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孝河的歷史故事簡介如下:
明朝中葉的漢口常遭水患,每逢夏秋之際,壹片汪洋。崇禎八年(1635年),袁公堤(今長堤街)築成後,堤外渡橋東北方向有壹較大的湖淌,淌淌相連,四季不幹涸,人稱“十八淌子”。從黃陂、孝感來漢口的人,大多乘船從府河順流而下,經“十八淌子”穿過其中的連通港,到達漢口中心的土垱碼頭。
行船所經的“十八淌子”,寬窄不壹,窄處兩舟僅能相擦而過,水淺時還要以人力拉纖才能通行。清鹹豐十壹年(1861年)後,漢口更趨繁榮,往返於黃孝與漢口的船只更加多起來。人們便擴寬了“十八淌子”之間的連通港,進而形成壹條小河。這條小河因通往黃陂、孝感,人們便稱它為“黃孝河”。
黃孝河簡介
黃孝河是武漢市歷史故道,隨著城市發展逐步改建成箱涵明渠結合的排水系統,現為漢口骨幹排水通道。其箱涵段南起江漢區青年路,北至江岸區竹葉山鐵路橋,全長5公裏,最寬處6.8米,最高3米。
明渠段南起竹葉山鐵路橋黃孝河箱涵出口,北止府河南岸的後湖泵站,全長5.4公裏,承擔著東起二七路、南抵解放大道、西接新華路、北至張公堤總***48.53平方公裏城區的雨汙水排放任務。
解放後,黃孝河兩岸逐步擴展為工業用地和生活區,大量的工業廢水和生活廢水流入該河,沿河地區汙染日趨嚴重。1983年,武漢市政府決定根治黃孝河。經全面規劃,分期實施,自1983年冬季開始至1990年,經過8年艱苦奮鬥,完成全部治理工程,使漢口城區漬水災害得以根治,改善了該地區的市容面貌。
以上內容參考:百度百科-黃孝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