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文化 - 隨著電子媒體的發展,紙質媒體如何應對

隨著電子媒體的發展,紙質媒體如何應對

隨著電子媒體的發展,紙質媒體應對方法:

首先,紙質媒體要增強自身的時效性,縮短發行周期。傳統的報刊壹般是周刊或者是日刊,而網絡壹般幾分鐘就能更新壹次,2008年5月12號14時28分在四川汶川等地發生8.0級特大地震,在震後幾分鐘內網絡就率先做出了報道,而如果想在報紙上看到相關的報道至少應該等到第二天,這樣在時效性方面紙質媒體的劣勢就非常明顯了。我們無可否認報刊具有深度報道和詳實分析等優勢,但時效性因素對受眾的去留的影響有時是致命的,因此我們建議紙質媒體特別是報刊縮短發行周期,日報可以發行晨刊、午刊、晚刊三刊以保證其時效性,同時縮短發行周期,使發行渠道更加通暢,讀者能夠在第壹時間讀到重大新聞,不能讓新聞“失鮮”太多,否者紙質媒體就會遭到讀者的遺棄。增強時效性是壹連串的整個工作程序的體現,記者采稿、編輯編稿、審稿、印刷、發行整套都要提高工作效率,同時要保證質量。

其次,紙質媒體要增強與讀者的交流與互動。紙質媒體要經常展開調查,了解讀者的思想動態,根據他們的要求做出相應的調整。紙質媒體要克服固有的閉塞通病,要展開互動,在數字化語境下新媒體呈現出強烈的互動性,新媒體的發展甚至模糊了傳播者和受眾的界限,丹·吉爾默提出:“我們即媒體”的概念,也就是說每個人都可以稱為信息的發布者,這樣才能讓更多的人參與到傳播的過程中來,以調動其積極性。以網絡為例,其互動性遠遠超過了紙質媒體,如果紙質媒體不能做出相應的變革,只能讓更多的受眾流失。在2007“全球傳播論壇”上,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新聞學院的約翰·帕夫利克(JohnPavlik)教授認為,傳統媒體應該打破傳統,通過互動的方式將受眾抓回來。在增強互動性的具體措施方面,紙質媒體可以集思廣益,以壹種受眾更加容易接受的方式來進行,同時可以借鑒網絡的經驗,比如,為了爭取更多群體和領域的讀者,可以發展不同群體和階層的通訊員或者是特約記者,以通過紙質媒體表達他們的觀點與心聲的方式爭取註意力,這樣報刊就可以打破傳統意義上壹味充當主流喉舌的角色,能夠呈現出更多副可愛的面孔,報道角度的多元化理應會導致讀者群體的多元。

再次,紙質媒體應該廣泛采用先進的科學技術,提高自身科技含量的同時要展開和電子媒介、新媒體的合作。紙質媒體要全面完成電子版的前提下,利用電子版的註意力和特定優勢不斷推銷母報,不斷對受眾進行文化和品牌意識的滲透。同時,要不斷和新媒體進行各種形式的合作,新媒體崛起後奪走了紙質媒體相當壹部分的受眾,這些受眾之中當時的“目光轉移”要麽是源於新媒體的巨大魅力,要麽是對於紙質媒體不思進取的反感,那麽要想奪回這些受眾就要采取“解鈴還須系鈴人”的策略,利用新媒體這個平臺展示自己的進步和現狀,以及表達出紙質媒體本身的改革決心。2006年3月,中國百度公司就推出“泛媒體聯盟”決議,旨在和包括紙質媒體在內的各種媒體進行廣泛的合作,對於此決議,不少大的報業集團采取了積極的合作態度,這種合作態度讓我們看到可紙質媒體本身尋去發展的進取心,但是,在當代傳媒快速發展的今天,紙質媒體改革以及更新的步伐還是慢了。在落後就要挨打的時代裏,做壹個主動出擊的強者才是是唯壹的出路。2006年12月,解放日報報業集團決定與新浪公司開展建立戰略合作夥伴關系,雙方將探索平面媒體與網絡媒體合作***贏的全新模式,建立聯合傳播平臺,在新聞內容、市場經營和資本運作等領域開展全方位的合作。解放日報報業集團不失為壹種先見之明的做法,這種模式乃至更加具有創新的方式值得其他報業集團效仿。

改變傳統的管理模式與營銷模式,探索更加具有創意的營銷與推廣通道。傳統的報刊管理模式呈現了分散、弱小等弊端,自1996年報業集團在中國出現後,報團成為報刊發展的大趨勢,母報和子報之間可以實現優勢互補,同時報團和報團之間也可以嘗試合作,以實現強強聯合。在營銷策略上,報刊還需要探索壹條更加適合現代生活快節奏的渠道,同時註意創意的重要作用,在大力倡導文化產業的今天,創意能夠創造無限的財富,把無限的創意運用到報刊的管理與營銷之中去,不僅能夠產生註意力效應,而且能夠推動文化創意產業的發展。打出創意這張牌,是年邁力衰的紙質媒體的戰略選擇。

紙質媒體還要註意鞏固固有的優勢,不能因為模仿最後導致變形乃至扭曲。報紙與廣播、電視相比,具有深度報道、選擇性強等優勢;報紙與網絡相比,具有新聞發布的權威性等特征,報刊應該在努力擴大自己優勢的基礎上去彌補自身的不足。任何事物都有其產生、發展、衰退、滅亡的過程,報刊等紙質媒體也不例外,但是發現衰退的趨勢後,力所能及地采取挽救措施還是能夠延長其生命周期的。

  • 上一篇:陳大惠的主張能讓中國強大嗎
  • 下一篇:青海波紋是中國的嗎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