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位於朝鮮半島南部,以北緯38線為休戰線,北部與朝鮮接壤。朝鮮半島地處亞洲大陸的東北部,自北向南延伸,全長1100公裏。韓國的總面積為99600平方公裏。韓國的領海與太平洋最西部的海域交匯。朝鮮半島北部與中國和俄羅斯接壤,東部瀕臨韓國東海,與鄰國日本隔海相望。除與大陸相連的半島之外,韓國還擁有3200個大小島嶼。其中最負盛名的自然當屬素有東方夏威夷之稱的濟州島。
地形
山地占朝鮮半島面積的三分之二左右,地形具多樣性,低山、丘陵和平原交錯分布。低山和丘陵主要分布在中部和東部,海拔多在500米以下。太白山脈縱貫東海岸,構成半島南部地形的脊梁;其向黃海側伸出的幾條平行山脈組成低山丘陵地帶,有太白山脈、慶尚山脈、小白山脈等,其中雪嶽山、五臺山等山峰以風景優美著稱。東北至西南走向的小白山脈最高峰為智異山,海拔1915米。漢拿山位於濟州島的中心,海拔1950米,是韓國的第壹高峰。古代相傳有神仙在漢拿山上生活,因此過去曾把漢拿山叫做瀛洲山,並且同金剛山、智異山壹起被譽為三座神山。 平原主要分布於南部和西部,海拔多在200米以下。黃海沿岸有漢江平原、湖南平原等平原,南海沿岸有金海平原、全南平原及其它小平原。
氣候
北部屬溫帶季風氣候,南部屬亞熱帶氣候,海洋性特征顯著。冬季漫長寒冷,夏季炎熱潮濕,春秋兩季相當短。冬季最低氣溫達-12℃,夏季最高氣溫可達37℃。年平均降水量1500毫米左右,其中6—8月雨量較大,降雨量為全年的70%。年均降水量約為1500毫米,降水量由南向北逐步減少。 韓國四季分明,春、秋兩季較短;夏季炎熱、潮濕;冬季寒冷、幹燥,時而下雪。 韓國各地區之間溫差較大,平均溫度為6℃至16℃。在全年最熱的8月份,平均溫度為19℃至27℃。而在全年最冷的1月份,平均溫度則在零下8℃至7℃。 早春時節常常刮風下雨,大風帶來亞洲內陸沙漠的“黃沙”,俗稱沙塵暴,近年來有逐漸增加的趨勢。到了4月中旬,天氣轉暖,韓國農民每年就在這時平整秧田準備種植水稻。夏秋兩季多臺風,夏季會有梅雨期
經濟概況
韓國在李承晚統治下始終不重視經濟發展,樸正熙上臺後,確定了外向型經濟的發展戰略,便開始了著名的“漢江奇跡”。韓國經濟開始逐步增長,實現了電子、汽車、鋼鐵、造船等行業的“三級跳”,並在1988年漢城奧運會的推動下,當年就出現了12.8%的增長。 韓國農業發展極其緩慢,在國民經濟中不占重要地位,在國民生產總值中所占比例日趨下降。糧食自給率不高,且呈下降趨勢。韓國曾是個傳統的農業國。農業在韓國經濟中所占的比例越來越小,地位日見低下。韓國是農產品主要進口國家,進口量趨於增長,但其農業市場對外國的參與極為敏感,是個對外開放程度較小的經濟部門。現有耕地面積178.2萬公頃(合2673萬畝),占國土面積的17.89%,主要分布在西部和南部平原、丘陵地區。占國土總面積的呈萎縮姿態。人均耕地面積0.54畝,隨著工業化的進展,農業人口逐漸減少,現有的農業人 口約占總人口的6.8%。韓國的制造業非常發達,主要工業部門有鋼鐵、汽車、造船、電子、核工業等。 2011年韓國GDP突破10000億美元,跌至世界第15位。根據世界銀行網站上公開排名,韓國GDP位於澳大利亞(第14位)之後,列第15位。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對韓國經濟前景看淡的主要原因是外國對韓國商品需求暴跌,韓國出口下降速度超過預期。政府公布的數據顯示,韓國出口同比大幅度下滑,跌幅創歷史紀錄。韓國就業市場也不樂觀。從2008年12月開始,由於大量韓國公司擔心經濟會迅速惡化而大規模裁員,韓國失業率達到兩位數。韓國近期經常項目逆差不斷擴大,外匯形勢嚴重惡化,信貸困難愈演愈烈。由此,韓國匯率急劇貶值,民眾實際購買力嚴重縮水,民間消費下滑日趨嚴重。 有關北歐國家冰島經濟破產的消息震驚了全球。雖然這次亞太地區受國際金融危機的沖擊相對較小,但專家普遍認為同樣實行開放式金融市場的韓國有可能成為“亞洲版的冰島”。隨著韓元持續疲軟,那些身背美元或日元貸款的中小企業度日維艱,只能看著所需償還的本金和利息越滾越多。而韓國銀行為了保證外匯儲備,禁止了部分到期外幣貸款的延期,大量韓國企業面臨破產的命運。韓國破產企業數量出現急劇增加的勢頭。 韓國的極端貧困率(極端貧困家庭人口在總人口中所占比率)較高,增加速度也非常快。經合組織(OECD)以貧困階層人口比重為準,對貧困率進行了分析,結果顯示,30個主要成員國中韓國高居第六位,高達14.6%(以2006年為準)。這壹數字明顯高於瑞士(8.7%)、英國(8.3%)和德國(11%)。另外,該數字還超過了OECD全體成員國的平均水平(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