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文化 - 雪花都是什麽形狀的?為什麽下雪不冷化學冷?“瑞雪兆豐年”有科學依據嗎?

雪花都是什麽形狀的?為什麽下雪不冷化學冷?“瑞雪兆豐年”有科學依據嗎?

1.雪花的形狀極多,而且十分美麗.如果把雪花放在放大鏡下,可以發現每片雪花都是壹幅極其精美的圖案,連許多藝術家都贊嘆不止。但是,各種各樣的雪花形狀是怎樣形成的呢?雪花大都是六角形的,這是因為雪花屬於六方晶系。雲中雪花"胚胎"的小冰晶,主要有兩種形狀。壹種呈六棱體狀,長而細,叫柱晶,但有時它的兩端是尖的,樣子象壹根針,叫針晶。別壹種則呈六角形的薄片狀,就象從六棱鉛筆上切下來的薄片那樣,叫片晶。

如果周圍的空氣過飽和的程度比較低,冰晶便增長得很慢,並且各邊都在均勻地增長。它增大下降時,仍然保持著原來的樣子,分別被叫做柱狀、針狀和片狀的雪晶。

如果周圍的空氣呈高度過飽和狀態,那麽冰晶在增長過程中不僅體積會增大,而且形狀也會變化。最常見的是由片狀變為星狀。

原來,在冰晶增長的同時,冰晶附近的水汽會被消耗。所以,越靠近冰晶的地方,水汽越稀薄,過飽和程度越低。在緊靠冰晶表面的地方,因為多余的水汽都已凝華在冰晶上了,所以剛剛達到飽和。這樣,靠近冰晶處的水汽密度就要比離它遠的地方小。水汽就從冰晶周圍向冰晶所在處移動。水汽分子首先遇到冰晶的各個角棱和凸出部分,並在這裏凝華而使冰晶增長。於是冰晶的各個角棱和凸出部分將首先迅速地增長,而逐漸成為枝叉狀。以後,又因為同樣的原因在各個枝叉和角棱處長出新的小枝叉來。與此同時,在各個角棱和枝叉之間的凹陷處。空氣已經不再是飽和的了。有時,在這裏甚至有升華過程,以致水汽被輸送到其他地方去。這樣就使得角棱和枝叉更為突出,而慢慢地形成了我們熟悉的星狀雪花。

上面說的實際上是壹個典型的星狀雪花的形成過程。它的相當部位,不論形狀或大小,都應當是相同的。這種典型的星狀雪花只有在壹個理想的、平靜的環境中(譬如在實驗室內)才能形成。在大氣中,它不能象上面說的那樣有步驟地增大,所形成的形狀也就不能那樣典型。這是因為冰晶逐漸在下降著,而且有時在旋轉著,各個枝叉接觸水汽的多少有所不同,而那些接觸水汽較多的枝又便增長得較多。因此,我們平常所看到的雪花雖大體上壹樣但又互不相同。

另外,雪花在雲內下降的過程中,也會從適宜於形成這種形狀的環境降到適宜於形成另壹種形狀的環境,於是便出觀了各種復雜的雪花形狀。有的象袖扣,有的象刺猾。即使都是星狀雪花,也有三個枝叉的、六個枝叉的,甚至有十二個枝叉、十八個枝又的。

以上所述都是單個雪花的情況。在雪花下降時,各個雪花也很容易互相攀附並合在壹起,成為更大的雪片。雪花的並合大多在以下三種情況下出觀。(1)當溫度低於0℃的時候,雪花在緩慢下降的途中相撞。碰撞產生了壓力和熱,使相撞部分有些融化而彼此沾附在壹起,隨後這些融化的水又立即凍結起來。這樣,兩個雪花就並合到壹起了。(2)在溫度略高於0℃的時候,雪花上本來已覆有壹層水膜,這時如果兩個雪花相碰,便借著水的表面張力而沾合在壹起。(3)如果雪花的枝叉很復雜,則兩個雪花也可以只因簡單的攀連而相掛在壹起。

雪花從雲中下降到地面,路途很長,在條件適合時,可以經多次攀連並合而變得很大。在降大雪的時候,有時有壹些鵝毛般的大雪片,就是經過多次並合而成的。

但是,有時雪花互碰時不是互相並合在壹起,而是給碰破了,這時便產生壹些畸形的雪花。例如,在降雪的時候,有時會見到壹些單個的"星枝",就屬於這種情況。

2.下雪的時候,雪從天上落下,壹般不吸收空氣中的熱量。所以就不感覺很冷的,但等到雪化時。雪由固體變成液體需要從空氣中吸收大量的熱量,是地表面的氣溫降低,就會感覺到冷了。所以就有了“下雪不冷,化雪冷的說法。”

還有種說法

化雪比下雪冷

現行初中物理教材在《熔化與凝固》壹節中提出:“為什麽下雪不冷化雪冷?”根據教參和《十萬個為什麽·氣象》卷中的解釋,大意都是:下雪水結冰,要放熱;而融雪冰熔為水,要吸熱。故下雪不冷化雪冷。

其實這種解釋是錯誤的!

