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頭墻”亦稱“封火墻”,顧名思義,封火,防火也。古代房屋多用木材造成,加上房屋修建密集,所以壹旦發生火災,就會像森林大火壹樣蔓延開來,所以設計了“封火墻”。
在聚族而居的村落中,民居建築密度較大,不利於防火的矛盾比較突出,而高高的馬頭墻,能在相鄰民居發生火災的情況下,起著隔斷火源的作用,故而馬頭墻又稱之為封火墻。
江南傳統民居建築高大封閉的墻體,因為馬頭墻設計而顯得錯落有致,那靜止、呆板的墻體,因為有了馬頭墻,從而顯出壹種動態的美感。而從高處往上看,聚族而居的村落中,高低起伏的馬頭墻,給人視覺產生壹種“萬馬奔騰”動感,也隱喻著整個宗族生氣勃勃,興旺發達。
擴展資料
馬頭墻是中國江南傳統民居建築中屋面以中間橫向正脊為界分前後兩面坡,左右兩面山墻或與屋面平齊,或高出屋面,使用馬頭墻時,兩側山墻高出屋面,並循屋頂坡度叠落呈水平階梯形,而不像壹般所見的山墻,上面是等腰三角形,下面是長方形,是江南傳統民居建築的重要特色。
馬頭墻高低錯落,壹般為兩疊式、或三疊式,較大的民居,因有前後廳,馬頭墻的疊數可多至五疊,俗稱“五嶽朝天”。
從外形看頗具風格,因而不僅是中國江南傳統民居建築的常用格式之壹,曾有“青磚小瓦馬頭墻,回廊掛落花格窗”之說,用以概括明清江南傳統民居建築。優美的馬頭墻多見於鄉村,而在繁華的都市中,馬頭墻則極為難得和珍貴。
百度百科-馬頭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