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及汽車文化,我們的鄰國日本就是壹個始終繞不開的話題,從早期的暴走族,到純正的JDM改裝,再到因地域和文化差異應運而生的K-car和痛車,這些五花八門的流派足以書寫出壹部有關日本的汽車文化簡史。
暴走族
暴走族在20世紀50年代開始萌芽,70年代開始大規模發展。據資料記載,暴走族文化起源地是在二戰時期遭到原子彈襲擊的日本廣島,據說當時年輕人為了發泄“自己”受到的傷害,而發起了叛逆的暴走族運動。
暴走族有壹些鮮明的特點,在外貌上就能看出其身份,例如標誌性的“山本頭”或“飛機頭”就是暴走族最顯眼的特征,還有日式傳統紋身以及各個不同幫派的特攻服都是必不可少的扮相。不過,最具代表性的還是暴走族們視如珍寶的改裝摩托車。常見車型以本田、鈴木的街車為主,而暴走族最典型的改裝方法就是上翹的車頭整流罩、加長後彎曲的手把、高高聳起的座椅靠背,還有吵鬧的改裝排氣以引人註目。
後來他們這種荒誕的設計風格和反叛心態更蔓延至四輪汽車,不過暴走派汽車的改裝套路較為廣泛,而且可以進壹步細分為多個派別,因此也比較難於壹概而論。如今,隨時社會的進步與變遷,在嚴格的法律下,日本警察毫不客氣地管制這幫獨特的人群。現在雖然依舊能看到為數不多的暴走族,但其實他們也僅是為了追求文化,或是為了緬懷過去罷了。
VIP
如果上述的暴走族只是那些遊走在社會邊緣的不良少年所組成的團體,那麽日本的黑幫則可以說算是壹個“正經行業”,尤其是二戰時期,日本社會動亂,這些幫派組織積極參與“以暴制暴”,居然成為了日本亂世時期的“英雄”。而如今亂世已過,這些昔日的黑道老大也開始了“洗心革面”的洗白之路,開始從恃強淩弱打家劫舍轉型經營正規產業,建立良好的公眾形象。
說起日本黑幫,大家了解的或許比較少,但說到日本黑幫的VIP改裝,我想每個車迷都會表示認同。這種隨著日本黑幫盛行而流行的改裝風格,也被統稱為日本黑幫的專屬改裝風格。在80、90年代,日本經濟飛速發展,VIP改裝風格改裝正是在這種環境下應運而生,幫派成員為了引人註目也為了更加凸顯自身地位,他們便將自己的豪華轎車換上內凹電鍍大輪轂,通過讓車身降低、輪眉與輪轂邊齊平、整車配裝壹些鍍鉻件、誇張地運用水晶、鉆石等奢華附件對車進行裝飾,最終形成了VIP改裝風格。
VIP改裝雖源於日本,但絕不止於日本。這種大膽、創新、無所畏懼的改裝風格不斷地吸引著全球各地眾多的改裝玩家。就改裝車型而言,不管是新款還是老款,日系還是德系,VIP改裝風格都能讓它們綻放出別樣的光彩。
JDM改裝
與VIP風格壹同盛行日本的還有JDM改裝。JDM全稱Japanese?domestic?market,直譯過來的意思是“日本本土市場”。也就是說,如果妳想要打造壹輛JDM風格的改裝車,那妳必定是要尋找在日本本土市場販售過的車型,且外觀也要盡力去“日規化”,改件也最好選擇日本血統的。
其中“競技改裝”可以說是典型的JDM改裝風格,性能跑車加上尾翼,好看且實用的空力套件,外觀上更加強調運動感和競技感。這種改裝風格主要是由於上世紀80、90年代,日本處於泡沫經濟的頂峰時期,賽車運動和文化快速發展,因此各大汽車制造商投入大量資金研發新技術,同時通過在全球賽事中的優異表現,不遺余力地發展民用性能車,小到K-car跑車,大到“日本跑車屆的四大天王”。很快,競技二字便已成為JDM的代名詞。
當然也並不是只有競技化改裝的日系車才能被叫做JDM,前面所說的VIP改裝風格與暴走族也同樣屬於JDM文化的壹部分,甚至僅是還原日規車原有的面貌都可以稱之為JDM。
K-car
眾所周知,日本是壹個國土面積狹小卻人口眾多的國家,因此在這樣的情況下應運而生了壹種尺寸非常袖珍的車型——K-car(輕自動車)。其實無論妳是否去過日本,都壹定不會對K-car感到陌生,它袖珍可愛的造型經常出現在日本的影視或漫畫作品當中,鳥山明和宮崎駿的漫畫就不止壹次出現過K-car的身影。
K-car車型在日本享受著許多優惠政策,其中最重要的是在日本購車需要證明有停車位才可以上牌照,但在日本許多地區K-car車型是無需提供停車位證明的,這也使得K-car在日本備受消費者喜愛,甚至銷量已經達到了汽車總銷量的三分之壹,是日本不可或缺的車型。
如今,K-car的種類花樣繁多,各大廠商只要在K-car的限定範圍內,造型都可以自由發揮,包括皮卡、自卸車、跑車等等,幾乎涵蓋了所有的細分市場。甚至日本的改裝車文化也已經開始流行在K-car的身上,無論是可愛的盒子版K-car還是跑車版K-car都可以改裝成酷酷的樣子。
痛車
地緣位置的特殊性催生了日本K-car的問世,而在文化上存在的差異,也使痛車也成為了日本動漫文化的延伸。這種風格來自漫畫,將漫畫裏的人物噴繪在外觀上,工藝精湛得令人嘆為觀止,也算是日本改裝文化的壹個特殊分支。
痛車雖然僅僅是“痛”文化的壹部分,但卻是最早開始流行的,因為汽車上可以用來發揮的地方非常之大。起初,壹些繪畫功底不錯的愛好者就選擇在自己的車上手繪圖案,但由於手繪的技術要求較高,所以並不是很普及。隨著網絡和數碼制圖打印技術的發展,就算自己不會繪畫,也可以找到壹些圖案並打印制作出貼紙,所以痛文化也就隨之發展普及起來,且並不僅限於痛車。
痛車其實也可以算作改裝的壹種,尤其在日本這個改裝聖地,壹些改裝潛力大的車型也很受痛車愛好者的歡迎,除了“痛“壹下之外,各種性能方面的改裝升級也是樣樣不落。
對於日本汽車文化未來的發展,我們無法給出準確的預估,但由於近些年來日本逐漸步入了壹個低物欲的時代,人們不再去追求那些表面上的浮華,反而更註重精神層面的升華。相信在未來會有更多中古車成為日本汽車文化的主要力量,當然,還有像K-car這種價格低廉的車型也會繼續稱霸日本的汽車市場。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