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克思的勞動價值論和亞當斯密的理論異同如下:
同:馬克思的勞動價值論與亞當斯密的勞動價值論都認為是勞動創造價值。
異:斯密把價格的組成分為地租、利潤和工資,沒有發現剝削;馬克思則是發現了剝削,也就是“剩余價值定律”。
觀點
在勞動價值論方面還是比較認同會有“剩余價值”的存在的,斯密按照自然地租、自然利潤、自然工資來分,好像也是可以,但是就沒有突出資本家和工人的矛盾吧。這部分利潤是從哪裏來的,馬克思說是勞動力的剩余價值,斯密則好像沒有這麽說。
我的建議是不妨閱讀下《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教材,不帶著政治偏見的話,還是可以學到壹些東西的,第四章《資本主義的本質及規律》。
插點題外話,教材否定了“效用價值論”,不過我覺得“勞動價值”和“效用價值”其實都有道理。妳要解釋鉆石價格為什麽那麽高,馬克思的勞動價值論就解釋不了了,因為鉆石它不是人生產出來的,它是自然界就有的,它的真實價格就不是被勞動所決定的。
而“效用價值”卻可以用來解釋,因為人們想要鉆石,鉆石的價格才高(再加上稀缺性)。但勞動價值論在分析資本主義生產這方面我覺得是挺有道理的,至少比較適合當時工廠資本主義的時代吧。
馬克思在概念上嚴格區分了勞動價值與使用價值,區分了交換價值與勞動價值。他認為,勞動價值是勞動者在生產商品過程中所付出的壹般人類勞動量,使用價值則是客觀事物對於人的需要所產生的肯定與否定關系,交換價值是指壹種商品同另壹商品相交換的量的比例關系。
他還區分了勞動價值與勞動力價值,他認為勞動力的價值是由生產、發展、維持和延續勞動力所必需的生活資料的價值來決定。不過,他並沒有區分價值與勞動價值,他認為價值完全等同勞動價值,與使用價值無關,不含有任何使用價值的成分。
也沒有嚴格區分勞動量與勞動價值量,這些概念的區分雖然對勞動價值論的根本思想影響不大,卻制約著勞動價值論的進壹步發展,影響著勞動價值論向信息生產領域以及向更為復雜的人的精神領域和社會歷史領域擴展,影響著勞動價值論與其他社會科學之間的銜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