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北民歌——黃土高原民俗風情的畫卷
在陜北,人們的喜、怒、哀、樂哪壹種情感,都可以用民歌的形式來表達。無論是站莊重山峻嶺之巔,還是走在彎彎曲曲的山道裏,或者行進在壹馬平川的大路上,到處都可以聽到順風飄來的悠揚歌聲。這就是陜北民歌。
“女人們憂愁哭鼻子,男人們憂愁唱曲子。”實際上,陜北無論男女老少都喜歡民歌。黃土高原上,即有婆姨們如位如訴的低婉吟唱,又有後生們的“攔羊嗓子回牛聲”的高歌回蕩。陜北,是民歌的世界,民歌的海洋。
陜北民歌種類是很多的,其中有四季歌、五更調、攬工調、酒歌、秧歌、勞動號子、歌舞曲、榆林小曲、陜北套曲、二人臺、風俗歌、宗教歌曲和探家調等,以小調和信天遊為主。
小調,以敘事為主,壹般都有場景,有人物,有故事情節,還有細節描寫。如《害娃娃》、《探瑜姐》、《送情郎》、《四保攬工》和《下柳林》等都是篇幅較長的敘事體民歌。
信大遊 (在與內蒙古接壤的地區叫“順天遊”,在神木府谷壹帶叫“山曲”)是廣泛流行於陜北的壹種民歌,篇幅比較短小,是即興創作的產物,可以根據不同情景自由吟唱。如村民們下地幹活,上山放羊,進林子砍柴,趕毛驢拉煤炭,心行所感,便放開嗓子歌唱起來。它語言質樸,節奏明顯,韻腳多變,壹般為兩句體結構,上下句押韻,不隔句押韻,以 7字句或 10字句為基礎,上句主比興或寫景狀物,下句多主點意,虛實結合,曲調悠揚高亢,粗擴奔放,節奏鮮明,韻腳和諧,抒情色彩濃。充分體現了陜北人的豪放性格。它兩句壹段,段與段之間可分可合,也可獨立為壹首,類似“散曲”。
歌舞曲,主要是指秧歌活動中的各種演唱形式,如船曲、燈曲、拜年調(又稱大套高蹺)等。這類作品多為即興之作,有些形式在長期的演唱活動中已形成相對固定的程式,演唱時只須把要唱的內容臨時加進去即可,演唱時以壹領眾合為主。
榆林小曲是流傳於榆林城內的壹種民歌形式。可分為兩類:壹類與小調差不多,只是曲譜有所不同;另壹類以反映城市生活、閨怨情思、香樓哀怨的內容為主,市井味足,語言也文縐縐的。在演唱形式上,壹般采用坐唱、聯唱的形式,有音樂間奏,有領唱,有合唱,段落分明,情緒起伏大。
二人臺是流傳於神木、府谷壹帶的壹種民歌形式,顧名思義,是壹種以角色為主的演唱形式,角色限於兩個人,壹男壹女,壹般是扮演壹夫壹妻,角色為秧歌中的裝扮,在秧歌活動中演唱,與晉西北、內榮古壹帶流行的二人臺大同小異,是民歌、民間舞蹈和民間小戲三類形式的結合體,有戲劇味。
陜北民歌反秧社會生活內容十分豐富。現在所流行的陜北民歌,大部分產生於19世紀末~20世紀40年代,既有反映社會變革的內容,也有“長工歌”的內容,反映陜北人民對封建統治階級的壓迫、剝削的反抗,特別是革命歷史民歌,是壹批珍貴的革命歷史資料。像著名的《當紅軍的哥哥回來了》、
