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文化 - 高中語文教案優秀範文三篇

高中語文教案優秀範文三篇

 在綜合理解的基礎上背誦全文,並延展閱讀閱讀《仁者無敵》《出爾反爾》兩個選段以下是我為您整理的高中語文教案優秀範文三篇,供您參考,更多詳細內容請點擊教案欄目查看。

篇壹:《寡人之於國也》教案

 教學目的

 1、了解孟子“仁政”的具體內容、思想基礎及歷史進步性。

 2、了解孟子答問過程、論辯藝術及其“好辯、善辯”的主客觀原因。

 3、了解並掌握“數”“發”“直”“兵”“勝”及其若幹固定句式的對應今譯。

 4、在綜合理解的基礎上背誦全文,並延展閱讀閱讀《仁者無敵》《出爾反爾》兩個選段。

 教學重點、難點

 1、重點:

 本文的論辯過程及藝術。

 2、難點:

 《孟子》的思想內容,也就是“仁政”的具體內容。

 教學時數

 兩課時。

 教學步驟

 壹、導語

 我們剛學了《論語》中的名段《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侍坐》,它從壹個側面反映了孔子的政治思想──以禮樂治國,實行仁政。這種政治思想,在戰國中期由儒家主要代表人物孟子發展而為仁政學說。當時諸侯連年戰爭,生靈塗炭,孟子目睹人民的苦難,也看到了人民的力量,形成了民本思想,提出了壹個富有民主性精華的著名命題:“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他認為人民是國家的基礎,民心向背是得天下與失天下的關鍵。統治者應該實行仁政,用仁愛之心對待人民,像父母對待子女壹樣關心人民的疾苦,這樣就能贏得人民的擁護;反之,統治者實行虐政,就會遭到人民的仇恨,失去民心而變成獨夫民賊,被人民推翻。《寡人之於國也》是孟子與梁惠王關於政事的壹次回答。下面讓我們來讀壹讀,背壹背,想壹想,然後再來議壹議,看看孟子的仁政主張在本課中是怎樣反映的。

 二、字詞正音

 1、曳(yè):拖著。

 2、數(cù) :密。

 3、罟(gǔ):網。

 4、洿(wū) :窪地積水,池塘。

 5、鱉(biē):團魚,俗稱王八。

 6、彘(zhì) :豬。

 7、悌(tì):敬愛兄長。

 8、莩(piǎo) :餓死的人。

 三、《孟子》簡介

 參看課文。

 四、解題

 本文選自儒家經典名著,詞語看似淺易,內涵卻很艱深。仁政是孟子政治學說的核心,《孟子》壹書中多次論及仁政的有關問題。

 這篇課文記述了孟子和梁惠王的壹次對話,圍繞“民不加多”的問題展開討論,闡述了孟子“仁政”的具體內容,並在壹定程度上揭露了社會的不平等。

 戰國時代,各諸侯國的統治者,對外爭城奪地,相互攻伐,“爭地以戰,殺人盈野;爭城以戰,殺人盈城”;對內殘酷剝削,勞役繁重,破壞生產力。這就造成了兵員缺乏,勞力不足,是個十分突出的問題。爭奪人力,成為各諸侯國統治者的當務之急。由此可以看出,梁惠王提出這個問題實質是想借助增加人力而增加國力。

