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文化 - 隸書的起源和發展是什麽?

隸書的起源和發展是什麽?

隸書的起源:

隸書相傳為秦末程邈在獄中所整理,去繁就簡,字形變圓為方,筆劃改曲為直。改“連筆”為“斷筆”,從線條向筆劃,更便於書寫。“隸人”不是囚犯,而指“胥吏”,即掌管文書的小官吏,所以在古代隸書被叫做“佐書”。書體同時派生出草書、楷書、行書各書體,為藝術奠定基礎。

隸書基本是由篆書演化來的,主要將篆書圓轉的筆劃改為方折,因為在木簡上用漆寫字很難畫出圓轉的筆劃,所以隸書的書寫速度更快。

隸書的發展:

隸變在中國書法史上是壹次重大的書法文化事件。發生隸變的內在動因是為了適應當時社會發展對文字應用的要求。“隸變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壹是字形結構的變化,既是對正體篆書字形結構的改造,這種改造的主要方向是簡化;二是書寫方式的變化,既是改變原有正體篆書的書寫方式,這種改變的主要目的是簡捷流便”。

字形結構的簡化和書寫方式的簡捷流便構成了隸變過程的核心內容。在這裏,字形結構的簡化和書寫方式的簡捷流便,不光為了書寫速度的提高,同時因其蘊涵著內在的書寫運動態勢更加符合人的生理運動軌跡,才使隸書在秦漢之交隨著政治的更替最終徹底代替篆書而獲得普遍應用的。

隸書的結構特點:

1、字形扁方左右分展隸字壹反篆字縱向取勢的常態,而改以橫向(左右)取勢,造成字形尚扁方,筆畫收縮縱向筆勢而強化橫向分展。

2、起筆蠶頭收筆燕尾這是隸書用筆上的典型特征,特別是隸字中的主筆橫、捺畫幾乎都用此法。所謂“起筆蠶頭”,即在起筆藏(逆)鋒的用筆過程中,同時將起筆過程所形成的筆畫外形寫成壹種近似蠶頭的形狀。“收筆燕尾”,即在收筆處按筆後向右上方斜向挑筆出鋒。

3、化圓為方化弧為直這是隸書簡化篆書的兩條基本路子。不過如果不了解篆書的圓,就不易掌握好隸書的方。因為隸筆中的直畫或方折,還無不包藏著篆字的弧勢,所以隸筆的直往往有明顯的波動性,富於生命力。實際上隸書的筆意,是建立在筆畫運動方式基礎上的。

  • 上一篇:阿膠是中藥材中典型的講究道地性的藥材,那麽心肌缺血可以吃阿膠嗎?
  • 下一篇:非洲國家普遍什麽語言?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