒有找到典籍可證,從《荊楚歲時記》來看,以前新年從正月初壹開始,過得比較簡單。後來漸漸加入了小年、除夕、守歲等內容。佛教,道教等活動也逐漸成為過年系列節日中獨立的節日。過年系列節日的內容越來越豐富,活動越來越多。
上幼稚園的孩子煞有其事地給我們介紹過年的來歷:說古時候有壹種叫“年”的怪獸,吞食牲畜傷害人命。這種年獸怕爆竹聲,於是過年要打爆竹、怕紅顏色的東西,於是家家戶戶要貼紅色的對聯……這個說法沒有找到民國以前的典籍佐證,我認為很不可靠,現在連百度都不講了,本人在《過年為什麽要打爆竹》作過分析。
“過年”作為壹個節日的名稱在晚清的書籍才檢索到。春節,民國時由袁總統世凱簽署法令,1914年正式開始。春節很難稱為傳統節日。
從唐宋到民國,過年習俗壹脈相承,主要活動形式、內容均相近,但是現在,過年習俗與民國以前有很大的變化。感覺經過了系統的改造,過年的重心放到了大年這天,正月初壹到十五好多活動被刪撤,比如從南北朝到民國壹直都過的初七的“人日”,還有好些天的節慶內容雜糅到元宵節這壹天……相關傳說沒有典籍出處,估計也民國後新編的。
備註:本文為閑暇之作,錯漏難免。
本文涉及文獻資料部分通過網站進行全文檢索古代典籍得出,未必準確,相關文獻年代久遠,未免有理解上的差池。
2019年2月 北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