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古時相比,戲曲已遠遠不止娛樂作用,就像妳提問時,用到“戲曲文化”壹詞,戲曲常與“藝術”“文化”掛鉤。
這是由現實情況決定的。 在這個紛亂的競爭環境,為莫愁女的重情感慨流涕,在駙馬的離奇故事中感嘆人生的無常與無奈,在文龍的以德報怨中萌生起男兒剛毅決勇......壹個個形象是路標,即使看不到人生的目標,也會有所依恃,壹掃人們常抱怨的空虛與心的慌亂。 累時我覺得老人的胸懷更安寧,而戲曲和古文,就是老祖宗的胸膛。 妳在提問時也用到“現今”壹詞,可是戲曲這種形式的存在本身就是值得贊揚的,我們應該為此高興。所以,無論它在變,還是守舊僵化,古老的故事有它不容置疑的力量。 其二,現今戲曲教化的作用尤為凸顯,《拉荊笆》言孝,《梅花魂》言潔,《花木蘭》忠孝兩全(我卻常記起“切莫要貪玩耍虛度光陰”壹句)......警之戒之,戲曲裏詩化的語句更有力量。自己有什麽吃,首先敬上,“示其所啖”;回家後卸下行裝,要先到長輩屋裏問候;至於對愛情的態度,唉,我不敢多言......自由?當自由來臨,妳無所拘束,但是,妳無比快樂嗎? 之所以強調以上這兩點,因為這是戲曲的“依靠與教導”作用,我總覺得,比娛樂更重要,因為我們不乏娛樂的方式。 所以,可以理直氣壯地說,如今,戲曲不能以迎合的心態來演,劇本也不該以迎合的心態來寫。是觀眾想要尋古問根,想要受到熏染,而不是戲曲來迎合觀眾。 把帽子變高了,把長袍變暴露了,把眉毛花俏了,舞臺更亮了......更可怕的是刪改唱詞,或是輕易出劇本。比較起來,好似“為什麽相愛的人不能在壹起”與“弦已斷,恨難撫琴酬知音”。看妳費勁心思,觀眾不忍心說不好,“稱贊”說夠華麗,夠漂亮。委屈啊,委屈了劇團讓戲曲低下頭,委屈了觀眾看了場時裝秀。 不是不能變!!!至於變的措施,實在涉及頗多,難以盡述,我也不敢妄言。據我所知,大家都稱贊cctv11的布景與造型,它充分運用現代燈光與美學來表現傳統文化的典雅。換句話,cctv11給戲曲“配上了玉”,而不是“描上了金”。?(壹次看《地方戲之窗》,壹向不看戲的妹妹嚷著要買壹套古裝。) 至於振興戲曲文化,我覺得各劇種是相通的,無“本地”與“外地”之分,因為大家面臨同樣的境遇,我也不相信多少戲迷只聽壹個劇種,而對其它劇種嗤之以鼻。方言或是性格不同,有所偏愛也有所兼愛。 振興戲曲,首先是對傳統文化的再認識。好在大家都感到了慌亂,壹味拋棄,大家有壹種心被掏空的慌亂。空蕩蕩,我們還剩下什麽。甚至政府也開始重視這個問題,***產主義與忠義孝悌不矛盾。所以,我們看到壹個趨勢,古文化會有選擇地復興,而戲曲,會被青年再認識。 所以,我懇求並衷心期盼戲曲界人士不要忙亂,不要忙變。戲曲的危機不是因為其形式,而是前壹段時間,整個傳統文化面臨危機,所以“變”也不會產生好的結果。越來越多的人青睞中國傳統的雅與厚實,戲曲卻把雅和含蓄丟了,恰得其反。 如今的傳媒雖然先進,依然無法營造身臨其境的感覺,富起來的農村,更有空閑看戲。前幾天,村裏兩個廟宇相繼唱了十幾天戲,因為不需要太大排場,其中壹個劇團分了兩個班子,壹個在鄰村。演出的最後壹天晚上,村民意猶未盡,團長在臺上勸“大家不瞌睡嗎,真的不瞌睡嗎?還是睡覺吧,天不早了...”村民不依,只是鼓掌。終於加了壹段才作罷。結束時,團長說“明年再見”,原來,因為大家喜歡這個劇團,村裏約定明年還請他們。 從農村走進城市,戲曲獲得了榮耀,而更多的觀眾基礎在農村。所以,靈活的,哪裏有需要,哪裏有市場,就到哪裏去。不要把農村與城市市場隔離開。 我知道,農村演出條件苦,沒有鮮花與掌聲。可不茍言笑的他們,在演出結束後,總會和同伴談論“唱的真不錯,有勁兒。”“把式好”,“嗓子夠亮”.....諸如此類,沒有專家評委那些專業名詞,但每壹句都是發自內心的。我們不就想得到真心認可嗎? 總結起來,大家不要慌,隨著人們甚至政府發展觀點的改變,我們處的位置不是等,而是練好本事,擔起責任,整裝待發。還有,放下架子,不是每個戲曲演員都可以開上私家車。無論如何,我們演員的地位今非昔比,還有什麽比發自內心的贊賞更誘人呢!!! 還是強調,不要忙亂,不要忙變,藥不對癥。 可喜的是,心靈的回歸是大趨勢。 (感謝妳提這個問題,我打字慢,只是認真地說心裏話,也是鄉野俗話。願與君***勉,我們是壹樣的。)偲芯恭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