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質文化遺產有皮影戲、侗族大歌、古琴等等。
1、皮影戲
皮影戲是中國古老的傳統民間藝術,被老北京人稱為“驢皮影戲”。原名“皮影戲”或“燈籠戲”,是用動物皮或紙板做成的人物剪影,用蠟燭或烈酒等光源照射,表演故事的壹種民間戲劇。2011年,中國皮影戲入選《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2、侗族大歌
《侗族大歌》,起源於春秋戰國時期,如今已有2500多年的歷史,是在中國侗族地區壹種多聲部、無指揮、無伴奏、自然合聲的民間合唱形式。1986年,在法國巴黎金秋藝術節上,貴州黎平侗族大歌壹經亮相,技驚四座,被認為是“清泉般閃光的音樂,掠過古夢邊緣的旋律”。
3、古琴
古琴是最古老、最純正的傳統樂器。古琴音樂是中國音樂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中國傳統音樂文化的代表,有著3000多年的悠久歷史。在古代,它被稱為“秦”,還有其他的名字,如“四通”和“姚琴”。
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意義:
1、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意義是很重大的,因為它非物質文化遺產壹般都是壹些與民族文化國家文化相關的東西,所以說這些東西它代表了壹個民族和國家的特征,可以說是很有代表意義的很多地方其實都非常重視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和傳承。
2、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最大的特點是不脫離民族特殊的生活生產方式,是民族個性民族審美習慣的“活”的顯現對於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的過程來說,人的傳承就顯得尤為重要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所蘊含的中華民族特有的精神價值思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