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文化 - 魯迅談談國學

魯迅談談國學

魯迅早年受過嚴格而良好的中國正統教育。他承認自己受過中國古典文化太多的濡染,難免深深受其影響。他繼承了中國文明中的壹個基本原則(盡管打破了這種文明的構架):那就是來自提倡“天人合壹”由自身內在地達到超驗境界,神與人同在的有機宇宙觀的壹種態度。近現代中國思想史表明,中國近現代知識分子大體是在理智方面選擇西方價值,而在情感方面丟不開中國舊傳統。中國人有大國的民族心態,魯迅還是站在中國的民族的立場上吸收西方文化。魯迅在壹定意義上超越了東西方對立,魯迅完整承傳了儒道精神,也實踐了佛教的修智,魯迅也很西化,也就是說,魯迅實際上按文化的各自的性格去接受不同文化,把各種文化看作有生命的整體。魯迅有自己的傳統文化的本位立場,魯迅對西化的態度是拿來主義。什麽是拿來主義?拿來主義不是簡單復制,西方文化有完整的生命,拿來主義是倡導將西方文化作為有生命力的整體拿來,培育它、使它生長起來,讓它成為中國未來的新傳統。魯迅的拿來主義精神表現出的就是這點,多元文化可以***生,不同文化之間應該相互激勵、競爭,文化的繁榮來自對不同文化的綜合提升。魯迅借助西方文化看傳統文化的缺陷,但並不是全盤否定傳統,而是激發出傳統文化的積極的價值,傳統文化不足的壹面,西方文化可以來補充;各種文化精神是多元融合,而不是成為同壹性的壹元文化。魯迅認為中國文化是陰性文化,儒道壹體,儒家以柔進取,道家以柔退守。儒道來自於《周易》的中國的宇宙大循環論,這樣的壹種精神範式的缺陷是易於陷入巫魅,所以,魯迅說中國文化的根底在道教。儒家的無神論表現出來的理智的清醒對魯迅有直接影響,中國人接受法國的啟蒙精神的無神論沒有什麽困難,魯迅被稱為中國的伏爾泰就是從這個角度說的。儒家的積極入世的以天下為己任的這壹面影響魯迅很深,這是魯迅精神的壹個主要的方面,甚至是最深的壹個方面。魯迅對傳統文化的批判主要集中在宋明理學,也就是禮教殺人;其次是對儒家文化中形成的廟堂文化的批判,也就是壹種官本位文化;在這樣的壹個前提下,魯迅整體否定傳統文化。魯迅批判禮教殺人明顯對準的是宋明理學,這壹點,魯迅作品中反復出現,如祥林嫂的開篇影射了朱熹,等等,對宋明理學,魯迅是無情地批判,對整個傳統文化,魯迅並沒有全盤否定。

/blogger/post_read.asp?BlogID=2432429&PostID=23432892

  • 上一篇:集成墻面與傳統墻面裝修有什麽區別
  • 下一篇:工業設計流程?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