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情是在中國這塊熱土上培植出來的文化現象,是在親情原則下形成的人際關系的膠合力。海峽兩岸***同弘揚中華民族的優秀文化,讓兩岸鄉情更紮實、更健康、更穩定地向前發展。隨著歷史長河的與時俱進,各個國家、各個地區都形成了自己的文化特色。各個民族也在滾滾長河中融進了自己的情感,最終形成了本民族的鄉情文化。鄉情是人們離鄉背景,思念家鄉親人而引發的壹種情思和行為,是人們對家鄉流露出的無限眷戀之情。福建與臺灣由於地理、歷史、經濟、文化等因素,兩地民眾互有移居,隨著時間的推移,最終形成了雙向的、互滲的閩臺鄉情文化。本文著重談談福建人移居臺灣之後,對福建故土,鄉親的情誼。壹、離別家鄉的戀鄉、思鄉之情在明清時期,福建人大量移居臺灣。其中有招募的、有鄭成功的部屬、也有因生活所迫而逃荒避難的。如今,臺灣除了原居民高山族外,幾乎所有漢族同胞都是從大陸移居的。漢族同胞的直系祖先或旁系祖先,都可以在大陸上找到祖居地,他們血脈裏流的血,都可以在大陸上找到?搖籃血跡?。早年去臺的同胞除商人外,絕大多數是赤貧子弟,知識文化水平低,不善言辭。他們的生活願望就是能在異鄉紮紮實實的掙錢,以便將來有機會回鄉能過上安穩的生活。他們的鄉情是樸實的離別之情,身在臺灣,心系大陸。他們勤儉勞作,互相提攜,對臺灣的開發、經濟的發展起了極大的推動作用,也因此相互結成了極深的友情。去臺灣的福建人,沿用家鄉地名或姓氏作地名,如嘉義有九間厝、泉州厝,臺中、宜蘭沿用海澄、長泰、南靖的地名;用人物名起地名,如林鳳營就出自鄭成功的部將龍溪人林鳳。[1]聚居地起用家鄉地名蘊涵著移居臺灣的同胞壹種難以言傳的歸宿感,讓子孫後代永不忘祖居地的認同意識。移居臺灣的同胞建立自己的群體組織屬多元化。有同姓宗親為主的村莊,壹般是血緣與地緣的統壹;也有姻親進入這壹親屬圈、同鄉雜姓的雜居地緣***同體,構築起鄰裏鄉親的親切感,以及宗法血緣關系的親近意識。它的功能既是鄰裏又是鄉親,格外親近,痛癢相關,大家互相幫助,互相提攜。加上私田擴大,逐漸發展為農業區,在農耕上自發地互相幫工,在經濟上、生活上互相幫助。臺灣有首民歌唱道:?頭戴竹笠遮日頭,手牽犁兄行到水田頭。犁兄日爆汗愈流,大家協力來打拼!?[1]這首《割稻仔歌》生動的描述了收割稻子時,人人互相協助收割的情景,恰似閩南收割季節時的生動情景。年久日深,臺灣人口增多,移居臺灣的新戶與舊戶交錯發展,導致臺灣社會空間復雜化、多樣化。商業發展、人口集中,城鎮陸續形成,原有同鄉、宗親各奔前程,分散到各城鎮,為了聯絡感情,增進同宗、同鄉力量,出現了許多同鄉會,宗親會和民間信仰團體,鄉親組織延伸到海外,成立了世界性同鄉。這樣的宗親組織,使鄉情進入壹個新的歷史時期。並延續到今天。這些同鄉會、宗親會的功能在於調解內部引發的糾紛,協辦紅白大事,協助尋找職業,結集力量,把松散組織紐結在壹起,並成為聯絡鄉誼、宗親的軸心。臺灣同胞對大陸的懷念之情歷來沒有間斷過,在隔海遙望難以親近的條件下,他們表述鄉情的方式是多方面的。用純樸的語言,歌唱形式抒 *** 懷:?我的祖父在唐山,過來臺灣燒火炭。?他們隔海相望:?看見日頭要斜西,鳥母宿巢苦子寒,舉頭我母她無處看,看見雲外幾重山。? [2]離別親人,思念慈母之情是那麽淒楚深沈。如此種種,都表現臺灣同胞鄉情濃郁。閩臺鄉情傳承了蘊涵著豐富的鄉土文化藝術。鄉情是文化積澱的成果,文化則帶著自己的價值和意義滲透到社會的每壹個角落。正如臺灣傳承中華民族文化壹樣,是民族價值意識的整合,對鄉情來說,文化的價值認同必然對鄉情起催化作用。因此臺灣同胞傳承中華民族鄉土文化就成為思鄉、愛鄉的感情契機。閩臺兩地流行著言簡意深的民間諺語,俗稱?土話?。如?鄉親遇鄉親,說話也好聽。?離鄉不離腔 樹高千丈,葉落歸根。 月是故鄉明,水是家鄉甜。 金門和廈門,福建兩扇門。 家園難舍,故土難離。?