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迅,原名周樹人。“魯迅”是他1918年發表《狂人日記》時所用的筆名,也是他影響最為廣泛的筆名。相信很多人都對這位著名文學家、思想家十分熟悉,他的文章壹向以犀利的筆風而聞名。
他本該成為壹個救死扶傷、懸壺濟世的醫生,然而最後他卻成為了壹位戰士,以筆為武器,鋒芒直逼當時麻木的看客。哀其不幸,怒其不爭,他醫治的不再是受傷的病人,而是中國人民失去的的靈魂。
主席曾評價:“魯迅的方向,就是中華民族新文化的方向。”然而就算是這樣高度的評價,也無法囊括魯迅在世界水平上的影響力。魯迅作為中國著名的文學家、思想家,同時也是20世紀世界文化巨人之壹。
蘇聯作家法捷耶夫稱魯迅是“中國的高爾基。”不僅如此,在韓國和日本,魯迅同樣有著極其重要的地位和影響力。
他的作品被收入韓國教材70年
韓國作家樸宰雨在《韓國七八十年代變革運動與魯迅》中提出魯迅亦屬於韓國文學和歷史領域的觀點。魯迅在韓國的地位可見壹斑。而韓國更是用將魯迅的作品編入教科書這壹行為展現著這個民族對魯迅的尊崇。
早在1949年,韓國的《中國語·讀本篇》就收錄了魯迅的《藥》和《故鄉》兩篇小說,之後又增加了《孔乙己》和《壹件小事》。韓國教科書《文學》中收錄了他的《阿Q正傳》《風箏》、《故鄉》等作品。
韓國魯迅接受史的六個階段
韓國外國語大學副校長、韓國外國語大學中文系教授、國際魯迅研究會會長樸宰雨在北京外國語大學作報告時指出,韓國接受魯迅分為六個階段。
1920-1945,魯迅剛剛進入韓國的土地中,這時候魯迅僅僅在文章中簡單帶過,少有幾篇關於魯迅的研究文章,這時候魯迅對於多數韓國人來說僅是壹個連名字也沒有聽說過的人。
直到1945年,魯迅的才在韓國有了幾次露面的機會。其中比較具有代表性的是1946年韓國頂尖大學高麗大學藝術會將《阿Q正傳》搬上舞臺,同時首爾大學也舉辦了魯迅演講會。這時候魯迅逐漸出現在韓國大眾的視野中。這個階段,韓國教科書甚至引入了魯迅的文章。1950年開始,韓國學者對魯迅的研究進行了進壹步拓展。到1980年,魯迅在韓國的影響急劇上升。
在有“韓國魯迅”之稱的韓國韓國社會活動家李泳禧對魯迅的宣揚下,魯迅真正開始被韓國人民接受,韓國的大學生、學者開始真正去了解這位來自中國的革命家、文學家。這時候魯迅在韓國開始有壹定影響力。1990年左右,是韓國學者對魯迅的研究逐漸成熟並發展,到了2000年以後,魯迅在韓國的影響已經逐步擴大深入了。韓國在這壹階段出版了韓譯本《魯迅全集》。而韓國是海外第二個出版《魯迅全集》的國家。
直至現在,魯迅仍然在韓國極具影響力。今年(2019年)是魯迅在韓國興起的九十九周年。樸宰雨提出,韓國的魯迅文學經過時間的考驗,將不但繼續保持下去,而且還會更加發展,更是直接說道:“魯迅亦屬於韓國文學和歷史。”
魯迅文學永遠活在日本人心底
日本學者藤井省三曾說:“魯迅文學永遠活在日本人心底”。何以見得?
1994年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日本作家大江健三郎在北大附中演講時說,自己在十歲左右就開始讀魯迅作品,在魯迅作品的影響下走上了文學之路。想想看,如果沒有魯迅的作品,世界上大概會少壹個諾貝爾文學獎的獲得者,我們也也許就無緣《個人的體驗》這部優秀的作品了。除了江健三郎,春上村樹也曾表示過魯迅對自己的影響。
1953年,魯迅的《故鄉》入選日本中學國語教科書。日本的中學國語教科書這樣評價魯迅:“關註著走向殖民地化的中國,壹直呼喚國民從封建制度中解放出來,呼喚國民的自立。”
為什麽魯迅能夠在韓國與日本擁有如此大影響力呢?
他以魯迅為筆名的第壹篇文章是寫於1918年的《狂人日記》,隨後他的其余文章,皆表現了極強的現實主義批判精神。他的文章中混合了古今中外的元素;他在文章中展現了對入現代元素和封建元素的思考,同時他比較東西方人文的差異,寫出了著名的“拿來主義”警醒國人。
“哀其不幸,怒其不爭”,他用辛辣的文字、獨特的風格鞭策中國人民,他具有拯救中國的強烈民族熱情,他所有的批評均建立在他愛國的赤子之心上。誰說百無壹用是書生?至少,在那個病態的充滿不幸與悲劇的社會,魯迅是壹名戰士,壹個無畏的革命家。
他的文字中與世界時代思潮相融合,這種融合是當時很多作家都無法達到的高度,在這種融合中又融入了他的民族性。他所具備的革命性正是韓國所需要的。中國籍韓裔,被譽為“電影皇帝”的民國影帝金焰因為對魯迅的欽佩,甚至在讀書期間將自己名字改為金迅以此激勵自己。
當然,這與韓國日本的社會狀況也是分不開的。當時的韓國受軍事獨裁影響,國內民主化運動高漲,韓國人從魯迅的文學與思想裏解鎖了反封建鬥爭的精神,進而燃起了同帝國主義以及法西斯相鬥爭的勇氣。
這也是魯迅亦屬於韓國的文學和歷史的緣故所在。魯迅的筆,不僅喚醒了中國飽受壓迫精神麻木的底層大眾,他的“吶喊”同時也為“仿徨”的韓國指出了發展的明路。
前文提及,韓國是第二個海外出版《魯迅全集》的國家,而第壹個則是日本。在日本,魯迅和孔子都具有極其重要的地位,是中華文明和文化的代表。
日本文學家通過研究孔子與魯迅來了解中國文化。此外,在抗日戰爭勝利後,新中國成立,中國國際地位不斷上升,越來越多的日本人開始熱衷於研究中國文化,研究魯迅。
魯迅的影響範圍還在不停地擴大,世界各地對魯迅的研究也在層層深入,這位偉大的思想家、文學家,用他別具壹格的風采吸引著世界對中國的矚目!“世界上本來是沒有路的,走的人多了,也就變成了路”,魯迅的路,還需要我們繼續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