《山丹丹開花紅艷艷》等是很有價值的。但是,在8000余首陜北民歌中,這類作品畢竟是少數。多數作品反映的是平凡的人平凡的事。例如:小媳婦想娘家,大姑娘盼出嫁,女娃算卦,吹鼓手迎親,出門人思念家鄉,年輕人談情說愛,夫妻吵嘴逗趣等。還有,石匠們用歌聲來裝飾那單調的石錘聲;農民們用歌聲來驅逐寂寞和忱愁;趕牲靈的人將那悠揚的歌聲灑滿崎嶇的羊腸小道;多愁善感的小媳婦用歌聲傾葉心中哀怨。這些基本上是抒發感情的。此外,陜北人還用民歌形式來為日常生活服務:貨郎用歌聲來叫賣,農民用歌盧來祈雨,逢年過節時用歌來慶祝、娛樂,男婚女嫁用歌來舉行儀式,喝酒時用酒歌來猜拳,用歌來進述歷史故事,用歌來搞社交,用歌來記敘重大歷史事件,男女青年用歌談情說愛,用歌來記敘新人新事,甚至上墳哭靈也以歌代哭,乃至醜聞千裏,以歌傳之;奇人怪事,以歌頌之。
在8000首陜北民歌中,反映愛情生活、婚姻問題,或與這個內容有關的作品,占全部民歌的80%。被譽為勞動人民代表作的信天遊,反映的幾乎全是這個內容,因此,信天遊又被說成是“愛的海洋”。
陜北人平時最愛唱的民歌是情歌。舊社會青年男女戀愛、婚姻不能自主,他們只好用歌聲來表達對封建婚姻的不滿和對愛情的追求。由於自然條件等原因,從前陜北經濟落後,農民生活艱苦,男人成群結夥到外省給人攬工,即“走西口”。丈夫臨走之前,妻子多方叮嚀,娓娓動聽,情意綿綿,抒情色彩極濃。請看膾炙人口的《走西口》:
走路妳走大路,
莫要走小路。
大路上人兒多,拉活解憂愁。
拉活解憂愁。
住店妳住大店,
不要住小店。
小店裏賊娃子多,
操心把妳偷。
睡覺妳睡中間,
不要睡兩邊。
操心那挖墻賊,
控到妳跟前。
喝水妳喝長流水,
不要喝泉水。
泉水裏蛇擺尾,
操心喝壞妳。
吃煙妳自打火,
不要和人家對火。
梢林裏綠林響馬,
操心那蒙汗藥。
“走西口”的人壹去經年不回,家裏的妻子想起丈夫時,或手搖紡車,邊搖邊唱,或立於門前,低吟淺唱,抒發他們對遠方親人的眷戀之情:
豌豆開花壹點紅,
拿針縫衣想哥哥。
想哥哥想得見不上面,
口含冰糖也像苦黃連。
大河沒水養不住魚,
妹子離不開哥哥妳。
壹對百靈子鉆天飛,
多會兒盼得見上妳。
同是反映當地婚俗的陜北民歌,不同的歷史時期有不同的特點。如《蘭花花》、《大女子要漢》和《我給妳尋個好婆家》等3首歌對嫁娶方式均有描寫,但因時代不同,嫁娶的方式也不同。《蘭花花》中是古老的傳統的嫁娶方式,買賣婚姻,新媳婦過門要坐轎,還有“三班子吹來兩班子打”。到了《大女於要漢》時代,反封建的思想情緒已形成壹股潮流,“大女子”敢說敢幹,敢於向父母提出要求出嫁,婚禮也簡單化了,騎馬代替了坐花轎。而在《給妳尋壹個好婆家》這首歌裏,女主人公已是“自己的主意自己拿”,嫁娶方式也不是頭上蒙蓋頭,腳上穿繡鞋,而是“騎著馬,戴著花”,和新郎“說說笑笑進婆家”。
陜北民歌貼近生活,反映生活真實,感情色彩濃,情歌尤其這樣。《想妳實想妳》中的主人公是位未出閣的大姑娘,其中有壹段是這樣抒發她的感情的:
想妳想妳實想妳,
渾身上下都想妳;