等等。[2]經過歷史流動提煉而成的精萃格言,富有哲理地表露了兩地民眾對家鄉的親切認同感。鄉土情調濃烈的閩臺民歌,飽含著鄉土骨肉深情。兩岸唱同樣的歌,吟同樣的曲,傳遞***同的心聲。許多民歌,有的先在閩南民間傳唱著,後來流傳到了臺灣;有的產生於臺灣,再傳入閩南。犁園戲、高甲戲、木偶戲,以它古樸優雅,渾厚深沈的藝術意境和清音雅調,繚繞在臺胞心中,引起思鄉情愫,並影響著臺灣藝術的發展,培植了臺胞熱愛中華文化的民族自豪感。二、國難當頭的民族大義之情中華民族處於生死存亡的關鍵時刻,臺灣同胞也經歷著苦難,抗爭的歷程,他們的鄉情,升華為愛鄉、愛民族、愛祖國的大義正義之情。從荷蘭到日本殖民者,侵略者先後占據臺灣將近200年,臺灣遭苦難。在荷蘭殖民者統治下,漢族和高山族同胞團結反抗,著名愛國者有從大陸到臺灣經商的郭懷壹,他組織民眾殺死荷蘭人;[1]祖籍長泰的朱壹貴,移居臺灣當衙役,也立桿起義反抗;[2]而林爽文為反抗荷蘭統治、為臺灣能回歸祖國懷抱獻出了寶貴的生命;[2]荷蘭殖民者終於被民族英雄鄭成功率部打敗,驅逐出臺灣。由於清政府的腐敗無能,在日本殖民者的欺辱下,被迫簽訂了喪權辱國的《馬關條約》,臺灣被迫割讓給日本。從此,臺灣漢人和高山族同胞為拯救祖國河山,伸張民族大義,***同掀起了反抗日寇的壹個又壹個浪潮。臺灣萬民相續上書臺灣巡撫,奏請清廷免割臺灣;愛國誌士丘逢甲,輾轉於臺灣和大陸之間,豎起義軍旗,稱朝廷若割臺灣於日本,?萬民不服?,?願人人戰死而失臺,決不願拱手而讓臺。? [1]申明臺灣是祖國不可分割的壹部分。這充分表達了千萬臺灣同胞崇高的民族氣節。臺灣的愛國同胞用詩賦表達失誌驅仇復土的悲壯情懷。鄭成功寫下宣布荷蘭殖民者徹底失敗的千古絕唱《復臺》詩:?開辟荊秦逐荷夷,十年始克復先基。田橫尚有三千客,茹苦間關不忍離。? [3]抗日期間,詩人連橫在壹首詩中寫到:?我亦遭陽九,伶仃在海濱,中原雖堯服,故國尚沈淪,自古誰無死,寧知命不長,淒涼衣帶落,取義復成仁?。[4]表達了臺灣與祖國同呼吸***命運的民族憂患。丘逢甲詠道:?英雄愧說鄭延平,目斷殘山壹角青,何日天戈再東指,誓師海上更留銘。? [5]表達了詩人驅逐日寇,收復失地的決心。詩人的愛國精神,激勵著祖國人民反抗日本殖民者的鬥誌和熱情。在日本占據臺灣期間,臺灣同胞為了保存發揚中華民族文化,捍衛祖國尊嚴,啟發愛國熱情,許多愛國誌士,辦私塾,講中文,教育子弟學中文。當時許多書院被日本取締、解散,臺灣同胞就采用?文昌閣 天壹閣?等形式保存了中華傳統教育機構。在民間,為抵制日本侵略者的文化傳播,利用傳統節日傳承著中華文化。如?上元節?、?玩花燈?等習俗,從而傳承了中華民族文化。正是在外國侵略者統治臺灣的特定環境下,從愛國誌士、民族英雄到廣大民眾,以熱愛故土,反抗侵略的 *** 及行為,把樸實的鄉情,升華為民族的大義之情。三、盼望統壹夙願的愛國之情近幾十年來,臺灣同胞的鄉情表現在尋鄉、親鄉和建鄉的層次上,而統壹的夙願則是兩岸民眾鄉情的最高境界。大陸與臺灣阻隔的五十多年來,兩岸親人難見壹面。大陸改革開放後,提出?三通?,促進和平統壹。臺灣當局也放寬民眾來大陸,(歷史論文 )兩岸關系有了和緩的趨勢。民間交往不斷擴大,使鄉情進入壹個新的情態。由於長期隔絕,相互不甚了解,壹旦往來,感情是復雜的。歸納起來有三種情況:壹是總體上講,絕大多數臺灣同胞對大陸的鄉情依然存在,這是主流。盡管在臺灣已有幾代人繁衍,但他們明確根在大陸。確認自己是中華民族的壹個成員。臺灣是祖國不可分割的壹部分。他們寄希望和追求兩岸的和平統壹。二是老年人去臺已有幾十年,但有親人、友人在大陸,如今年事已高,懷鄉是濃烈又深沈的。三是壹部分青年臺胞從小接受西方教育,缺乏對大陸的了解,缺乏中華文化的熏陶,對大陸祖居地的感情已淡漠,出現了忘祖現象。臺胞回大陸的基調是追尋祖先足跡,尋找親人下落,暢遊祖國山河,讓鄉情重新定位,臺胞回大陸的形式多種多樣,有行業、同鄉組團,也有個別前往;有學術探討,也有求醫問藥。