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節號長春。
橫批:吉祥如意
這是五代十國蜀國國君孟昶的壹幅桃符對聯,也是我國有歷史記載的第壹副春聯,從字面上看,“納”即“享受”;“余慶”,舊指“先代的遺澤”,《易經?坤?文言》:“積善之家,必有余慶。”上聯的大意是:新年享受著先代的遺澤.下聯的大意是:佳節預示著春意常在。全連蘊含著喜迎新春、祈求幸福的意思。對聯的頭尾還嵌入新春兩個字,中間嵌入了“嘉節”兩個字,合起來“新春嘉節”,非常巧妙。
春風大雅能容物;
秋水文章不染塵。
此聯乃清朝鄧石如自題於書房的楹聯。春風有包容接納萬物的博大情懷;文辭筆墨如秋水壹般,不沾染半點世俗塵埃。何等氣度,何等清高。
孫行者;胡適之。
清華大學1932年入學考試國文試題,由陳寅恪教授命題,曾經出過壹個三字的上聯:“孫行者”。據說只有壹位考生對得最精彩,對句是:“胡適之”。
孫行者、胡適之,都是人名;壹古壹今、壹武壹文、壹虛壹實、壹神壹凡,又都是名人;這兩個名人,可以說,又都是赴西天的取經人。這是意對。胡、孫,都是猴子的別名,是名詞;行、適,都有走動的意思,是動詞;者、之,都是文言虛詞。這是文對。講音韻:平仄仄,仄平平,是格律對。這副三字的對聯,真是言簡意賅、妙趣橫生、對仗工整、自然天成。
廿四字箴言圓好夢;
五千年浩氣卷長雲。
(備註:這是羊年春晚獲獎對聯。廿四字箴言——富強、民主、文明、和諧是國家層面的價值目標,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會層面的價值取向,愛國、敬業、誠信、友善是公民個人層面的價值準則,這24個字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基本內容。)
書山有路勤為徑;
學海無涯苦作舟。
此句出自著名文學家、唐宋八大家之首的韓愈。此句在《增廣賢文》中有收錄,是其治學名言,旨在鼓勵人們不怕苦多讀書,只有勤奮才能成功。
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
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
這是現懸於東林書院依庸堂內的壹副著名對聯。此聯為明東林黨領袖顧憲成所撰,後來人們用以提倡"讀書不忘救國",至今仍有積極意義。上聯將讀書聲和風雨聲融為壹體,既有詩意,又有深意。下聯有齊家治國平天下的雄心壯誌。風對雨,家對國,耳對心, 極其工整,特別是連用疊字,如聞書聲瑯瑯 。
這副對聯是勸勉讀書人要以經國濟世為己任,至今仍有啟迪、教育意義,也就是要求讀書人不僅要讀好書,還要關心國家,關心政治,關心天下之事,多用心用體會世間百態,學以致用,而不要死讀書,讀死書。