頭發梢梢想妳呀,
紅毛線頭繩難掙呀;
腦瓜皮皮想妳呀;
榆林梳子難梳呀;
眼睫毛毛想妳呀,
白天黑夜難閉呀;
眼睛仁仁想妳呀,
淚水顆顆難收呀;
舌頭尖尖想妳呀,
酸甜苦辣難嘗呀;
……
如果說只是人物內在思想感情的揭示,那麽這首信天遊《拉手手》卻是人物行為動作的描寫:
妳要拉我的手,
我要親妳的口,
拉手手,親口口,
咱二人疙嶗裏走。
歌子四句,通俗易懂,男女主人公雖然大大咧咧,但動作自然,情緒輕松,可謂是陜北的壹首絕唱。
由於歷史和自然條件的原因,陜北經濟落後,文化不發達,加之人口稀疏,居住分散,因而,封建意識對這裏的統治,相對來說比較薄弱。壹些邊遠山區從前曾流傳過《三大怪》的民謠:“沙子打墻墻不倒,婆姨嫁漢漢不惱,嫖客跳墻狗不咬”。可見陜北思想意識之壹斑。
20世紀70年代以前,陜北壹些地方因沒人會寫字,逢年過節只好用碗底蘸墨在紅紙條上扣圈以代替對聯,當地人稱為“扣對聯”。在某些農村,即使有人能寫出來,也沒人認識它,寫了又有何益?解放前,在陜北農民眼裏,黑圈和黑字是沒有什麽區別的。長期以來,農民沒有什麽文化娛樂生活,即使偶爾看壹回小戲,他們也不叫看戲,而叫“看紅火”(熱鬧)。他們只好靠自己的歌喉去誦物誦事,去抒發自己的思想感情。於是陜北民歌,便應運而生。這是壹種既易於掌握,也易於流傳的文藝娛樂形式。久而久之,民歌便逐漸形成不同的相對穩定的體裁和形式,如上面提到的小調、信天遊、祈雨調、酒曲、勞動號子、神官調等。
當然,隨著時代的發展和生活的變化,每壹體裁和形式也隨之發展和變化。例如,著名的《東方紅》這首歌,就是從壹首純粹的情歌,發展為歌頌黨的領袖的頌歌。最早傳統民歌《誰也不能賣良心》原歌詞是:
煤油燈,明又明,
紅豆角角雙抽筋。
紅豆角角雙抽筋呼咳喲,
誰也不能賣良心。
這是壹首情歌,在此基礎上改填新飼,又成了 《騎白馬》:
蕎麥花,紅登登,
咱二人為朋友為個甚?
三哥哥當了八路軍,
壹心去打日本。
……
騎白馬,挎洋槍,
三哥哥吃了八路軍的糧,
有心回家看姑娘,
打日本顧不上。
在《騎白馬》這首歌的曲調上填新歌詞又成了《移民歌》:
山川秀,天地平,
毛主席領導陜甘寧。
迎接移民開梢林呼兒咳喲,
邊區遍地是黃金。
……
1943年,民間歌手李有源創作了《移民歌》的第壹段:
太陽升,
東方紅,
中國出了個毛澤東,
他為人民謀生存,
……
不久,佳縣移民隊在向延安進發的路上,擔任移民隊副隊長的李增正(李有源的侄子)唱起了這首歌,接著移民們妳壹句我壹句地湊了壹路,終於創作了這首 《移民歌》。後來在《移民歌》的基礎上,又改為《東方紅》。
陜北民歌在陜北廣泛流傳,壹般陜北人或多或少都能唱幾首,田間地頭勞作時,行路時,均可聽到歌聲。農閑休息,茶余飯後,人們常聚在壹起輪番演唱。除了這種日常生活中群眾自然流傳外,還有兩種流傳方式:壹是民間歌手和藝人們的流傳;二是壹些風俗活動中集體或個人的流傳。如“過事情”、迎送嫁娶、祭奠、祈時、秧歌等活動,都得唱歌。又如《迎親歌》中就有“落腳歌”、“走紅氈”、“拜天地”、“撒帳”、“上頭歌”、“送兒女歌”等。 油糕
