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薩赫勒,喪葬活動與舞蹈也緊密相關。坦桑尼亞的馬孔德人,在人死後對死者進行祭禮,祭祀禮儀上,悼念者要不停地唱歌跳舞,歌詞和舞蹈的內容是祈求各種鬼怪神靈不要傷害死者。在黑人傳統社會裏,親屬向死者致哀悼詞,由村裏的婦女們以合唱形式表達出來。合唱時,音樂是用手鼓伴奏,曲調淒婉動人。
舞蹈是非洲黑人感情的宣泄和力量的源泉,與舞蹈如影隨行的音樂詮釋著他們的肢體語言,將他們宣泄的情感主題淋漓盡致地表達出來,向世人展示非洲民族獨有的內涵和風情。那麽,歸納非洲黑人的舞蹈音樂有以下幾點特征。
首先,強烈的節奏感是非洲黑人舞蹈音樂的突出特征之壹。他們對節奏的敏感度是任何國家的舞蹈藝術所不能相比的,這種節奏可以說是舞蹈動作的聲樂化,“任何壹個基本音樂的思想基礎都是動作和聲音動機的壹致,首先是節拍、節奏動機的壹致”。這種音樂節奏異常復雜。最典型的節奏是高度發達的節拍交替和節奏交替形式。在非洲各個民族的舞蹈中,大家都可看到節奏與動作的緊密聯系性。如加納北部南多姆族的“塞克佩雷”舞中,音樂由木琴演奏,節奏部分用鼓、鈴和鐵制響板,並由舞者自己演奏。但各組舞蹈之間的過渡信號則由負責的節奏線結合起來。在伊卓人的“埃塞尼”舞中,動作按照壹首歌曲的節奏線而定,而不按照伴奏的打擊樂器而定,並隨歌曲的重復而重復。加納安洛——埃維人的阿格貝闊舞,它包括多種舞蹈步型,每種都由領鼓擊出恰當的節奏音型引出,並用那種音型繼續下去。每種音型都不間斷地重復多次,並用另壹組動作同下壹種音型聯系起來,使舞者達到壹個新的起點,可準備跳下壹步型。以上這幾種舞蹈都是需要演員在公演之前的排練中掌握好的;還有壹些舞蹈有更多的即興表演,舞者可以對基本動作作出不同的加工處理,但要和舞蹈的領鼓手或其他器樂家演奏的節奏線相壹致,因為整個舞蹈受這種節奏線的支配。由此可見,鼓在非洲黑人舞蹈音樂中起著引領舞曲節奏的重要作用。它決定舞蹈的韻律,也決定著舞蹈的風格特點。非洲黑人舞蹈表演用的鼓有上百種:木鼓、水鼓、戰鼓、葫蘆鼓等等。表演時用的小鼓可用手握,大的鼓要使人站在凳子上敲打。鼓的周圍常裝飾有鈴鐺等飾物,更增強了舞蹈音樂的節奏感。
律動性強是非洲黑人舞蹈音樂的又壹特點。他們的動作粗獷有力,感情熾烈,善於以誇張的形體動作抒發自己的感情,舞者常常劇烈地甩動頭部、起伏胸部、屈伸腰部、擺動胯部、扭動臀部、晃動手腳、跺腳等。南部非洲祖魯族的“跺腳舞”,就是以強烈的腿部的律動來表達情感的;加納弗拉人的“迪阿“舞,每個舞蹈者右踝上戴壹串蜂音器,右手還握壹把劍。當演唱時,演唱者在音樂的強拍上用右腳跺地,在弱拍上用左腳快速地輕踏壹下。當右腳跺地時,身體稍向右傾側,然後弱拍是擺向左邊。以腿部動作表現節奏的舞蹈還有“踢踏舞”“大跨步舞”(索托族)等。在加納的達戈姆巴人的“恩英多古”舞中,主要用腹肌,而加納的洛比人則強調上半身的動作,可以有旋轉或肩的上下運動,或用某些手臂動作和肩胛的收緊放松動作來伸展前胸。還有像尼日利亞的卡拉巴利人的舞蹈,臀部有各種細微的動作。因此,這種大幅度的身體動作造成的強烈的律動感成為非洲黑人舞蹈音樂的又壹特色。
群體性和模仿性是非洲黑人舞蹈的常用形式,體現了非洲黑人舞蹈音樂具有鄉土氣息的特點。在他們的舞蹈中,很少看到獨舞的形式,舞蹈反映的內容與人民的生活密切相關。舞者往往是圍成壹個半圓、圓圈或排列成行表演,動作主要模仿農事、狩獵、戰爭等活動。壹位探險家對剛果的戰爭舞這樣描述:“壹千個腦袋仿佛是壹個腦袋似的,起初他們同時仰起來,顯出昂揚的氣魄,然後同時低垂下去,發出淒切的哼叫聲……”
非洲黑人的舞蹈音樂中舞者有著重要的地位,他們有時可以決定舞曲時間的長短。音樂中還有壹個重要環節是為了讓舞蹈者培養感情。序歌就起到這樣壹個作用。音樂家常常在演出開始時用序歌或壹組這類歌曲來達到培養感情的目的。序歌可以用自由節奏演唱,並可以用壹兩件樂器伴奏而無需全體合奏,也可以不用聲樂引子,而用器樂的前奏曲。在加納西北部用木琴為舞蹈伴奏的地方,在跳主要舞蹈之前常用木琴演奏壹小段前奏曲。同樣,喬比人組成大型的木琴樂隊,以樂隊的引子開始“恩戈多”舞蹈。也可用聲樂和器樂結合的引子,如在阿肯人的“凱泰”舞中,序歌可由壹兩個獨唱者演唱,並交替加進笛子重奏,這種人聲和笛子的交替壹直持續到領唱者引進合唱為止。
總之,在非洲黑人的舞蹈音樂中,音樂和舞蹈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音樂為舞蹈營造適當的氣氛或情緒,能激發起舞蹈者以富於表情的動作來表現表演者的強烈欲望。而舞蹈將音樂的內容表達出來,兩者相輔相成,相得益彰,最終讓人深刻感受到非洲黑人舞蹈音樂的獨特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