不錯,水結冰要放熱,而冰融化為水要吸熱,但根據熱力學基本定律:物體的熱量只能從高溫物體轉移到低溫物體。水與冰雪的相互轉化溫度為0oC,水結冰放熱到環境中會使環境溫度升高,但最高不可能超過0oC,否則熱量的流向就會“掉頭不顧”;另壹方面,雪融化為水要吸熱,使環境溫度下降。但環境溫度最低也不可能降到0oC以下,否則低於0oC的環境就會使冰雪融化的過程產生“逆轉”。因此,從理論上講,下雪決不可能比融雪溫度低。

那麽實際生活中,下雪或融雪與環境溫度之間又有何關系呢?壹方面,冰雪與水轉化的物理規律不變,但另壹方面,由於壹天之中早晨和中午氣溫不同,同壹時間不同地點(如向陽處和背光處)的氣溫也不壹樣,加上白雪和臟雪吸熱的能力不同,而且即使環境溫度高於0oC,雪的融化也有壹個過程,還有風速和濕度的影響,使人感覺到的冷熱與物理學上的溫度高低並不完全壹致。這樣就使“下雪不冷化雪冷”的問題大大復雜化了。

要科學地判斷“下雪不冷化雪冷”,首先要弄清楚什麽叫下雪,什麽叫融雪,例如:每年的第壹次降雪時,因為雪花是在高空形成的,在高空氣溫遠低於0oC,但這時地面溫度常在0oC以上。這樣,雪壹落到地上就立即融化了。雖然在下雪但雪隨下隨融,溫度始終在0oC以上,這種情況是算下雪還是算融雪呢?而且,江南這種邊下雪邊融雪的情況很常見,如果這種情況僅歸為下雪天,那麽就會很自然地得出“下雪不冷化雪冷”了。

但從嚴格的意義上講,這種邊下雪邊融雪的天氣,不宜僅歸納到下雪天的範疇。為了便於對氣象資料進行統計歸納,能不能這樣對下雪天和融雪天進行界定:“凡第二天有積雪,盡管頭天下雪時最高氣溫在0oC以上,還是定為下雪天。而有積雪未降雪,最高氣溫高於0oC的天氣都看作融雪天。”按照這壹標準,筆者花了100余元抄錄了南昌市近十年整個降雪過程的氣象資料。雖然憑這些資料進行統計判斷還顯得不足,但本人實在沒有財力再購買更多的資料了。

現從南昌市近十年降雪過程的資料統計,下雪天的平均最高氣溫為1.5oC,,平均最低氣溫為-2.76oC,平均下雪天氣溫為-0.63oC。而化雪天平均最高氣溫為3.2oC,平均最低氣溫為-1.8oC,化雪天日平均氣溫0.7oC。可見壹般說來下雪天比化雪天氣溫低。因此,所謂“下雪不冷化雪冷”在物理學上講並不成立。

既然下雪天氣溫比化雪天低,那麽為什麽說“下雪不冷化雪冷”呢?除了本文開始已否定了的解釋外,筆者還收集到以下幾種解釋:1、幹燥保溫說;2、化雪風大說;3、幅射散熱說;4、矯枉過正說。下面對這幾種解釋我們逐壹分析。

壹、幹燥保溫說:這種觀點認為下雪時空氣濕度低,相對比較幹燥,使空氣和衣物的保暖性能相對較好,而化雪天空氣濕度相對較大,空氣傳熱性強,使人感到冷。

對此我們說:下雪時雪花漫天飛舞,化雪時到處積雪積水,這兩種天氣中,相對溫度都很大,而且0oC時冰的飽和蒸汽壓和水的飽和蒸汽壓相同,因此下雪天與化雪天的相對濕度應該相差不大。從南昌地區的氣象統計資料看:下雪天平均相對溫度為81.8%,絕對濕度為4.8毫米汞柱。而化雪天平均相對濕度為83.6%,絕對濕度為5.38毫米汞柱。雖然化雪時濕度略高,但對空氣熱傳導系數影響幾乎為零。至於衣物的保暖性也應該區別很小。因此,這種很小的濕度變化不會產生明顯的“下雪不冷化雪冷”的效果。幫以上說法雖然有道理,但依據還顯得不足。