由軟米、大棗精制而成,經植物油炸後,其味清香細膩、香甜可口。
錢錢飯
這本是陜北缺糧人家的壹種度荒飯,多和米糠、秕谷同煮,借以充饑。而現在已成為粗糧細做的風味飲食。其做法為,將黑豆經水浸泡膨脹,放在石碾上碾壓成片,形如銅錢,故人稱“錢錢飯”。 煮時按豆錢二成米八成對摻起來,逐次下鍋,等豆錢半熟時,再放入小米。當豆錢漂浮於粥面上時就可以食用了。錢錢飯粘糊爽口,香濃味美,尤其是寒冬裏,喝壹碗錢錢飯驅寒保暖,愜意極了。據說貂蟬就是常吃錢錢飯才變得美艷動人的。
涼粉
由純天然植物綠豆或蕎麥加工而成,清爽可口,酸、辣、香味具全,具有清熱解毒,消暑止渴之效。
煎餅
由精制蕎麥糝加工而成,可與豆腐幹、熱豆腐、各種炒菜相配,食用方法多樣,涼爽味鮮,口感舒適,有減脂抗癌之功效,是壹年四季均可食用的最佳食品。
蕎面
由精制蕎麥制作成粉條狀,與陜北羊腥湯相配食用,味道鮮美可口,有減脂降壓的功效。
羊雜碎
由羊的頭、蹄、血、肝、心、腸、肚、肺等燴制而成,有很好的滋補效果。
果餡
把面粉加油和勻,搟成長片,卷起壓窩,包入調好的餡,放入烤爐反復翻烤至熟。特點是酥香甘甜。根據餡的內容,可分作棗果餡、糖果餡、豆沙果餡。
抿節
抿節在陜北方言中讀“抿節兒”,節音兒化,所以也寫作“抿尖”。抿節用的面是由豌豆和小麥磨合而成的雜面,將和好的面團放在密布篩孔的特制抿節床上,用手掌抿壓而下,成壹寸來長的小節,呈扭曲狀。抿節營養豐富,清淡可口,易於消化吸收。食時,將抿節下鍋煮熟,澆以素湯,湯內有豆腐丁、土豆丁、豆角丁等,並佐以韭黃、芝麻、辣醬、香菜等,其味清淡可口,帶壹股豆香味。此乃陜北面食中的佼佼者,食者必點之品種。
油饃饃
圓形,環狀,炸熟後,金黃似銅錢,在延安民俗中是富裕吉祥的象征。黃米磨面、細籮,用軟米熬成滾米湯燙面,置熱炕發酵。面發後,攤制成壹個個中間有孔的小圓餅,入油鍋炸至紅褐色即可。
洋芋擦擦
取洋芋若幹,用擦子擦成寸長的薄片兒,拌入花椒、蔥絲、姜粉、鹽未等,同面粉攪勻,上鍋蒸熟。食用時,盛入大碗,調入蒜泥、辣面、醬、醋和蔥熗清油,酥綿可口,久吃不厭。
密汁南瓜
用陜北優質八棱南瓜,削皮去籽,平剖兩半,再順天然瓜溝切為若幹小瓣,拼復完整,入鍋蒸熟後,澆以糖汁。口感綿軟,香甜怡人。南瓜富含維生素a、c、鈷、鋅等營養元素,對糖尿病及肥胖癥有獨特療效。
碗砣
做法是用蕎麥仁加水滲透碾壓,漸漸加水,摻成糊狀,過濾去渣,稠度以掛勺為宜。而後將粉糊盛碗入籠,旺火蒸熟後晾涼,從碗中脫出成,故名碗。
陜北米酒
這種用軟黃米加工成的酒酸甜適口、消膩暖胃,是冬季佐餐的好飲料。賀敬之曾在他的《回延安》詩中贊道:“壹口口米酒千萬句話,長江大河起浪花。”足見米酒的引人之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