 五、課文串講

 1、梁惠王曰:“寡人之於國也,盡心焉耳矣。

 對於國家(總算是)了啦。河內遇到饑荒,

 焉耳矣:三個語氣詞連用,表強調,重點在後壹個。

 2、河內兇,則移民於河東,移其粟於河內;河東兇亦然。

 兇:谷物收成不好,荒年。

 移:遷移。

 粟:小米,指谷類。

 亦:也是。

 其:代河東。

 3、察鄰國之政,無如寡人之用心者。鄰國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察:考察。

 政:政治

 無如:比不上。

 加:更。

 何也:這是什麽原因呢無如。

 第壹部分(1自然段):提出“民不加多”的疑問。

 戰國時代,各諸侯國的統治者,對外爭城奪地,相互攻伐,“爭地以戰,殺人盈野;爭城以戰,殺人盈城”;對內殘酷剝削,勞役繁重,破壞生產力,這就造成了兵員缺乏。勞力不足,是個十分突出的問題。爭奪人力,成為各諸侯統治者的當務之急。梁惠王提出“民不加多”的疑問之前,自詡“寡人之於國也,盡心焉耳矣”,然後以賑災救民為例,申說自己治國勝於“鄰國之政”,“河內兇,則移民於河東,移其粟於河內;河東兇亦然”。從兩方面描述救災的具體措施。“察鄰國之政,無如寡人之用心者”,進壹步突出梁惠王的自矜,為下文的“五十步笑百步”作鋪墊。“鄰國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梁惠王希望更多的民歸附自己,孟子正是利用梁惠王的這種心理來宣傳“仁政”思想並想引導他實行王道政治的。

 4、孟子對曰:“王好戰,請以戰喻。

 好戰:喜歡打仗。

 以……喻:用……來比喻。

 5、填然鼓之,兵刃既接,棄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後止,或五十步而後止。以五十步笑百步。百步,則何如?

 填然鼓之:咚咚地敲著戰鼓。

 填:擬聲詞。

 鼓:名作動。

 之:助詞,無義。

 兵:武器。

 刃:刀鋒,借代。

 兵刃:同義復詞。

 棄甲曳兵而走:拋棄鎧甲拖著兵器。

 或:有的憑(自己)恥笑 。

 而:表修飾。

 百步:數量詞活用作動詞,跑了百步。

 而後:然後。

 6、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直不:那只不過沒有(跑)。

 直:只是,不過。

 7、“王如知此,則無望民之多於鄰國(之民)也。

 知道這個道理就不要指望(自己的)百姓比鄰國多。

 無:同毋,不要。

 之;取獨。

 第二部分(2─4自然段):分析”民不加多“的原因:

 孟子不直接回答“民不加多”的問題,而是利用梁惠王熟悉的事例設喻,啟發對方使對方容易接受。“王好戰,請以戰喻。”總提壹句,然後舉出兩個逃兵“棄甲曳兵而走”的兩種情況。根據敗逃距離的遠近,提出“以五十步笑百步,則何如?”的反問,進壹步啟發,誘使對方在不知不覺中說出否定自己論點的話:“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王如知此,則無望民之多於鄰國也”。這兩話忽然轉入正題,既回答了“民不加多”的原因,又揭示了五十步笑百步的寓意:梁惠王的“遷民移粟”跟鄰國統治者的治國不盡心,實質上沒有什麽區別,只是形式上數量上不同而已。這裏暗示著梁惠王搞小恩小惠並不能使民增多,要使民增多,必須施仁政、行王道。於是文章就自然而然地由第二部分過渡到第三部分。

 8、“不違農時,谷不可勝食也。數罟不入洿池,魚鱉不可勝食也。

 違:違背。

 谷:糧食。

 數罟:細網。

 入洿池:進入池塘。

 勝:盡。

 9、斧斤以時入山林,材木不可勝用也。谷與魚鱉不可勝食。

 以:按。

 時:時令。

 10、是使民養生喪死而無撼也。

 喪死:為死了的人辦喪事。

 而:表承接。

 11、王道之始也。

 之始:這就是……開端。

 王道:以仁義治天下,這是儒家的政治主張。

 5─7自然段為第三部分:

 5自然段:闡述“王道之始”的道理:

 孟子認為,合理地發展生產,使老百姓“養生喪死而無撼”是實行仁政的開端,也是使民加多的初步措施。“不違農時,谷不可勝食也。數罟不入池,魚鱉不可勝食也。斧斤以時入山林,材木不可勝用也。”三組排比句,提出了發展生產的三種措施,以及采取這些措施後所產生的效果。連用“不可……勝也”的句式,給人以吃不完,用不盡的感覺,大大增加了文章的說服力和感染力。接著又用“谷與魚鱉不可勝食,材木不可勝用”來小結前面三組排比句,又以這個結論為前提推出新的結論:“王道之始也。”作者在這裏把三層意思、三方面的內容緊緊聯系在壹起,並把“使民多加”的問題跟行王道緊密聯系起來。

