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理科選課方法有:物理+化學+生物、物理+化學+地理、物理+化學+政治、物理+生物+地理、物理+生物+政治、物理+地理+政治。
1、物理+化學+生物:
優勢:未來可報考專業多,純理組合,學科單壹,此方案總體記背少,重理解,需要較強的邏輯思維和運算能力,學科之間關聯大,能互相促進。
劣勢:理科學霸聚集地,競爭異常激烈,當然在新的選科要求下,估計該組合將會在理科中人數猛增。
2、物理+化學+地理:
優勢:地理壹直被稱為“文科中的理科”,偏理科目中,地理難度不大。該組合跟傳統物化生非常接近,如果是傳統理科考生想搭配壹門文科,可選擇該組合。
劣勢:選地理的人數在各省市壹直位居前列,在實施新選科後,預估該組合選考人數會和物化生不相上下。
3、物理+化學+政治:
優勢:選這個組合的同學壹般是想讀理科,但不想學生物,同時政治是目前考研的必考科目之壹。該組合報考的人數最少,競爭力相對較小。
劣勢:政治與另外兩科關聯度不大,需要記憶背誦的內容非常多,是偏文學科中難度較大的。物理、政治高考不易拿高分。
4、物理+生物+地理:
優勢:總體上看,偏理科目中,地理和生物相對簡單且不需要大量背誦,學習較輕松。
劣勢:在新的選科要求下,專業覆蓋率太低,絕大多數理工類專業都不能報考,基本只能報不限選考科目。
5、物理+生物+政治:
優勢:生物難度比化學略低,同時政治對未來考研有幫助。選擇該組合人群較少,競爭壓力壹般。
劣勢:物理、政治不易拿高分,三門學科關聯度不高,平時學習難度較大,未來可選專業相關度也不高。
6、物理+地理+政治:
優勢:這個科目組合更像物理成績不錯的文科生,為了不浪費物理的高分,以及物理可以報的專業範圍,做出不得已的選擇。報考人數不多,競爭壓力壹般。
劣勢:與“物理+生物+政治”學科組合劣勢情況相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