年齡結構從老年人開始,繼而青壯年增多,形成探親熱、回鄉熱。他們回老家與親人團聚,與相別數十年的結發妻子見面;與相戀幾十年、如今已白發蒼蒼的情人結成伉儷。真是滿腔熱情。有的臺胞已不知祖居地村落,也不認得任何宗親,只有朦朧記得縣城的名稱,便隨團赴大陸,只身翻山越嶺到縣城壹走,了卻多年思鄉之願。許多臺胞帶上臺灣的泥土、特產,拜祭祖先、拜祭黃帝陵,登上長城之巔,展臂高歌,此情此景,令人感慨萬分。他們返回臺灣,又帶上大陸泥土、土特產品,壹來壹往,攝取傳統民俗文化,表達難於言傳的戀鄉心緒。鄉土情誼是由血緣鄉團觀念演化而來的。臺胞回大陸探親,其中壹項重要活動就是祭祖酬神。祭祖先,祭鬼神,既是理性的,更傾註濃郁的感情。它發揚了中華民族慎終追遠,報本返始的倫理精神。重新整合了臺胞與大陸親人的人倫關系。他們以虔誠的態度修祖廟、修神廟,再度確定自己與大陸親人的信仰的同壹性。臺胞尋根問祖最能表達鄉土情誼、宗族觀念的,便是再度修撰潛存著的中國傳統鄉情文化心理的族譜。去臺同胞,隨著歲月流逝,人員流動大,加上社會變遷,同宗族成員走遍世界各地,這幾年,臺胞興起修撰族譜熱。以此明宗系、明順序。聯絡兩岸以及海外各地的宗親。如《惠安百崎郭氏家譜》1987年在臺灣重刊,溯本追源,繁衍幾十年。該族譜在記載臺北郭氏宗祠落成時提到:?我們的故鄉百崎,在福建省惠安縣南。?族人都能刻苦耐勞,生活儉樸,以漁農耕作,及航海向外發展。?謀求進取?又有前來臺灣及臺海群島。?現居臺灣四百多戶。? [6]該族譜還把本族的著名人物、詩人、文學家、科學家作了介紹,表明郭氏對中華文化的貢獻,激勵本族子孫努力奮進,積極向上,加深兩岸及海外郭氏宗親的感情。幾年來,臺灣商人沖破種種阻力,通過各種渠道到大陸,投資辦廠。盡管其中有為家鄉親人尋找經商途徑,確定發展位置的想法,但實際上他們使臺胞自己壹身血脈與故土得以再度融合,也有利於祖國大陸的經濟建設。壹位臺商說:?身為中華民族的子孫,我要看我們的民族在世界上揚眉吐氣、富裕強盛,我孜孜追求,奮鬥不息的目標就在於此。?許多臺胞熱心大陸公益事業,為祖國教育振興、為家鄉建設出力,並捐款支援受災地區,扶助孤老殘疾,貢獻壹片愛心,以表赤子的報國夙願。臺胞對祖國統壹的追求,正像春節吃團圓飯、中秋吃月餅壹樣,渴望著祖國能團圓和睦,完成炎黃子孫早日統壹的夙願。他們稱:?統壹祖國為千秋大業,振興中華乃萬世宏圖。?從我萬民願懷酒言歡,先公後私解前嫌,和平統壹齊努力,功比補天?這些出自肺腑之言,代表著臺胞渴望祖國統壹的強烈願望,它是鄉情的最高境界,鄉情的感情核心。鄉情是在中國這塊熱土上培植出來的文化現象,是在親情原則下形成的人際關系的膠合力。要增進臺胞的鄉情意識,有賴於深化和擴大兩岸的各種交往。祖國大陸的改革開放,市場經濟的發展,國力增強,國際地位的進壹步提高,必將增強祖國對臺胞的感召力。交往中,除了經濟互動,帶動兩岸***同繁榮外,還必須讓臺胞更深刻地了解中華民族文化的偉大成就及其形成原因。豐富文化交流內容,海峽兩岸***同弘揚中華民族的優秀文化,不斷消除隔閡,維系民族認同感和民族凝聚力,通過文化橋梁架起鄉情通道,讓兩岸鄉情更紮實、更健康、更穩定地向前發展。參考文獻[1]閩臺文化研究[M].福建人民出版社,1992.[2]臺灣史論[M].中國青年出版社,1978.[3]復臺詩選[M].人民出版社,1981.[4]泉州與臺灣關系誌[M].上海人民出版社,1979.[5]劍花堂集[M].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6]文史資料選輯[M].人民出版社,1979.
上一篇:針灸治療腎小球腎炎效果怎麽樣呢下一篇:青島有哪些比較實惠又有特色的小特產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