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文化 - 高考議論文萬能超級素材人物摘抄

高考議論文萬能超級素材人物摘抄

有很多的同學在寫作文的時候,經常會用到人物素材的作文,我整理了相關信息,希望會對大家有所幫助!

孔子

1、山的沈穩水的靈動

孔子是儒家學派的創始人,多年來許多人都認為,儒家學派的壹大特點是保守、守舊,以上古為黃金歲月,只重視“先王之道”而不關註事物的變化,而孔子則是壹個方正迂腐的學究。其實,“信而好古”的孔子是用自己對道德的理解,結合白己對時代的期望,對經典作了新的闡釋的。他既將“如山”的仁作為最高的道德標準,也發出了那句令千古智者為之***鳴的“逝者如斯”的感唱;他不但極其詩意地闡釋了“變”,而且身體力行,收授弟子,用實際行動改造靈魂。如果他畏懼“變化”,不相信事物有更新的可能,他就不會成為壹位靈魂工程師,不會成為中國歷史上第壹位職業教師。他作為中國哲人的獨特之處在於:他的“變化”如同萬物生長,是壹種無聲而自然的過程,他心目中理想的發展,不是斬斷傳統的脈絡,而是以傳統為根基,如山中樹木,生長不息。

2、挫折

孔子壹生不得誌。但孔子不畏懼,不逃避,以壹種達觀的態度對待人生。在樂天知命、通達自得上孔子並不比老莊差。“孔顏樂處”是對這種處世態度的概括。

孔子周遊列國時曾被匡人圍困,當時形勢非常緊急。孔子說:“文王既沒,文不在茲乎?天之將喪斯文也,後死者不得與於斯文也。天之未喪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宋司馬桓魋欲害孔子,孔子說:“天生德於予,桓魁其如予何?”

《論語?述而》表現了孔子兼善天下的誌向。同時,也是孔子在遇到挫折時對自己的安慰與鼓勵,是壹種自我調適的做法。

史鐵生:笑看生死

著名作家史鐵生2010年12月31日淩晨因病去世。青年時期因病癱瘓的史鐵生堅強樂觀,曾以《我與地壇》等作品,打動千千萬萬讀者。他曾表示:“對待生死我選擇壹種樂觀的態度,讓我如此幽默地看待生死還得感謝卓別林。”

史鐵生1972年不幸癱瘓,後來身患尿毒癥,需要靠透析來維持生命,命運對史鐵生不能不用殘酷來形容。每周3次的透析,1000次針刺,讓他的血管變成了蚯蚓狀。史鐵生卻用筆來超越生命的困境,寫出了大量優秀作品,其詩性的語言和深邃的哲思打動了千千萬萬讀者。 對於他來說,生命的意義更加特別,他在作品裏思考著生與死,殘缺與愛,苦難與信仰,寫作與藝術等重大問題,並展現了他自己如何在生活中活出了意義,這些或許都是他過往經歷留給他的精神財富。

史鐵生的好友、著名作家陳建功說:“鐵生是我最為敬重最為難得的好朋友。1978年我讀到他寫的幾篇小說,有《午餐半小時》、《沒有太陽的角落》,當即被他的作品所煥發的精神力量和藝術魅力所折服。因為他的博大、深邃、勤奮,也因為他的平實、沈靜、寬厚,還因為他的樂觀、頑強。”

1830年11月,費列德利克·肖邦(波蘭作曲家、鋼琴家)決定到外國深造,為祖國爭光。出發前,朋友們為他舉行了壹個送別晚會。肖邦滿懷感激之情,接受了朋友們贈送的裝滿祖國泥土的銀杯,表示永遠不會忘記可愛的祖國。

肖邦輾轉於維也納、倫敦、巴黎等地,通過他的藝術活動,增進西歐人民對當時正在受難的波蘭人民的同情和了解。可是,在輾轉流離的生活中,他得了重病。

1849年秋天,肖邦臨終時告訴從華沙趕來的姐姐,波蘭反動 *** 是不會允許把他的遺體運回華沙的,他要求至少把他的心臟帶回去。

肖邦的心臟,按照他的遺願被送到華沙,埋葬在曾哺育他成長的祖國大地中。

  • 上一篇:金魚燈,搖尾巴,什麽開彩屏?
  • 下一篇: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美麗的窗花》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