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昌族份蘇阿昌族男子穿藍、白色或黑色對襟上衣,下穿黑色褲子,也有穿左大襟上衣的。婦女服飾因地而稍有不同,每逢節日盛會都喜歡佩戴各種銀飾。已婚婦女壹般穿裙子,上穿窄長袖對襟衣,用青布包頭;未婚婦女穿長褲,上身為淺色對襟衣、盤辮。
食物以大米為主,還有薯類、蔬菜、肉類等,嗜酸性食品。過去青年男女有嚼檳榔的習慣,牙齒往往被染成黑色。
住房多為磚瓦、木石結構的四合院建築,正屋住人,兩邊廂房樓上堆糧食等生活資料,樓下是豬圈、牛欄。村寨內房屋較整齊。寨間交通要道壹般都是石板或碎石路,往來方便。
男子出門隨身攜帶褙袋和長刀。男女都習慣肩挑貨物,長途運輸多用騾馬。
阿昌族壹般是壹夫壹妻制的小家庭,婚前戀愛自由,盛行“串姑娘”,但婚姻締結由父母包辦。過去壹般是同姓不婚,但長期以來與漢、傣等族通婚的卻較普遍。盛行夫兄弟婚的轉房制度。寡婦可以改嫁,但不能帶走夫家財產,其子女亦歸夫家扶養。
人死後壹般行土葬,非正常死亡的必須火葬。
阿昌族人民性格開朗,又十分講禮好客。他們待客禮儀中盛行使用茶壇,這是壹種煮茶的土陶用具。到阿昌族家中去做客,主人會先拿出酒壺倒上壹小盅酒為來客洗塵,隨後又拿出茶壇,放上茶葉,倒上開水,放到炭火上煮壹會,煮好之後倒進茶杯裏,主客壹道喝茶交談。
阿昌族的民間文學
中國阿昌族歷史上的文學,主要是民間口頭文學,其中有神話、傳說、故事和民歌等。創世古歌《遮帕麻和遮米麻》,是阿昌族民間文學中最重要的作品,表達了阿昌族先民對世界誕生、人類起源的原始認識。
而《戶撒定居》、《選頭人》等故事,反映了該民族在歷史發展中所經歷的重大事件,對於了解阿昌族的歷史變遷和社會形態,有著科學的價值。愛情題材的民間故事,如《眉間長旋的姑娘》等,體現了人類忠於自己美好感情的優秀品質。
阿昌族的民歌十分豐富,有情歌、習俗歌、勞動歌等種類,其中又以情歌最為突出。用阿昌族語言演唱的古老的情歌,可分為則勒紮、相作、相勒摩、相勒吉等調式,這些極富生活情趣的民歌,往往采取對答的形式演唱,有時甚至可以連續唱上幾個晝夜。
近年來,阿昌族的作家文學已經產生,孫宇飛等壹批年輕的詩人用漢語文創作的作品,受到了世間的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