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藝即陶瓷藝術,可追溯至石器時代。
最早的陶器僅用於民生器皿,但隨著技術和制造工具發達,制陶逐漸變成了壹種藝術。
原始陶器通常用手工捏制、泥條盤築法成型,多為細泥紅陶,用篝火燒制,燒成溫度低,燒結程度差。
仰韶文化時期的彩陶常用泥條盤築法成型,有黑色的幾何圖案作裝飾,晚期出現了以人物為主體的圖案。
大汶口文化時期的彩陶使用了慢輪成型的工藝。
陶輪的發明,為制陶技術帶來了革命。
龍山文化出土了黑陶、灰陶、紅陶、白陶等多種陶器,其中黑陶使用快輪成型技術以及刻花、鏤空等裝飾手法。
商周時期,手工制陶脫離農業成為獨立發展,產品多為灰陶,還有青銅器造型的白陶。
西周陶器常用幾何紋、弦紋、獸面紋和回紋裝飾,並且開始運用灰釉,制作原始青瓷。
春秋時期的陶器多是印文硬陶,造型多樣,表面采用磨光、暗花、劃花、施漆衣和彩繪等技法,普遍使用雲雷紋和獸面紋。
秦漢時期的陶器主要為硬陶,出現了陶磚、陶瓦和瓦當,制作工藝精美,故後人有“秦磚漢瓦”之說。
漢代大量使用綠、黃、褐等低溫色釉,同時彩繪陶也較普遍。
唐代出現了三彩陶器。
宋代的瓷器藝術空前發展,有官、哥、汝、定、鈞五大名窯及磁州窯、耀州窯和景德鎮窯,其陶器的制作技巧、器型美感、釉色效果、裝飾手法(粘貼、刻花、筆繪、化妝土)等都堪稱完美。
遼金時期的陶瓷以雞冠壺、馬蹬壺為代表,體現了民族的生活特性。
元代的代表瓷器是青花、釉裏紅、釉下彩瓷。
明代的景德鎮成為全國的瓷業中心,青花瓷成為主流。
清代的陶瓷工藝發展到了頂峰,色釉達到了十幾種,如古彩、粉彩、琺瑯彩等。
近代以來,中國陶瓷技術開始退化,漸漸落後於發達國家。
擴展資料:
在燒制期間,窯中的大氣情況可以影響陶器成品的外觀。
透過容許空氣進入窯中可以導致氧化性大氣,令黏土及釉料氧化;而透過限制空氣進入窯中可以導致還原性大氣,令黏土及釉料表面的氧被奪走。
以上因素可以影響燒制陶器的外觀,例如部分包含鐵的釉料,在氧化環境中會變為棕色,而在還原環境中則會變為綠色。
窯中的大氣可以調整至做成釉料的復合反應。
當西方應用了傳統日本樂陶器(Raku ware)的燒制方法時,陶器會在還熱及被灰燼、紙或木屑悶住時由窯中移走,令陶器外觀有壹種獨特的碳化(Carbonization)效果。
此技巧亦會在馬來西亞使用來制造傳統的拉布沙用(labu say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