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文化 - 閩劇的舞臺美術

閩劇的舞臺美術

在20世紀20年代開始,至中華人民***和國成立後的很長壹段時間裏,閩劇的布景被習慣地稱為“福州派布景”。壹個地方戲曲劇種居然有自成特色的布景藝術聞名於世,風靡東南亞各國,這在擁有幾百個劇種的我國戲曲舞臺的漫長歷史中並不多見。 清中葉時,徽班在城市會館演出,江湖班、平講班在鄉間廟臺演出,憑借戲臺正中板壁上的“福祿壽喜”、“天官賜福”、“蝙蝠團壽”等圖案為背景,圖案左右兩門貼有“出將”、“入相”或“出風”、“入雅”橫額,供演員上下場,表演區僅壹桌二椅,常以桌為山,倒椅為井。光緒三十四年(1908年)李燕友為閩班演出《劉香女得道》壹劇繪制寫實布景

軟幕,首開福建省戲曲畫幕布景之先河。

20世紀20年代,俞鴻冠和賀逸雲、賀馨如、賀夢雲三兄弟制作在裱紙竹框上繪制山、石、屋、墻等的硬片布景,以及由畫幕背景與硬片布景組合的所謂“平常幕”,即由宮殿、大廳、花廳、公堂、庵堂、臥房、神廟、寺院、喪堂、野外、花園、街道、監獄、貧家等十四幅畫幕背景與石橋、瀑布、城樓、水景、火景、營房、山石、村舍等硬片布景,分別根據劇情需要組合的布景。

民國11年(1922年),賀馨如為閩劇《水淹湯陰縣》繪制了竹紮油條式滾動水幕,轉動起來,舞臺上真如水浪滔滔,開創了閩劇機關布景。不久,賀逸雲為閩劇《劉香女遊十殿》設計制作了壹套抱火柱、下油鍋等陰森恐怖地獄景像的機關布景。他們為閩劇《陳靖姑》、《竇娥冤》、《白蛇傳》、《火燒碧雲宮》、《梁天來》、《西遊記》等設計的機關布景都很著名。

民國15年(1926年),閩劇布景師俞鴻冠、賀逸雲先後被延聘到上海為京劇設計布景,開創上海海派機關布景之先河。俞鴻冠為京劇《開天辟地》設計的機關布景,為該劇所述中國古代神話盤古開天地故事增添了神奇的色彩。還為京劇大師梅蘭芳、周信芳設計《霸王別姬》、《封神榜》等的機關布景,使用紫外線燈、螢光粉、鎂粉等材料,巧妙地綜合繪畫、機械、電工、木工、紙紮、魔術、光學折射等技術手段,在舞臺上創造出瞬息變化的戲劇場景,甚受觀眾歡迎。著名舞臺美術家陸陽春先生說:“當時上海舞臺美術界有三幫,最厲害的是福建幫,以俞鴻冠為首。他們……包下了三星舞臺和其他五、六個小舞臺,在上海是比較有勢力的……”

20世紀20、30年代上海舞美界的“福建幫”中,福州派(福州籍的)布景師主要有俞鴻冠、蔡鶴汀、蔡鶴洲、洪三和、趙鳳翔、黃子曦、陳壹薌等;“連江籍的”主要有賀氏三兄弟、林景籟、鄭斌、羅智仁、黃霖寶、賀有秋、林子祥、黃作騰等。其中林景籟於民國21年(1932年),還應聘赴泰國為暹京老賽寶豐潮劇團設計繪制機關布景,被譽為“布景皇帝”,後還應邀赴緬甸、新加坡、馬來西亞為各劇團設計機關布景。蔡氏兄弟、洪三和民國26年(1937),應邀赴天津為葉盛章、葉盛蘭、尚小雲等的演出繪制布景。民國36年(1947年),洪三和還應邀赴越南為粵劇團設計布景。俞鴻冠、賀氏兄弟的弟子遍布上海、天津、西安、廣州、武漢等地及泰國、印尼、馬來西亞、菲律賓等東南亞各國。

20世紀30年代,著名文學家郁達夫在《說閩劇的布景》壹文中寫道:“看了閩劇的布景,才知道這裏的舞臺面,又是壹種派別。鎂光壹響,舞臺面壹變,神奇古怪的動作,與景物半真半假的變換,移易都來得很快。這種魔術似的布景,十年前在上海,原也盛行過壹時,有人說上海的布景,有時候也系到福州來定的,這也許是事實。”“我對於閩劇的布景絕對贊成。並且更希望多利用電器裝置,以電光來充實場面的變換。若利用得當,多少可收到科學化的效果”。

中央戲劇學院孫家銓教授曾著文稱:“俞鴻冠、賀逸雲是我國舞臺美術界的開國元勛。”“在我國早期的舞臺美術家中有很大壹批人是從福建走向全國的”。 閩劇的火焰,又叫火彩,也是閩劇舞臺藝術的壹種特殊表現形式,以撒出松香粉,通過夾在手指間的紙疊火扇頭部的火苗,形成火焰,為劇情中的鬼魂行蹤、火燒、火戰場面增添氣氛。

中華人民***和國成立後,閩劇在繼承傳統舞臺美術技巧的基礎上,進壹步革新創造,舞臺面貌又有了很大的新的變化。

  • 上一篇:銅屏風擺放在哪裏最合適?
  • 下一篇:除家長給學生上資源課這壹教學方式外,還有哪些教學方式妳完全不能理解?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