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靜以養身,儉以養德。——諸葛亮《誡子書》
大意:寧靜淡泊的處世態度,可以讓我們修身養性。而勤儉節約的喜歡可以培養我們自己良好的品德。
2,莫貪意外之財,莫飲過量之酒。——朱柏廬《朱子家訓》
大意:請不要貪求意外得到的錢財,飲酒的時候要懂得適可而止,不能過量。
3,立身無愧,何愁鼠輩。——吳麟徵《家誡要言》
大意:安身處世襟懷坦蕩,光明磊落,無愧於心,又何愁身邊的卑劣小人暗中算計、使壞!
4,靜坐常思己過,閑談莫論人非。——金纓《格言聯壁》
大意:壹個人獨處的時候,要經常反省自己的過錯。跟他人聊天時,不要說人別人的壞話。
5,仁義在身而色不伐,思虞通明而辭不專。——孔子門生《孔子家語》
大意:壹個人如果要有仁義之心,就不會自我誇耀。弱考慮問題的時候能夠明辨是非,通曉事理,那麽說話的時候就不會自以為是。
6,父不慈則子不孝。——顏之推《顏氏家訓》
大意:如果做父親的不懂得疼愛自己的孩子,那麽孩子也不會孝順父母的。
7,家儉則興,人勤則健;能勤能儉,永不貧賤。——曾國藩《曾國藩家書》
大意:如果壹個家族能夠保持儉樸的傳統,那麽家族就會興旺起來。壹個人如果勤勞,就能夠保持健康。而家族如果能夠勤勞儉樸的話,那麽生活便不會品賤。
8,君子力如牛,不與牛爭力;走如馬,不與馬爭走。——周公《誡伯禽書》
大意:人的力氣不如牛,所以不能跟牛比力氣。行走的不如馬,所以不能跟馬賽跑。
9,且夫孝,始於事親,中於事君,終於立身。——司馬談《命子遷》
大意:孝道,從侍奉父母開始,以服事君主作為繼續,成就自己忠孝兩全才是孝道的最終歸宿。
10,心術不可得罪於天地,言行皆當無愧於聖賢。——張仲超《錢氏家訓》
大意:存心謀事不能夠違背規律和正義,言行舉止都應該不愧對聖賢的教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