 12、五畝之宅,樹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樹:動詞,種植。

 之:助詞,無義。

 衣:穿。

 帛:絲織品。

 豚:小豬。

 彘:豬。

 13、雞豚狗彘之畜,無失其時,七十者可以食肉矣。

 畜:畜養。

 無:通毋,不要。

 失:錯過。

 時:時機。

 其:代雞、豚、狗、彘。

 奪:耽誤。

 14、百畝之田,勿奪其時,數口之家,可以無饑矣;

 時:農時。

 15、謹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義,頒白者不負戴於道路矣。

 謹:謹慎。

 庠序:古代指學校。

 教:教化。

 申:反復講述。

 孝:尊敬父母。

 悌:敬愛兄長。

 義:道理。

 16、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饑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頒同斑。

 頒白:頭發花白。

 負:背著東西。

 戴:頂著東西。

 黎民:老百姓。

 王:名作動,稱王。

 未之有:否定句代詞作賓語後置。

 6自然段:闡述王道之成的道理:

 孟子進壹步提出教養百姓,使民心歸順的仁政主張,也是“使民多加”的根本措施。“五畝之宅,樹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雞豚狗彘之畜,無失其時,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畝之田,勿奪其時,數口之家,可以無饑矣。”這三組排比句又提出了發展生產的三種措施,以及采取這種措施後產生的效果。這三種措施與上文的三種措施相比,顯然前進了壹步,具有更強的主觀能動性。孟子不僅主張養民,還主張教民:“謹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義,頒白者不負戴於道路矣。”作者在這裏連用四組排比句,把自己的主張層層鋪敘,渲染得有聲有色,為梁惠王展現出壹幅美好的前景。然後用“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饑不寒”兩句承上啟下,順理成章地得出“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的結論,與前文“王道之始”相呼應。

 17、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檢,塗有餓莩而不知發,

 檢:約束

 塗:同途,道路。

 莩:餓死的人。

 發:打開糧倉,賑濟百姓。

 18、人死,則曰:‘非我也,歲也。’

 則:表轉折。

 歲:年成。

 19、是何異於刺人而殺之,曰:‘非我也,兵也’?

 何異:什麽不同。

 於:與。

 20、王無罪歲,斯天下之民至焉。

 罪:歸咎。

 斯:那麽。

 至:到,這裏指歸順。

 7自然段:闡述“使民加多”應有的態度。

 孟子批評統治者的虐政,從反面證明自己主張的正確,前兩段已經把行王道的道理講得十分透徹,這壹段照應文章的開頭。梁惠王口口聲聲說於國“盡心”,可是“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檢,塗有餓莩而不知發”,哪裏談得上“盡心”呢?“狗彘食人食”和“塗有餓莩”形成鮮明的對比,深刻地揭示了當時社會的不平等。接著作者針對統治者歸罪於歲的推諉,運用比喻進行駁斥:“塗有餓莩”歸罪於年成不好,如同“刺人而殺之”歸罪於兵器壹樣荒唐,害民的不是荒年而是統治者的虐政。最後兩句,“王無罪歲,斯天下之民至焉”,言簡意賅,不歸罪於年歲,而是要反省自己,革除虐政,施仁政,行王道,使百姓住有房,耕有田,吃飽穿暖用足,接受教育,懂得禮儀,才能使他們歸服。“斯天下之民至焉”,回答了開篇梁惠王提出的“民不加多”的疑問。

 第三部分(5~7自然段)闡述孟子“仁政”的具體內容──使民加多的根本措施。

 六、用推斷方法理解文言文

 1、以意逆誌法:

 即遇到讀不懂的地方,可跳過去,待全文大意理解得差不多後,再根據上下文,假設壹種解釋,有時甚至可以猜測,這種方法,叫做“以意逆誌”,“逆”是“迎合”的意思,如本文中的“謹庠序”,就可利用這種方法。

 2、利用對偶、排比、互文等方法進行推斷:

 如本文的“數罟不入池,魚鱉不可勝食也。斧斤以時入山林,材木不可勝用也”,我們可以根據“斧斤”句推斷“數罟”句的句意。

 3、根據上下思路和邏輯關系推斷:

 如“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的句意,就可以根據上文“或百步而後止,或五十步而後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則何如”來推斷。