二、化雪風大說:“化雪時往往風大,所以顯得很冷”。根據南昌市近年氣象統資料,下雪天平均風速為2.3米/秒,化雪天平均風速為1.1米/秒。因此這壹理論依據不足。

三、幅射散熱說:“化雪天壹般要出太陽,空中無支,這樣夜間地面熱量很容易散失,所以化雪天的最低溫度要比下雪天低。”根據南昌地區的統計資料:下雪天平均氣溫為-2.76oC,化雪天平均氣溫為-1.8oC。最低氣溫還是下雪天低,因此這壹理論也不成立。

四、矯枉過正說:“下雪不冷化雪冷,主要是古人為強調化雪天仍然很冷的壹種矯枉過正的說法,實際上還是下雪比化雪冷。類似這樣的矯枉過正說法,在我國天氣諺語中還有很多,如:“立秋後還有十八個秋老虎更厲害。”這就是強調立秋後天氣仍很熱。以上說法有壹定道理,在此可作壹說存查。

縱觀以上各種解釋都不太理解。對此,筆者根據在農村調查的結果提出以下新的解釋,與大家切磋。

首先,能總結出“下雪不冷化雪冷”的人,肯定是下層知識分子和勞動者。因為那些達官貴人,出入有馬轎裘衣,在家有錦帳火坑,隨時有人伺候加減衣服,壹般很少有感到凍冷的時候。按儒家傳統的教育,他們只應關心修、齊、治、平,那些儒家的“不肖之子”想的多為風、花、雪、月,偎翠依紅,因此不會關心下雪天和化雪天冷暖問題。而中下層知識分子和勞動者,住的多為茅屋,出外要靠自己步行,這就使他們能體會到“下雪不冷化雪冷”了。

據筆者調查,直到本世紀四五十年代,南昌附近農村農民住的基本上都是稻草房。稻草壹濕了就很容易腐爛,也不保溫,所以住草房的農民,秋收以後,都要把原來屋上蓋的禾草換成當年的幹草。至今農民雖然住上了瓦房,但還保留當年習慣,每年立冬前對牛欄的禾草都要徹底換壹次。問其原因,答曰:“冬天不換草,牛會凍病凍死。”由於我國屬季風氣候,冬季壹般寒冷少雨。所以立冬前後換上的禾草,在第壹次降雪前,壹般會保持幹燥的狀況。特別是黃淮流域冬季很少下雨,即使在降雪前下過雨經過壹段時間的日曬風吹也應該比較比較幹燥了。這樣下雪時屋面的茅草應該是相對幹燥的。但在化雪時,由於日溫差的變化,不可能當天就把屋面的積雪全部融化,因雪水***存,使雪水積聚在屋面,從而使水有充分的時間滲入茅草之中。由於茅草保溫主要是靠草所包裹的不流動空氣,壹旦這些空氣被水所填充,必然使屋面保溫性大大下降。據測試,水的導熱性是空氣的60倍,盡管下雪時平均溫度要比化雪時低1---2oC,但只要茅草濕度增加10%就足以使人感到化雪時室內溫度更低了。

由於燒飯等人類活動,室內產生的熱量還是不少的。加上門窗封閉較嚴(科天要糊窗紙)熱量不容易散失,即使外面冷到零下十幾度,由於雪本身的良好保溫作用可以使茅草與接觸的界面上,溫度在-1oC左右。又因厚茅草被雪水浸濕,熱量大量外泄,從而使室外內溫度接近室外溫度結果使室內溫度反比前述的大雪紛飛時低,自然在室內的人會感到“下雪不冷化雪冷”了。

對於外出者來說。雖然橡膠在國外應用已有上百年,但我國橡膠雨鞋“飛入尋常百姓家”,還是本世紀四五十年代的事。據筆者調查,四十年代前,上層人士冬天穿皮鞋,中等收入的穿棉鞋,壹般老百姓家穿布鞋、麻鞋、草鞋。雨雪天能再加壹雙木屐的,就算是很不錯了。而這些鞋子的壹個***同點就是都不防水。這對達官貴人來說無所謂,反正出入坐轎騎馬,但對中下層人士來說,化雪天不得不將不防水的鞋踩在雪地上,結果雪水浸濕鞋襪,使雙腳冰冷接近0oC。而下雪天,雖然氣溫更低,但由於沒有到冰的融點。雪是“幹”的,不會濕鞋。這樣鞋的保暖性好,反而可使雙腳的溫度比化雪時鞋襪踩在雪水中高出許多。這壹點相信大家都是有體會的。俗話說寒從腳下起,腳冷不僅會使人身全身感到寒冷,而且還容易使人因此生病。這就更放大了化雪冷的印象。

