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誰發明了金屬活字印刷?韓國學者以清州牧(今韓國忠清北道清州市)興德寺發現的現存最早金屬活字印本《佛祖直指心體要節》(1377年)作為其發源地之說的力證,提出“我們的金屬活字印刷術至少在13世紀前期就已經萌芽和擴散,在朝鮮朝取得史無前例的獨有發展”,之後傳到中國和西方世界。
真實情況果真如此嗎?以支持“韓國發明說”的幾個論據來看,完全不具備說服力。比如根據化學成分鑒定為“世界上最早金屬活字”的銅鑄“”字(現藏韓國國立中央博物館),據說是從高麗朝(936—1392)私人墓穴中出土(至今未見發掘報告),因為成分(含銅50.9%、錫28.5%、鉛10.2%、鐵2.2%、鋅0.7%)與高麗肅宗七年(1102)起開鑄的銅錢“海東通寶”相近被認定為同時代產物。拋開其孤例身份另說(無時代標記,無伴出物),單憑相似的化學成分無法為它準確斷代,唐代開元銅錢與宋代熙寧銅錢含銅、錫、鉛、鋅的百分比相同,年代卻相差300年。
實物無法證明,文獻裏白紙黑字寫著高麗宰相崔怡“於遷都之際用鑄字印成二十八本《詳定禮文》(國家典禮書,50卷)”總沒有反駁的理由吧?學者潘吉星不以為然,要知道高麗王1232年從開京(今朝鮮開城)遷往江華島正是迫於蒙古入侵高麗的無奈之舉,兵荒馬亂之際未及帶走《詳定禮文》,崔怡以其家藏寫本作為底本,以金屬活字印成“分付諸司藏之”。在決死抵抗蒙古軍隊侵略的關鍵時刻還能“大量熔銅鑄字”,輕而易舉印出那麽多部巨著,究竟是“遷都以前已經在開京掌握了熟練的鑄字印刷技術和經驗”的證明,還是值得讓人懷疑的假說?
無論如何,沒有爭議的是以現存金屬活字印本來說,《佛祖直指心體要節》是最早的,該書為清州牧興德寺主持白雲和尚(法號景閑,高麗朝末期名僧)集歷代佛經所載故事,闡發佛祖指導寓意的著作,弟子在其圓寂後刊行,題記中“鑄字施印”表明為金屬活字印本,整體效果堪憂:文字排列不整齊,同壹字字體不壹,同頁同行的字墨跡有深有淺,個別字跡模糊,壹看就是“試驗品”。
金屬活字的起源是在中國而非韓國。正如刻有千字文的木活字專為田宅契紙編號,以銅鑄印版印制的宋金紙幣(時稱“錢引”“交鈔”“寶券”等)也需要通過不同的銅活字進行區分。紙幣上的幣名、面值、流通區域、印發機構是固定的,但為防止有人偽造,每張紙幣上還得有以千字文編的字號、料號以及印造、發行機構官員花押等文字。這些都需要靈活的銅活字才能完成。例如上海博物館藏金貞祐寶券伍貫銅鈔版上留有幾個長方形凹槽,就是為了放銅活字的,從出土的金代紙幣銅印版來看,貞祐寶券伍貫銅鈔版上的空白凹槽不是個例。自海陵王完顏亮貞元二年(1154)仿北宋交子發行紙幣交鈔以來,就沒有停止過“印鈔票”,使其作為主要貨幣在全國通行。尤其是蒙古發起進攻後,金朝依賴發行大量紙幣支付龐大的軍費,衛紹王大安三年(1211),金軍與蒙古軍在會河(今河北懷安東洋河與柳川河匯合處)大戰前,金政府壹次用84車交鈔作為軍前獎賞,無節制發錢的後果是交鈔越來越不值錢,貞祐三年(1215)七月,為挽救岌岌可危的交鈔,金宣宗改交鈔之名為“貞祐寶券”,並制定阻撓、破壞寶券流通罪,僅壹年工夫,寶券掉價厲害,又鑄造“貞祐通寶”,不知當時流到市場的無數紙幣中,有多少是銅版和銅活字結合的產物。金代紙幣仿效的是北宋制度和技術,有理由認為,中國“將銅活字用於印刷應早於1154年”。退壹步講,就算韓國13世紀前期已有了成熟的鑄字印刷技術,它用銅活字也比中國晚了半個世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