 七、作業。

篇二:《再別康橋》教案

 說教材

 1.教材的地位和特點

 培養學生高尚的審美情趣和良好的審美創造力是語文學科的任務高中語文第壹冊第壹單元為詩歌,收錄了中國現當代的優秀詩篇是高中階段文學鑒賞的開始《再別康橋》出自人教版高中語文課程標準實驗教材(必修)第壹冊第壹單元排在本單元的第二課,是鑒賞學習現代詩歌的典範例文,也是鑒賞其他現代新詩的基礎學生可以借此體會、比較、鑒別不同題裁、不同風格、不同流派的詩詞,這又契合了新課改特別關註學生多方位情感體驗,使其受到美的熏陶的要求對培養學生的鑒賞能力,有著重要的意義

 2.學習目標和重點,難點的確立

 高中語文新課標對詩歌閱讀的要求是:加強誦讀涵泳,在誦讀涵泳中感受作品的意境和形象,獲得情感的體驗、心靈的***鳴和精神的陶冶在整體感知的基礎上,學習從意境和意象、語言技巧等方面對作品進行賞析,感悟作品的藝術魅力,獲得豐富的審美感受

 《再別康橋》壹文是“新月派”詩人徐誌摩的傳世之作,因為徐誌摩崇尚聞壹多的“音樂美、繪畫美、建築美”的詩學主張,因而他的詩歌具有語言清新、音韻和諧、想象豐富、意境優美、神思飄逸的特點《再別康橋》這首詩較為典型地表現了徐誌摩詩歌的這種風格特點詩歌記下了詩人1928年秋重到英國,再別康橋時的情感體驗,表現了壹種帶著淡淡憂愁的離情別緒

 根據新課程標準及教參的要求,結合本文的特點,我確定了本文的三維教學目標

 知識和能力目標:了解現代詩的特點品味詩歌語言,把握詩歌獨特意象和意境,學習詩中象征手法的運用;

 過程和方法目標:培養學生對詩詞的興趣和熱情;掌握背誦技巧

 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目標:體味作者對康橋依依惜別之情,感知《再別康橋》的音樂美,建築美,繪畫美

 根據以上教學目標,我把本文的教學重難點確立為:

 教學重點:訓練學生誦讀詩歌的能力,把握詩歌的獨特意象,品味詩歌的意境

 教學難點:感受詩歌湧動著的激情,把握主題,理解意象的意義和象征的作用

 說教法

 高中語文新課標倡導合作、自主、探究的學習方式,教學過程應重視學生的實踐活動,引導學生主動地獲取知識,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能力本課采用以誦讀法為主其它教學法為輔的綜合教學法

 1誦讀法詩歌是情感的藝術,誦讀有助於學生很好地把握內容,理解作者情思,從而獲得自我的情感體驗,詩歌的語言是獨特的、精練的、優美的,誦讀有助於品味詩歌的語言美

 2問答欣賞法讓學生在誦讀的基礎上,對《再別康橋》中康橋美景的賞析和意象進行解讀,引導學生欣賞詩歌的畫面美,從而受到審美的體驗

 3探究式學習法引導學生對《再別康橋》情感和主題的探究充分發揮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引導學生主動地獲取知識,重視學生的實踐活動

 說學法

 加強對學生的學法指導在新課改的大背景下尤為重要教是為了不教,教給學生學習的方法要比單純的知識傳授要重要得多1.聯想鑒別、協作探究徐誌摩是現代詩壇獨具魅力的詩人,單憑壹首詩是很難“窺壹斑而知全豹”為更好地培養培養學生的比較分析鑒別能力,我們引入聯想比較法學生可課外查尋有關抒寫離愁別緒的詩詞和課文進行比較,另外可以引導喜愛徐誌摩的學生閱讀詩人的其他詩並作進壹步深人鉆研

 說教學過程

 根據“教指導學,為了學,服務於學”的指導思想,我準備采用以下教學步驟來達到教學目的:

 1.導入新課

 首先,播放黃磊演唱的歌曲《再別康橋》,音樂能陶冶人的性靈,使學生進入到情景之中其次,我借用課件展示徐誌摩的簡要情況和劍橋大學校園的圖片,即以圖片加文字的形式讓學生從視覺上對課文有壹定的感知,幫助理解詩人的“康橋情結”再次,用多媒體以文字形式展示時代背景因為每個詩人都是獨特的,每首詩都有它產生的社會根源及個性特點對詩人的生活背景、遭遇作適當的介紹,可以幫助學生走進詩人的內心,深入理解詩歌的情感好的導語猶如唱戲前的開臺鼓壹樣未開臺先叫座,這樣的導入課文,自然就能吸引學生註意力,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和欲望

 2.詩意朗讀,感受詩歌的音樂美

 在這壹環節中,先讓學生自由朗讀,再欣賞配樂朗誦《再別康橋》,能讓學生從中找出差距然後教師範讀,並進行誦讀指導(註意音節、重音、基調)讓學生在優美的樂曲中感受到詩歌的音樂魅力

 3.激發想象,體會詩歌營造的意境和富有流動的畫面美

 為了讓學生充分發揮想像力,進入詩歌夢幻般的氛圍,首先把全詩分成七幅畫面,精心挑選了壹系列與詩歌每壹幅畫面相配的優美圖片,並用多媒體展示讓學生根據詩意選畫面再找個別學生朗讀自已最喜歡的壹節詩歌,結合圖片畫面,說出喜歡的理由,讓學生深入體會每壹節的畫面美老師抓住詩中的亮點,關鍵詞進行適當的點撥,借此指導學生鑒賞詩歌的方法,受到審美的熏陶

 4.比較閱讀,體會建築美

 為了讓學生理解和感受新格律詩的建築美,我選取了唐代詩人劉禹錫的格律詩《望洞庭》進行比較通過比較,學生發現了新格律詩的結構特點:壹、三句詩排在前面,二、四句詩低格排列,空壹格錯落有致,建築有變化;再者壹三句短壹點,二四句長壹點,顯出建築美

 5.整體感知詩歌離而不傷、別而不愁的格調

 自古以來,離別總免不了沈重的愁緒,我從中國詩詞中找了幾個寫黯然銷魂的離別的詩句,拿來與《再別康橋》比較壹下:(王維《送元二使安西》) 勸君更盡壹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李商隱《無題》)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柳永《雨霖鈴》)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通過比較是學生深入體會到《再別康橋》是壹場深情的離別,卻透露出輕快的情調,學生可以準確把握這首詩有幾分無奈,又有幾分灑脫的基調

 6.遷移應用

 徐誌摩是“新月派”的代表人物之壹,新月詩派是新詩史上極為重視形式美的壹個流派通過學習《再別康橋》,可以從中體會到新詩的“三美”,即繪畫美、音樂美和建築美,也使學生對詩詞格律的認識有了更多的了解為了拓展學生的藝術靈感,提高學生的詩歌鑒賞能力,再用多媒體展示徐誌摩的另外兩首詩《偶然》和《沙揚娜拉》,感受新詩的特點和“三美”,並留課下作業:根據對《再別康橋》三美的分析,試分析這兩首詩中的“三美”

篇三:《勸學》教案

 教學目的和要求

 1、了解《荀子》的常識及荀子的生平及主張,勸學的意義。

 2、培養正確的學習方法的態度,聯系學生的實際。

 3、註重字詞運用和註釋。

 重點和難點

 1、辨析字、詞、音。註重朗誦和背誦。

 2、比喻代議和喻議及正反四方面議論的特點。

 3、了解荀子對學習的意義,作用,態度,進壹步認識學習的重要性。

 教學教法

 師生互動法、提問法、議論法、朗讀法、電教法、板書法。

 教學步驟

 1、導入:

 同學們,作為壹位學生,應該每壹個人都知道學習的重要性,那麽妳們知道學習的重要意義和正確的目的和態度、方法嗎?知道堅持學習的重要嗎?現在我們就來了解荀子的《勸學》,看看古人怎麽勸人學習的。

 2、請個別學生朗讀課文。

 3、重點拼音:

 木直中繩:zhòng

 雖有槁暴:gǎo pù

 輮以為輪:róu

 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cān xǐng

 不如須臾之所學也:xū yú

 吾嘗跂而望矣:qì

 君子生非異也:xìng

 故不積跬步:kuǐ

 騏驥壹躍:qí jì

 駑馬十駕:nú

 鍥而舍之:qiè

 金石可鏤:lòu

 蟹六跪而二螯:áo

 4、作者介紹:

 荀子(約公元前313~前238)名況字卿,戰國末期趙國人,時人稱荀卿,又稱孫卿。曾遊學於齊,當過楚國蘭陵令。後來失官居家著書,死後葬於蘭陵。荀子是我國古代的思想家、教育家、是先秦儒家最後的代表,樸素唯物主義思想集大成者。韓非和李斯都是他的學生。他反對迷信天命鬼神,肯定自然規律是不以人們意誌為轉移的,並提出“制天命而用之”的人定勝天的思想。他強調教育和禮法的作用,主張治理天下既要靠“法制”,又要重視教化兼用“禮”治,強調“行”對於“知”的必要性和後天學習的重要性,主張“性惡論”認為人性本惡,即“人之性惡,其善者偽也”,但是後天環境和教育可以改變人的本性。

 荀子的著作有《荀子》二十卷。該書由《論語》、《孟子》的語錄體,發展為有標題的論文,標誌著古代說理文的進壹步成熟。他的散文說理透徹、語言質樸、多排比句,又善用比喻。《勸學》是《荀子》的第壹篇。本文是原文前幾段的節錄。

 5、聽錄音《勸學》。

 6、中心論點:

 君子曰:學不可以已。

 7、學生齊聲朗讀《勸學》。

 8、第壹、二段重點字詞翻譯:

 學不可以已:停止

 青,取之於藍,而青於藍:於:從;於:比……更

 冰,水為之:形成、凝結(動詞)

 木直中繩:合乎、結合

 輮以為輪:輮以(之)為輪,把它作為

 其曲中規:彎度

 雖有槁暴:雖,即使;有,通“又”

 輮使之然也:這樣

 金就礪則利:就,靠近;利,鋒利

 則知明而行無過矣:知,通“智”;明,明達;行,行為;過,過錯

 9、翻譯壹、二段:

 君子說:學習是不可以停止的。靛青,是從藍草中提取的,卻比藍草的顏色還要青;冰,是水凝固而成的,卻比水還要寒冷。木材筆直,合乎墨線,(如果)它把烤彎做成車輪,(那麽)木材的彎度(就)合乎圓的標準了,即使再幹枯了,(木材)也不會再挺直,是因為經過加工,使它成為這樣的。所以木材經過墨線量過就能取直,刀劍等金屬制品在磨刀石上磨過就能變得鋒利,君子廣泛地學習,而且每天檢查反省自己,那麽他就會聰明多智,而行為就不會有過錯

 10、分論點;

 學習的意義:提高自己。

 青,取之於藍,而青於藍

 冰,水為之,而寒於水

 木直中繩。輮以為輪,其曲中規。

 雖有槁暴,不復挺者,輮使之然也。

 故木受繩則直,金就礪則利。

 11、第三段重點字詞翻譯:

 吾嘗終日而思矣:曾經

 吾嘗跂而望矣:遠望

 不如登高之博見也:見得廣

 登高而招,臂非加長也:招,招手;加,增加

 而聞者彰:明顯,清楚

 假輿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裏:假,借助,借用;利:使……快;致,到達

 非能水也,而絕江河:水:遊泳(名作動) 絕:橫渡

 君子生非異也,善假於物也:生,通“性”,稟賦,資質;異:差別

 12、第三段翻譯:

 我曾經整天發思索,(卻)不如片刻學到的知識(多);我曾經踮起腳遠望,(卻)不如登到高處看得

 廣闊。登到高處招手,胳臂沒有比原來加長,可是別人在遠處也看見;順著風呼叫,聲音沒有比原來加大,可是聽的人聽得很清楚。借助車馬的人,並不是腳走得快,卻可以行千裏,借助舟船的人,並不是能遊水,卻可以橫渡江河。君子的本性跟壹般人沒什麽不同,(只是君子)善於借助外物罷了

 13、分論點:

 學習的作用:彌補不足。

  • 上一篇:釣魚竿6H7H8H是什麽意思
  • 下一篇:常見的教學模式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