綜上所述:直到不久遠前,由於普通人的屋面材料和鞋襪不防水的原因,不管是外出還是居家都使壹般老百姓在化雪天主觀感到更冷。因此,在過去“下雪天不冷化雪冷”的命題是成立的。但這並不意味著下雪天的氣溫反而比化雪天氣溫高。而傳統的“下雪放熱,化雪吸熱”的解釋則是錯誤的。

參考資料:

/question/4001482.html

3.瑞雪兆豐年之解

相傳人間下雪是由天上三個神仙掌管著,即周瓊姬掌管著芙蓉城,董雙成掌管著貯雪玻璃瓶,玻璃瓶內盛著數片雪,每當彤雲密布時,姑射真人用黃金筋敲出壹片雪來,人間就開始下雪了。造物主把雪花賜予了冬天,使冬天於蒼涼之中有了生氣,沈寂之中增添了樂趣。農民們更是喜歡下雪,壹旦見到白雪漫天飛舞,地上堆著厚絨絨的積雪時,就預感到了來年的豐收喜悅。“瑞雪兆豐年”,實際上就是人們發自內心對雪的贊詞。 “瑞雪兆豐年”在於積雪層對越冬作物的防凍保暖作用。新降到地面的積雪疏松多孔,其中能夠含有 40%-50%的空氣。因為空氣不易傳熱,這樣,大地就像蓋上了壹條又大又軟的棉被。這“棉被”可以防止土壤中的熱量向外散發,又可阻止外界冷空氣的侵入。測量表明,地面積雪厚度為20厘米時,積雪的表面溫度比雪下地表溫度要低15℃之多。當積雪厚度達30厘米時,即便氣溫降低到零下30攝氏度時,小麥也不會遭受凍害。 “瑞雪兆豐年”在於積雪的增墑肥田作用。地面積雪在來年春季大地回暖時,緩慢融化。融化了的雪水流失少,大部分滲入土中,就像進行了壹次灌溉壹樣,對緩解春旱、做好春耕播種大有好處。融化後的雪水,能夠給土壤帶來較多的氮化物。據測量,壹升雨水含氮化物1.5克,而壹升雪水中含氮化物可達7. 5克之多,顯然雪水會增加土壤的肥力。此外,由於在雪被覆蓋下,土壤凍結深度較淺,樹葉、草根等能夠繼續腐爛變成肥料。 “瑞雪兆豐年”在於雪的殺蟲作用。明代李時珍《本草綱目》曰:“雪,洗也,洗除癢癘蟲蝗也。臘前三雪,大宜菜麥,又殺蟲蝗。”冬天的積雪能夠凍死蝗蟲、螟蟲等越冬害蟲的蟲卵。雪下得越早,殺蟲力就越強。 “瑞雪兆豐年”還在於雪水具有顯著的增產效應。明代李時珍的《本草綱目》曰:“用(雪)水浸五谷,則耐旱不生蟲。”例如,稻種經過雪水浸後,催出的稻苗根芽粗壯,插於大田,分蘗也多,比起用井水浸種,增產達20%左右。用雪水浸泡黃瓜種子,發芽率比普通水浸泡的要高40%。在黃瓜生長期用雪水澆灌,產量可增加21%。棉花種子用雪水浸泡可增產1成至2成。新疆沙漠和西藏高原有些地方種植的瓜果蔬菜,之所以長得肥大壯碩,是和那裏灌溉之水來自天山和昆侖山的融雪有壹定關系的。試驗還表明,三個月內的小豬,飲用雪水比飲用普通水,體重可增加2/3。用雪水餵母雞,比飲普通水的母雞,其產蛋量也有明顯增加。 瑞雪有如此奇特的功能是由它本身所具有的性質所決定的。其壹,新降的雪疏松多孔,能夠貯存大量空氣,有防凍保暖作用。其二,融化後的雪水中重水的含量比普通水少25%。重水是壹種帶放射性的物質,對各種生物的生命活動有強烈的抑制作用。而雪中重水含量少,顯然有利於促進生物生長發育。其三,雪水的理化性質與壹般水也不壹樣。雪水由於經過冰凍,排除了其中氣體,導電性質和密度發生了變化。研究表明,雪水就其生理性質而言,和生物細胞內的水的性質非常接近,因此,表現出強大的生物活性。植物吸收雪水的能力,比吸收自來水的能力大二至六倍。雪水進入生物體後,能刺激酶的活性,促進新陳代謝。其四,雪水中含有較多的氮化物,比雨水中的氮化物多5倍,比普通水更高,可以說是壹種肥水。 “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雪就是這樣用自己的“生命”肥沃著土地,養育著莊稼,為人類造福的。

參考資料:

/question/2072845.html?si=2

  • 上一篇:適合睡覺時聽的輕音樂有哪些?
  • 下一篇:尋龍口訣尋龍分金看纏山 壹重纏是壹重關是什麽意思 原文出自哪裏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