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社火的歷史起源如下:
社日祭土地的風俗自先秦出現之後,壹直傳承下來。由社神延伸而來的有社火活動。張代敏在《社戲裏的社戲》中說:古時紹興的祭社,為行令做詩。春祭謂春社是祈農之祭,秋祭謂秋社,此時農家收獲已畢,立社設祭,是為了酬報土神。
後來發展為以演戲來祭社。各地均有社火活動,只是不同地方有著不同的稱謂與內容。社火的內容非常多,活動規模也很大,古時的百戲、雜戲等,都是社火中的節目。社火不僅指傳統節日舉行的民間遊樂活動,還用作民間節慶日所有遊樂活動的總稱,在北方地區,將傳統節日、廟會等舉辦的民俗活動統稱為演社火。
地方社火
中國地方民間社火活動的分布:陜西社火、山西社火、蔚縣社火、正寧社火、河南罵社火、晉中社火、隴縣社火、千陽社火、涇川社火、青海社火、永靖社火、大白楊社火、洋縣社火、涼州社火、古浪社火、本溪社火、嵩縣社火、寶雞社火、慶陽社火、浚縣社火、太原社火、周至縣紙社火、張掖社火、慶城社火、西寧社火、平安縣社火、宕昌地社火。
在陜西,社火是芯子、高蹺、竹馬、旱船、獅子、龍燈等的通稱。岐山社火已經在當地發展為壹種文化交流的方式,每年各個地區都將舉行社火會。社火會是民間自發組織起來的壹種開展文化娛樂活動的群眾團體。山西的民間社火,內容豐富,形式多樣。全省約有200多種,按其形式可分為鑼鼓類、秧歌類、車船轎類、閣蹺類、燈火類、模擬禽獸類、模擬鬼神類、武技類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